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直覺」
第十,邏輯與直覺互相彌補。索羅斯在變幻莫測的金融市場上,長期從事投機活動並獲得了驚人的成功。是什麼思想方式幫助他及時捕捉投機時機和獲勝線索呢?根據索羅斯自己的說法,他是把直覺與邏輯成功地結合在了一起。直覺是什麼?簡單的說,它是對某件事或某個問題的靈感、頓悟,是對問題長期思考卻又百思不得其解後,在苦惱之中,大腦中突然閃現的一道耀眼的光芒。
在人的思維活動中,那些說不出來源的思想火花差不多都是直覺的產物。索羅斯稱他不喜歡什麼一成不變的方式,而努力使自己隨機應變。他那追蹤問題的執著精神和靈活多變的意識,都使他的直覺活動一直很頻繁。他自己稱,常常把直覺作為一種投資工具。
把直覺作為一種投資工具,不是索羅斯唯一的思維工其。依靠直覺,在決定事情或作出選擇時,可以使人果斷和毫不猶豫。但是,僅僅依靠直覺進行決策的人,其思維方式是極其簡單的,因此,在決策過程中,也是常常失誤的。嚴密的邏輯思維可以彌補直覺的不足。
長期熱心哲學探討,使素羅斯其備了很強的抽象思維能力。任何哲學思想,都離不開邏輯的力量。索羅斯從喜歡上了波普爾的哲學開始,到在華爾街成為一個有影響的投機大師,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裹,始終沒有改變對哲學的興趣。因此,他的邏輯思維能力是一般的金融投機者所不能比的。他曾說過這樣的話,在抽象的理論思維中,他把自己容易犯的錯誤意識,轉化成了深層的哲學觀念,以便在思想上提高預防犯錯誤的能力。
這種思想,在投資或投機決策中的表現就是,在直覺決策的過程中,通過嚴密的邏輯思維,進行科學可靠的論證,並對投資的預期結果形成一套理論。這個理論框架包括了投資決策的依據和對結果的預期判斷。以便於在投資過程中,根據這個理論框架對投資過程進行檢討。當投資過程結束並有了最終結果時,再把實際結果和投資前的假設進行比較。索羅斯稱他自己的決策過程是理論和直覺的混合體。
能夠認識邏輯和直覺的不同作用,並有機地把兩者結合起來的人是不多見的。因為,在一般情況下,重視邏輯的人,往往忽視直覺的作用;相反,喜歡直覺的人,又常常缺乏邏輯思維能力。索羅斯不僅有很強的抽象思維能力,而且又有很好的直覺思維,並能在他的投資決策中,交叉使用二者,這實在是一種難得的思維活動過程。因為,僅僅依靠直覺進行決策,往往容易出現決策的盲目性;而僅僅依靠邏輯思維進行決策,又會出現決策過程的猶豫不決。一個能夠把兩者結合起來的人,在決策過程中,既可以防止決策的盲目性,又可以克服決策過程的猶豫不決的現象。
第十一,最後一條秘訣就是,投資在先,考察在後。索羅斯常常首先提出一個假設,再以此為基礎建立資金。然後他就等著看自己的假設是否有效。如果果真如此,他會追加投資;反之就毫不遲疑地撤回投資。他總是在尋找那些能提出假設的機會。據索羅斯的助手馬奎支回憶:「喬治總是說『投資在先,考察在後。』這意味著,提出假設,牛刀小試以考驗假設,等待市場證明你正確與否。」也就是說,索羅斯的慣施之計是「找找市場的感覺」。
八○年代,馬奎支曾就某個公司的股票制訂一項漸進的計劃,為投資留出一部分資金。「好吧,」索羅斯說:「我打算買入三億美元的債券,所以先賣出五○○○萬美元債券。」「我想要買入三億美元。」馬奎支提醒道。「沒錯,」索羅斯答道:「但我首先要找找市場的感覺。我想試試作為一個賣出者的感覺。如果我覺得很輕鬆,如果我能很容易地賣出這些債券,我就更願意轉而當一名買入者。如果這些債券很難脫手,我就沒有再買入的把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