【人物】張濤和王興的創業十年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22/57308.html
今年是大眾點評CEO張濤和美團CEO王興創業的第十個年頭。他們分別在2003年的年初和年底從美國回到上海和北京,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旅。從年齡上看,張濤年長於王興。他在回國前一年成為了賓夕法尼亞州沃頓商學院 MBA,而王興則是放棄了特拉華大學的博士學位回國創業。張濤回國後幾個月就推出了大眾點評網,一做就是十年,但在前7年並沒有形成很大的影響力。王興則是典型的連續創業者,在美團之前,他創辦過校內網、飯否和海內網,不算成功也不算失敗。在移動互聯網和本地生活服務的浪潮推動下,大眾點評和美團才成為真的明星公司,張濤和王興也成為創業者的典範。十年前,他們或許根本沒有想到現在各自的公司會成為中國團購行業的第一第二名。而他們達到這個成績卻是走了不同的路,可謂“殊途同歸”。i黑馬向大家推薦騰訊科技的這篇《張濤和王興的創業十年》,希望給在路上的創業者一些啟發。同為海歸創業張濤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自己創業的初衷是因為自己喜歡美食,但是回到上海後發現找美食並不容易。於是產生了自己做網站創業的念頭。2003年4月,正是“非典”最嚴重的時期。張濤利用不便外出的這段時間寫了出了大眾點評的雛形zsurvey.com。最初之所以取這個域名,是因為張濤在美國非常喜歡美食雜誌《ZAGAT
SURVEY》。2003年中國網民並不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2003年6月全國網民數量為6800萬。不過上海經濟發達,而且上海人對吃比較講究,這讓大眾點評很快成為了頗受當地人喜歡的一家網站。這個時候,王興還在美國讀博士。不過雖然他到年底才回國,但在一年前就已經有了創業的想法。校內網聯合創始人、現美團副總裁王慧文告訴騰訊科技,王興在2002年就開始和他以及其他一些清華同學開始討論創業,並且確定了創業方向會是社交領域。雖然王興後來有過多次創業,但他認為自己每次創業還是都圍繞著社交。他曾對媒體表示,校內是社交平臺,主要影響人們獲取信息和通訊,但社交還會影響商務,而美團就是一個社交平臺和電子商務的結合。那麽,按照王興對社交的理解,他這十年的創業和張濤一直做大眾點評一樣,也是不斷延續的。共同的投資人紅杉資本資本是創業公司的推手。對於王興和張濤而言,紅杉資本在他們的創業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紅杉資本也是他們創業過程中相似的一點。紅杉資本的合夥人沈南鵬也是海歸,因此他和張濤認識的較早。2005年沈南鵬離開攜程加入紅杉資本,年底的時候大眾點評網就從紅杉資本拿到了第一輪融資。差不多在相同的時間,大眾點評在北京開設了分支機構。這個時候,王興也應該已經聽說了大眾點評。和張濤相比,王興的融資經歷可以說充滿曲折。在做了幾個不是那麽成功的項目之後,王興在2005年秋天創立了現在人人網的前身校內網。校內網主要面向大學生,發展非常迅速。王慧文表示,校內網之所以成功很重要的原因是當天他們的團隊是國內“有經驗的創業者里最懂大學生的,又是懂大學生的創業者里最有經驗的”。但是網站發展需要資金的支持,所以王興也聯系上了紅杉。關於校內網的融資有兩則被媒體廣泛報道的小故事:一是說王興去見紅杉合夥人張帆的時候將商業計劃書落在了出租車上,只能現場手寫了幾頁紙;二是說王興要給紅杉另一位合夥人計越做演示的時候Linux系統的電腦硬是無法連接上投影。最終紅杉並沒有投資校內網,反而投資了校內網的直接競爭對手占座網,而沒有拿到投資也成為了校內最終出售給千橡的原因之一。不過紅杉資本和王興一直保持著聯系,包括校內網出售、王興創立飯否、海內等網站的時候也和紅杉資本都有過交流。王興也曾對媒體表示飯否在2009年7月曾拿到過投資的框架協議,但是突然的關停也讓這次融資只能作罷。最終,王興在2010年成立美團之後拿到紅杉資本的投資。有意思的是,2011年4月,大眾點評完成了1億美元的第三輪融資,紅杉資本是投資方之一。數月之後,美團宣布完成5000萬美元的第二輪融資,這輪融資同樣有紅杉資本的產於。雖然大眾點評和美團都是紅杉資本投資的公司,但在投資的時候,紅杉資本或許並沒有想到這兩家公司會成為彼此最大的直接競爭對手。穩定的創業團隊張濤和王興創業的另一個共同點是,他們都能吸引到最優秀的人才,而且他們都有創業10年的合作夥伴。大眾點評的創始團隊在2005年正式形成,創始團隊成員除了張濤,還有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