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填補「不想跟團」縫隙 受歡迎度媲美Club Med

2013-12-02  TCW
 
 

 

如果說,Terra Motors是威脅傳統企業的新創公司,那麼,另一領域的新創公司Trippiece,則是靠填補市場縫隙而成功。

這家公司創辦人石田言行,是靠「玩」,在日本找出創業機會。大學時欽佩窮人銀行家尤努斯,想去孟加拉當義工,於是,他在推特上po出行程,沒想到,網友紛紛留言想一起去,居然真的揪了十八人成行。他意外發現,這趟義工之旅,有價值觀和喜好相同朋友陪伴,不僅不辛苦,還很好玩。回國後,他決定創辦Trippiece。

他的營運模式是,讓會員上網提案旅遊行程,想參加者自己討論出發日期、行程和預算,只要揪到十五人以上,Trippiece就代為跟旅行社談價格成團,居中收約一成費用。

傳統旅行社設定套裝行程,消費者既無法更動,也沒法挑選同伴,只能按表操課,相較之下,Trippiece讓社群由下往上,自己訂出行程,拿回旅遊主導權。

該公司董事兼股東小泉文明說,旅遊,不是只有到達目的地而已,最有樂趣的是自己決定跟誰去玩、怎麼玩。

現在,他們最受歡迎的行程,是到標高四千公尺的南美洲玻利維亞烏尤尼鹽湖之旅,這行程原本日本沒有旅行社提供,但因點擊想參加人數已經達三百多人,於是,行程即將成真,最快十二月成行。

幫網友實現自助行,創客製化新市場

Trippiece成功之處,在於吸引對旅行社無聊行程感到厭煩的消費者,他們填補了大企業沒注意到的縫隙需求,目標是,五年內讓世界上有一千萬人使用其服務。

目前,他們有七萬名會員,在一億三千萬人口的日本雖不算多,但是回客率已達四成,與地中海會旅行社(Club Med)一樣高。

可樂旅遊協理馬規倫認為,大型旅行社以規模經濟能複製為原則,挑選大多數人想去的行程,目的是快速吸引旅客,以壓低航空公司和旅館價格,賺取交易價差。

Trippiece則讓社群自己討論行程、機場、住宿,Trippiece再出面跟旅行社交涉,例如提議到紐約跨年旅遊社群,討論出十二種想在紐約做的事:到慾望城市場景拍照、租豪華巴士開party,或到聖派翠克教堂聽聖樂,網友投票決定。換言之,每個旅遊都是獨一無二的客製化行程,相對之下,以量化思考的大旅行社,不可能設計出這種商品;此外,如果要跨入這個領域,花的人力多、時間長,卻不一定賺更多錢。

因此,巨人寧願跟它握手,在日本旅遊市場有八成市占率的大企業JBC和H.I.S.,就爭相與之合作。日本每年有二十八兆日圓(約合新台幣八兆元)的旅遊市場,小泉文明說:「我們只要吃下一%的旅遊市場就很飽了。」

新創公司對大企業是威脅?還是機會?小泉文明點出另一條巨人應摸索的道路:「我們跟大企業的關係不是競爭,而是聯盟,他們應該思考怎麼利用我們。」

今年世界銀行統計全球最容易創業國家排名中,日本在一百八十五個經濟體中排一百一十四位,名列創業環境的後段班。但Terra Motors、Trippiece告訴我們,只要能架接市場需求縫隙,即便創業環境再惡劣,人少、錢少,依舊可以實現創業夢想。

【延伸閱讀】Trippiece成立:2011年員工數:7人主要服務:旅遊揪團平台,代客向旅行社談價、下訂成績單:獲得Skype背後創投注資200萬美元革了誰的命:挑戰市占率8成日本旅行社龍頭JBC和H.I.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1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