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美國股市、信貸市場和聯儲的這100年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5825

本文為F.F.Wiley在Cyniconomics發表的一篇文章。

本文主要包括:

1. 1908年以來,三種市盈率下的股市P/E,其中後兩種考慮了企業盈利週期的因素。

2. 1919年以來的信貸市場,包括去槓桿化階段、長期槓桿化階段和聯儲干預進來的大試驗階段。

3. 股市和信貸市場的關係:不同的信貸市場階段對應著不同程度的股市熊市。

4. 基於當前股市和信貸市場的情況,Wiley認為,未來若股市出現回調,跌幅可能會超過「長期槓桿化階段」的熊市,達40%以上。

下圖為1908年以來的美股月線走勢圖。圖中,暗紅線代表超級熊,股指跌幅超過60%;紅線代表大熊,股指跌幅為40% ~ 60%;綠線代表中級熊,股指跌幅為20% ~ 40%。1908年以來,共有11次中級及以上幅度的熊市。

下圖為傳統P/E,以最近4個季度的每股盈利的平均值為分母,計算得出的市盈率(P/E #1)。當前的估值水平並不算高。

下圖為Shiller P/E,以過去10年的每股盈利的平均值為分母,計算得出的市盈率(P/E #2)。當前的估值水平僅低於:次債危機前,互聯網泡沫前,以及1929年大蕭條前的水平。該指標是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耶魯大學教授羅伯特希勒命名,是衡量泡沫的很好指標。

下圖為以過去40年的每股盈利的平均值為分母,計算得出的市盈率(P/E #3)。結果與Shiller P/E大致一樣。

傳統P/E不如後兩者好,因為它沒有考慮到企業的盈利週期。盈利水平很高時,傳統P/E不能捕捉到潛在的風險,企業盈利存在週期性,隨後盈利可能會下降。投資者對企業盈利預期的變化,很大程度地解釋了市場的波動性。

我們再來看信貸市場。下圖為1919年以來的私人債務情況。藍線和紅線口徑不同,但反映的趨勢是大體一致的。藍線代表淨私人債務(Net Private Debt)佔GNP的百分比,紅線代表非金融企業私人債務(Nonfinancial Private Debt)佔GDP的百分比。圖中共有三個階段。

1. 1929 ~ 1946年:去槓桿化階段。私人債務佔GNP的比重,由1928年大蕭條前的163%下降至1947年的83%。1932 ~ 1933年,該比重下降的幅度更為猛烈,那時名義GNP僅為1929年的一半,私人債務佔GNP的比重最高曾超250%。

2. 1946 ~ 1998年:長期槓桿化階段。非金融企業私人債務佔GDP的比重,由1945年的37%緩慢攀升至1998年的130%。

3. 1998年至今:大試驗階段。稱之為大試驗階段,是因為聯儲對市場的干預越來越多。事實上,1987年股市黑色星期一後,聯儲就開始干預市場,但那時強度不大。1998年,LTCM對沖基金出事後,聯儲干預市場的強度明顯加大。

那麼,信貸市場的這三個階段,與股市有什麼關係呢?下圖將1908年以來的11個熊市,以跌幅大小進行排名,越往下跌幅越大。可以看出,「去槓桿階化階段」對應的股市跌幅最大,「大試驗階段」對應的股市跌幅適中,「長期槓桿化階段」對應的股市跌幅最小。

有三點值得注意:

1. 「大試驗階段」中,聯儲停止護市,股市會出現大幅下挫。如2000~2003年,2007~2009年,跌幅僅小於「去槓桿化階段」。

2. 當前,股市價格比「長期槓桿化階段」的任何時候都要昂貴。「長期槓桿化階段」對應的股市跌幅最小。

3. 「大試驗階段」很可能繼續持續下去,市場表現與聯儲的刺激政策緊密聯繫。當投資者認為聯儲不會護市時,股市跌幅可能會非常大。

為何如此悲觀?原因是,去槓桿的過程可能並沒有那麼美好。

1. 當前非金融企業私人債務佔GDP的百分比為156%,與2006年的水平大體相當。去槓桿化過程很緩慢。

2. 考慮通脹因素後,當前中產階級的實際收入比2007年的峰值低8%,與1989年的水平相當。勞動力市場也依然萎靡。

3. 一些經典的指標出現預警信號,如保證金債務激增,投資者追捧互聯網公司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0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