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你,也可以成為上市公司董秘(26) 唐宋_元明清

http://xueqiu.com/1477305465/26082645
第十章  VC、PE,天使?魔鬼?

      在全球化趨勢和資本流動加劇的今天,過去那種單純依靠自身積累實現發展的模式已經顯得為合時宜了。從大到實力雄厚的集團化企業到小到兩三人的創業團隊,各種商業計劃書越來越頻繁出現。幾年前熱播的《贏在中國》這檔創業類節目的主題曲「在路上」猶在耳畔,創意十足的類似節目已經百花齊放,連央視《我愛發明》這檔節目從單純的鼓勵發明創造的節目,都已經過渡成了發明者與各種投資機構討價還價的電視平台,各類發明、創意待價而沽。更不要說實業界的資本春潮湧動,剛剛開張幾天的公司都在計劃著如何討價還價引進投資者。

      1、真的有天使嗎?

      在資本流動作為市場資源最佳配置方式的今天,資本已經滲透到經濟社會的每一個細胞。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當今世界上的每個一成功的企業背後都有一個甚至是一批遠見卓識的投資者,封閉資本之門的企業在競爭中將無法真正融入經濟的主流,即使是憑一己之力的輝煌過後,最終只能剩下苟延殘喘。

      記得記錄片《資本的故事》中,選取了20個全球盛名的資本故事中,匡特家族對寶馬品牌的拯救尤為經典。

      作為納粹成員的京特.匡特並非善茬,1954年,京特.匡特在一次旅行途中去世。他的企業王國由長子赫伯特和哈拉爾德繼承,其中包括戴姆勒-奔馳公司的控制性股權。當時戴姆勒-奔馳的發展非常好,赫伯特和哈拉爾德將掌握的股份達到9%。兄弟倆想繼續增持股票,但是他們遇到了一個非常強勁的對手———弗裡克。這位鋼鐵大王戰後瞄準了汽車業,擁有戴姆勒-奔馳25%的股權,和德意志銀行並列第一大股東。眼見再增持股票都無法撼動弗裡克的地位,匡特兄弟只好退而求其次把目光投向水深火熱的寶馬。

      由於投資風險高,哈拉爾德並不同意收購寶馬。於是赫伯特先斬後奏,收購了寶馬的部分股權並成為大股東。但寶馬公司並沒因此立即起死回生,大部分股東和管理層都計劃向戴姆勒-奔馳發行700萬馬克認購,從而成為戴姆勒-奔馳的一個品牌。就要重組計劃要成功之際,一些小股東突然發難,打破這一計劃。赫伯暗下決定,要盡全力挽救寶馬這個代表巴伐利亞榮耀的汽車品牌,經過巴伐利亞財政部長的支持,成功控制了寶馬汽車。

      後經營銷奇才哈恩曼出招,逐步緩解了寶馬的燃眉之急,通過新股發行逐步增持寶馬股份,並籌集發展所需資金。營銷奇才哈恩曼的通過實踐其提出的「夾縫理論」,將寶馬定位於輕捷、運動型的豪華轎車方向,這個策略取得巨大成功,寶馬一直沿用至今。(後話:當赫伯特發現哈恩曼的個人影響力已超越了一個職業經理人的界限時,他立刻痛下殺手,炒了這位大功臣的魷魚。)

      其間半路出家的匡特家族作為成功的投資者而收穫了巨大的財富,寶馬汽車也因此起死回生,這就是資本的力量。但不是每個資本故事都如此皆大歡喜,還有更多不為人知的赤裸裸的爭鬥,也有無數的企業因此而功虧一簣。資本的逐利本性有時極其氾濫,毫無約束,其破壞力驚人。

      資本的天使與魔鬼兩面性往往集於一身,同一個投資機構也因時、因勢而在同一個投資標的上也會呈現了多面性。資本的不同面孔,對標的企業的未來影響巨大,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前些年人盡皆知太子奶的故事,至今都讓很多企業對資本的看法心有餘悸。2006年,太子奶為謀求上市,引入英聯、高盛、摩根士丹利等三大投行,以太子奶控制權作為「對賭」的方式借入巨額資金。後因資金鏈斷裂,太子奶控股權旁落他人,其實際控股人李途純還身陷囹圄。當然該事件還有更多複雜的背景,但讓局外企業家不甚唏噓的同時,也多了一份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借力資本的力量實現企業宏圖,又能最大限度讓資本嗜血本能得到抑制。

      2010年秋,本人受託與一從事花卉種植的公司董事長聊天,我只是他試圖尋求得到幫助的眾多人中的一個,因那時他被引入的投資者弄得極度困惑。董事長如其從事的農業產業一樣,陽光炙烤使其面目黝黑,一臉沉重愈發顯得心事重重。當然,我們最後的談話結果也和他與其他人談話結果一樣,未對其有任何實質性幫助,唯有安慰和一些無關痛癢的建議。和他相比,從歲數上來說,我稱其為長輩都毫不為過。雖深為其對企業的執著而感動,但也只能陪他一起罵罵該死的投資方解解氣而已。

      曾經他的企業因搭上2008年奧運會班車而輝煌一時,奧運會之前引入一家深圳的創業投資公司,引入方式仍然採取「對賭」的形式,達不到預定的業績,無條件轉讓一定比例的股權予對方,這部分「對賭」所涉股權足以影響雙方的控制權之爭。後來因行業整體影響而未能達到預期業績,他也願賭服輸而失去了多年經營企業的控制權。於是對方接管了公司並派遣了職業經理人團隊,幾十年摸索的經驗積累出的業務豈是一群紙上談兵的理論家能玩轉的,結果使一家原本資質不錯的企業慢慢步入深淵。

      站在投資人專業角度來看,這是一筆失敗的投資,真正達到了「炒房炒成房東、炒股炒成了股東」的境界,不但炒成了股東,還炒成了大股東。這位願賭服輸的企業創始人不忍看到企業就此沒落,試圖通過多種手段挽回控制權,但後來的情節發展使正常的商業行為演化成了股東間的私人恩怨。此時站在局外人的視角來看,該投資公司此時犯了投資領域的大忌:意氣用事,不懂得止損。後來搞得公司無人打理,那些職業經理人早早溜之大吉,投資公司也無力收拾。這是大家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卻竟然就發生了。

      我問他企業目前的狀況,如果重新收回,還有不有起死回生的希望,老董事長覺得肯定沒問題,所以他願意一試。再問前後兩任大股東有沒有可能坐下來心平氣和的談一談,他說沒有可能,對方甚至連面都不想見。這是家投資公司在我印象中是不錯的創投公司,為何有如此幼稚的作派。不過也許是一面之辭,不用深究。我再問他,有沒有可能通過當地政府出面,以保護當地特色花卉產業為由,從中斡旋,他說這個還沒有試過。這次談話就這樣結束了,老董事長說回去向當地政府部門進行匯報,請求幫助。

      後來的事情發展相當簡單,經介紹,通過第三方投資公司低價收購了那家投資公司所持該公司的股權,並重建了管理團隊,由老董事長重新執掌了企業大權。後入的第三方投資公司仍想繼續持有該公司股權,但老董事長仍執意拿回了公司控制權,也許這位老人從此懼怕了和資本的合作,企業走了一個圈又重歸原途。

      這是資本之禍,還是資本之福,是天使?還是魔鬼?身在局中,無法定論,但我想在那家企業老董事長心中可能自有他的答案。

      無法預知未來資本的演變將向何去處,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關於資本的善與惡、是與非、天使與魔鬼的爭議仍將持續下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5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