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你,也可以成為上市公司董秘(15) 唐宋_元明清

http://xueqiu.com/1477305465/25584933
2005年,本人看過一部記錄片,一位老資格股民回憶過一段經歷:1989年,當時38歲的她去深圳出差,路過深圳廣場時看見很多人在排隊。她出於好奇地。

      問:為什麼排隊?

      有人回答:排隊買深發展股權認購證。

      在這裡她第一次聽說了股票。什麼是股票啊?回到成都,她跑遍成都各處新華書店,找尋到了股票方面的書籍,總算明白了股票是什麼。1991年,有人告訴她,成都凍青樹有3個人在擺地攤賣股權證。她聽後便回家拿了500多元錢,騎自行車趕到凍青樹,買了一手「大長江」股權證。不到一週時間,她再次來到凍青樹,傻眼了!她買的「大長江」已經漲了200%,她立刻將其賣掉,賺了1000元,她當時只有一個感覺——像偷了別人的東西!

      雖然作為個體的民眾來說,那是一場財富增值的盛宴,但對於承載著改革主體的企業來說,其改革過程確是痛苦的。要說復原那段歷史的概貌,用一個我曾經身邊企業的例子來分享。

      本人曾供職過一家化纖企業,該企業早在1990年、1993年兩次分別發行過法人股、個人股,後被確認為「全國待解決的99家歷史遺留問題公司」。即使如此,但當時企業上至廠長(雖然名字已經股份公司化,但仍然叫廠長,實際還是執行廠長負責制,隸屬於紡織局,後劃歸國資委)下至車隊司機,根本不知道具體股份有限公司設立起來有什麼用。

      請各位不要笑,不要說當時企業缺乏遠見卓識,就連整個社會都不知道剛剛起步的中國股份制改革將走向何方。當然今天我們知道這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生和改革方向,事後諸葛亮誰都會當,但當時可不這麼想。站在今天的角度可能會嘲笑過去的觀念,但即使你在當時的環境,你是不是也會懷疑這些新鮮事物的生命力究竟有多旺盛?

      只有先知先覺者的始終倡導經濟改革的先行者才知道,資本市場的興起是未來社會的走向和主流,而大部分人和企業均在時代背景下隨波逐流,很難意識到:未來的社會經濟核心是以公司製為主導的現代企業構成,社會分配將逐步過渡到用資本流動配置社會資源的時代。

      因此,毫不奇怪,企業領導都以為,這個所謂的股份制改革只是一場階段性的「運動」(不怪他們,經歷了太多的運動),最終是一場政治秀。小企業、大社會,這就是當時社會主流意識形態。這個觀點,作為一個正宗的土鱉,在當時我也是這麼堅定的認為,並且認為這股份制改革的運動,與當時熱門話題——「學邯鋼、倒算成本」這種運動沒任何區別,一陣風、一場雨,最後什麼都不會留下,該吃吃、該喝喝,預算不夠預算外開支。我們的這個小小化纖廠也是中國企業發展的典型縮影。

      但是符合潮流的星火一旦被點燃便迅速燎原,發展到現在,對走向現代企業制度的願望不需要誰去督導,成為企業的自覺。

      在這種認識的基礎上,於是奇怪的形象就出現了:股份制改革的工作就由團委、工會這些無事之人來抓吧,反正你們也沒什麼事幹。於是團委和工會的同志們就傻眼了,誰也不會啊,當時中國也沒有幾個人會,會的人不懂實務,會實務的人沒有法律、法規和操作細則。

      從硬件上來說,當時也不像今天計算機這麼普及,整個企業只有一台像寶貝一樣珍藏起來「909」,PC286都算不上,所有稿件都得手寫,然後交給專業打字員(那時打字員技術級別挺高,大家工作得看她們的臉色)錄入。所以當時寫稿件可不像現在在電腦裡「剪切、複製、粘貼」,天下文章一大抄,那時的絕招是「剪刀+漿糊」,就是把以前文件中可用的部分剪下來,貼在A4紙上,段落間用自己的文字串起來,這在當時是最高文件寫作效率。

      最後作為「99家歷史遺留問題企業」,本人所在的化纖廠上市工作是省政府直接推薦,各種專門工作組也進駐企業,指導企業進行上市申報工作。當時發行審核體制不健全,所有文件製作均無規範的指引,大家沿著專業邏輯,按自己的理解準備著各種材料。

      說到這裡,可能有很多的專家、高人可不認同我的說法,認為當時的理論和法規都基本成體系,但是站在企業實務層面,對很多具體事項的處置細則卻是一頭霧水。幸好上市工作本身的主體工程是法律和財務兩大體系,沿著專業方向製作的材料,就形成了所以今天股份有限公司改制、股權確認、法律審核和發行上市等文件體系的雛形,除具體規定的不同,材料製作框架與今天並無明顯差異。

      後來企業順利上市,但沒有新發行股份,是存量股份上市(其實在中國,存量股份的上市早就有先例,現在反倒成了要試點嘗試的東西),也沒有新增募集資金,就是將已經發行過的個人股在交易所掛牌上市流通。

      這就是當時很多企業經歷過的股份制改革、股份重新確認並規範和申報上市的歷程,這也是經歷過90年代股份制改革工作的董秘的一段難忘記憶。而後的資本市場那些事就變得清晰一些,時間較近,中國資本市場經歷了怎樣的故事,發生了什麼樣的變革逐漸演變到今天的格局,你可能早已明了於心,所以直接跳過,毋須贅述。

      如果你規劃自己準備向董秘職業方向靠攏,中國資本市場的那些事,是你不得不瞭解的歷史,也是我們進行基本準備的第一課。現在大量的董秘、證代都是學院派,頂著無數專業資質的光環,也具備更多更新的理念和更廣的見識,能夠按照更職業的角度再看待董秘崗位。但按照有序傳承、逐步升級的進化論,還是應該瞭解一下過去比較好。

      董秘,作為伴隨中國資本市場一併前行的專業崗位,它見證過曾經的萌芽、邯鄲學步、成長、逐漸健碩的過程,知道他的前世,才能看清後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9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