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岸直航開放五年來,第一家低價航空來襲,台灣往返上海航線票價一口氣砍了逾三成,還高薪挖角台灣機師飛兩岸航線,春秋航空董事長王正華接受本刊獨家專訪說:「兩岸低價航空的驚濤駭浪就要來了,誰也擋不住。」 十月二十七日,王正華開始推出高雄到上海單程人民幣一百九十九元(約合新台幣九百六十元)的最低票價,比平常便宜超過五成,接著台北到上海也將用低價開航;同時中國吉祥航空也將投入兩岸航線,就連華航也宣布要跟進低價航空市場。 搭著首航班機來到上海,《商業周刊》成為台灣第一家深入春秋航空虹橋總部的財經雜誌。但一入眼簾的竟是間一層樓高的塑膠板屋頂老舊水泥建築,外頭還停著老舊的單車與機車,這不是違章工廠,而是春秋航空維修訓練基地。 原本想像航空業都是玻璃帷幕大樓,但一見到王正華震撼更大,他竟特別解釋屋外停著的一台陽春除冰機,他說,一般中國航空公司用的除冰機動輒人民幣三百萬元(約合新台幣一千四百萬元),春秋航空的這台卻只要人民幣四萬元,但又快又好用。 公司極省!董座辦公室連照明也要省 不停將自己最崇拜的美國西南航空掛在嘴邊,王正華也帶我們到辦公總部,竟是租自同集團的航友賓館,大廳掛著醒目的歡迎紅布條,後面牆壁卻是老舊斑駁,上了樓,王正華的辦公室不到四坪,不僅沒裝潢、連照明也要省,現場十分昏暗,不怕別人認為場景簡陋,王正華說:「我希望春秋航空給大家感覺是很親近的。」 一旁航友賓館最頂樓的辦公室,正是春秋航空資訊科技部門所在,春秋的訂位系統不向國際採購,就在這自行研發,因此省下八成後勤成本;樓下樓層除供空服員訓練,也提供旅客住宿,住在這裡,二十四小時可以「欣賞」飛機清楚的起落聲,就是找不到無線網路與隔音效果。 春秋航空襲台,可以說中國航空業的王永慶來了,因為王正華就是擅長把毛巾擰出水來。 營運超強!不畏金融海嘯,連八年賺錢 辦公精簡,錢卻花在該花地方。春秋全數採用空中巴士A三二○型飛機,今年七月為止,機隊規模共有三十七架,是復興航空的近兩倍。單一機型、單一艙位設計,有助節省維修與零件成本,座位數又比同業同機型多約二○%。 在票價上,春秋也以價格破壞者聞名。「稱春秋為高性價比航空公司更適合,」王正華透露,同樣航線,春秋的票價可比其他航空公司低兩成到五成,「可以說我們的票價是他們的成本!」 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春秋航空服務也相對縮水,基本上只提供兩地間的安全運輸服務,票價不含餐飲、座位間距較小、行李重量較少,退換票要求也更嚴格,幾乎任何服務都要收費,所以王正華連碰上金融海嘯都能照樣賺錢,到現在已連續八年獲利。 公司極省,但營運能力強,春秋航空平均載客率可達九五%,居業界之冠,「這不驚人,要是出現九二、九三%,我就要處理他們了,」王正華說。 現年六十九歲,中年辭官的王正華,過去用人民幣千元白手起家,近三十年來先催生全中國最大民營旅行社春秋國旅,再延伸相關的低價航空生意,至今集團營收破人民幣百億元。 愛打太極拳的他,處事追求圓融,「老大哥不希望我們價格放得太低,」他透露這次飛進兩岸航線,曾私下向華航、長榮拜碼頭,「我準備怎麼幹讓人家知道,也有心理準備。」 但這只是「先禮後兵」。首航隔天,有三位過去在復興、華航服務的台灣機師來春秋航空報到。原來他在拜訪台灣業者同時,也同步用至少一‧五倍的待遇挖角台籍機師,再度顯現他的高效率、低成本。 票價再低!砍價搶客,華航計畫跟進 他也透露,票價後面還會再降,「我估計現有價格降兩、三成以上是肯定的。」兩岸直航熱門航線向來供不應求,價格居高不下,低價航空來台對消費者來說也多了不同選擇。 「我是典型的商務客,價格低可以多飛幾趟,低價航空來當然是好事,」身兼上海國際仲裁中心國際仲裁員與律師身分的謝銀玲說,低價航空不只吸引觀光客,票價便宜讓她可以不用考慮價格,增加往返次數,唯一猶豫之處在公務行程要換票時,低價航空彈性較小。 王正華透露,目前春秋航空兩岸直航班次一週三班還不構成威脅,「如果給我們一週三十班,肯定有影響(笑)。」他不諱言,低價航空是大勢、也是大浪,「可以講這是驚濤駭浪,是誰也擋不住的!」 面對兩岸航線的新變化,華航發言人楊子葆透露,「低價航空進來一定有衝擊!」華航將認真看待此趨勢,不會缺席低價航空市場。 隨著低價航空襲台,兩岸航線帶來的價格破壞力讓消費者享受到好處,對台籍航空公司來說,除了跟進票價,也該重新定位自己,用服務和品質區隔等真本事來爭取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