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體系 徒步十公里
http://xueqiu.com/9262363803/25536782偶的風險管理體系大體上來自於工程項目風險管理體系。所謂風險是指在決策和實施過程中實際結果和預期目標的差異。在一般的工程風險管理領域,對項目風險進行管理的系統的、循環的工作流程,大致包括如下環節: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應對,風險監控。這幾個環節形成一個閉路循環。
系統而全面的識別影響預期收益率的風險事件並加以歸類是風險管理的首要步奏。風險識別大概有如下幾個方法:
1,專家調查法。
這個方法在工程領域是有效的,不過在在二級市場投資領域,恕我多嘴,應用起來很麻煩,而且極可能是有意的或者無意的傷害。工程領域通常嚴重依賴經驗,且系統主要變量呈現線性關係,在這樣的情況下專家的重要性很高。而二級市場的投資中,線性關係非常不明顯,除非你把時間拉長到十數年。嘿嘿,對很多人來說,三個月就已經夠長了,要的就是「只爭分時」。
股票市場上的專家大概包括兩類,一是產業專家,二是中介專家,比如分析師,投資顧問,資產管理人,經濟金融學者等。我無意詆毀他們,不過毋庸我多言,一個經驗豐富的投資者,實際上通常對上述專家應該是保持警惕,而不是敞開熱情的懷抱。中介專家的驅動力是交易量,產業專家在投資領域也未必是個好的投資者。本文只討論二級市場,我猜測在一級市場或者併購市場,產業專家應該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專家不可靠,可靠的是自己。每一項投資決策都應該是自己獨立思考的產物,所有的大師都強調獨立思考的重要性。在我看來,最大的風險是估值的風險,估值是對未來現金流的折現,而現金流評估和折現率因人而異,這也是為啥一項投資對你來說是完美的,對我來說可能就是糟糕的決定。我的想法是,如果你不能夠獨立作出投資決策,那麼別人也不能幫你。如果你能,那麼別人也不必幫你。總之一句話,不要問我哪個標的好啊。
2,財務報表
投資人如果認認真真閱讀年報和年報附註,相信他一定能夠超越大多數投資人。關於財務造假和警訊,很多朋友做了很好的歸類和總結清單,不過再多的清單也代替不了自己讀年報。因此雖然我寫了很多財報分析的豆腐塊,我鄭重建議你們不要讀。
3,風險識別清單
在諸多工具中,我覺得對投資者最有用的,最簡單的就是編制屬於自己的風險識別清單了。一個投資者的出發點不同,經驗閱歷不同,往往會列出截然相反的風險識別清單。比如說,我把新股列入禁止項目,而有些人非新股不愛;我不愛熱門股,有些人就非要找創新高的股票。偶只能說很遺憾,大家道不同不相為謀,各走各的路吧。
我的簡單風險識別清單如下:
1,估值的風險。這是最大的風險,等下單獨闡述。
2,新股。對我來說IPO五年以內的都算。新股的風險主要來源於新股往往高定價,以及過往資料不充分。
3,熱門股。定價過高的風險。
4,概念股。定價過高或者價值不確定。
5,重組股。價值不確定。
6,頻繁交易。決策次數過多,總有一款錯誤適合你。
7,沒有做好長期持有的準備。我在一些股票上的虧錢,和這個風險有關。
8,業績歸因。錯誤的歸因往往埋下了下一個風險。
具體到個股,可能還有些管理層誠信,行業競爭,企業競爭力方面的風險事件,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這個清單基本上是個排除法,芒格說,你要確定你不能做什麼,剩下的就是要做的了。當你的清單項目越來越多,成為一個「老飛行員」的時候,膽小是必然的,頻繁交易是不可能的。
這些清單項目按照重要性排列,再加上發生概率和風險後果,就可以構成一個完整的風險識別清單,投資者只要嚴格遵守自己的紀律,通常來說,一般不至於有悲慘的回報。
風險識別還有其他方法,比如假設分析,SWOT分析等等。當你完成完整的風險識別清單後,剩下的風險分析和評估,風險應對,通常就會自然而然浮出水面。比如說風險分析,風險分析大概分成定性和定量兩種。首要的是定性,如果連方向和性質都錯了,那剩下的就只能是祈禱上帝保佑運氣在你這邊,還別說,有時候還真靈,這點比工程領域強多了。在工程領域中,如果一開始的識別和分析就搞錯,剩下就只能是等著被老闆和客戶K。定量分析中我常使用的方法是預期收益率和決策樹,這兩種方法在工程管理中也會經常使用到。
剛才說到清單中的首要風險是估值風險,評估合理的估值並不容易,所幸如何估值並不是本文的重點。這裡我簡單闡述一下估值,能力圈,安全邊際,和護城河這幾個概念之間的關係。
如果投資者不能對標的價值作出比較準確的評估,那麼這個標的就不在你的能力圈。
如果投資者能對價值作出評估,那麼你就能知道當前市場報價有木有安全邊際,有多少安全邊際。而所謂的護城河概念,是在評估內在價值過程中使用的工具,即如果你估算出的價值是不穩定的,要依賴很多變幻莫測的變量,那麼這個標的的護城河可能就是很薄弱的。
本文涉及很多眾所周知的概念,偶的闡述玄而又玄,純屬瞎掰,如果不喜歡請果斷取消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