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和而不同的投資之道 一只花蛤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9b8db20102w7hj.html

2016年3月31日

文 / 楊天南

 

       四月,丁香花盛開的季節,終於有機會在日出的清晨,做一件不負春光的事——閱讀姚斌先生發來的書稿—— 《在蒼茫中傳燈》。

姚斌先生是價值投資界響當當的人物,如果你不熟悉這個名字,也不奇怪,因為他廣為人知的網名是“一只花蛤”。

數年前他在文中引了我《秋涼中尋桂花香》一文的片段,再後來,我在專欄中提及他的《柚子樹下》,恨晚相惜之情由此展開。2015年春天,我們不約而同,各自寫下“七年堅守、只待花開”和“八載忍耐、終有回響”兩篇文章,輝映成趣,就連美國同行也在電話中感嘆:“你們倆的文風真的是很像啊。”

一只花蛤是投資界忠厚勤篤的表率,為探索投資大道,多年來耕讀不輟,讀書數以千計,七、八年來寫了七、八百篇文章,平均下來大約一周兩篇。考慮到寫作並非其主業,這樣的速度,實在令人驚嘆。

這次他將精選的百余篇文字集結成書,實在是渴望學習投資的人們的佳音,因為這是一個認真的讀書人兼成功的投資者,將其閱讀所思與實踐所得相結合的精華。我一貫主張“向成功者學習如何成功”,但遇見一個能夠且樂於分享的成功者,並非易事。

在這里,人們可以穿越歷史,讀到精彩非凡的真實故事,而這些故事可能會經常重演,例如克拉默的故事。

克拉默是暢銷書《克拉默投資真經》的作者、美國金牌財經節目主持人、對沖基金經理。在20世紀90年代網絡股大行其道時,他宣稱互聯網公司“會一路上漲。”並稱:“如果遵照格雷厄姆——哪怕是一星半點——將不會賺到任何錢。”令人嘆息的是,如果將10,000美元平均投入克拉默所選擇的股票,到2002年底,只能剩下597.44美元,損失高達94%。

    讀這本書,另一個顯著的感受是,可以省下大量時間,快速汲取業界精華。我的確是愛讀書的,但當今時代,相對於與三十年前閱讀對象的普通匱乏,現在是信息絕對泛濫,如何進行有質量的篩選成為難題。有了花蛤先生前面帶路,從《證券分析》到《光環效應》、從《伯格投資》到《安全邊際》,為認真的讀者提供了一張投資閱讀地圖。

    出於“自下而上”的投資策略而引發對企業的探究,使得這本書更是一本值得企業家認真閱讀的書。其中《不起眼的產品也能做的極致》中提到將訂書機這種普通產品如何不普通化的商業成功。《奎可的商業模式》提到處於醫療服務行業的奎可公司如何進行極具破壞性的創新。《有趣的競爭優勢》提到從事瓶裝水和鮮花速遞的公司,如何名列美國最大的200家非上市公司。

    在“投資人物”的部分,盡是波瀾起伏的投資家故事,有建議人們“永遠不要停止閱讀”的塞斯·卡拉曼,但他同時認為只有“5%”的書有價值;從最富有經濟學家到貧病而亡的歐文·費雪,是一個令人嘆息的故事;專註內在、屏蔽外界、對客戶忠貞不渝的極簡主義者沃特·施洛斯;不斷尋找低價股的約翰·鄧普頓;主張“主街投資”的羅伯特·邁爾斯;九十歲還能工作的、格雷厄姆的繼任班主任羅傑·莫雷;無比成功但最終清盤的老虎基金創始人朱利安·羅伯遜。

總之,我閱讀時的感覺,就像一個三天沒吃飯的人忽然闖入了一個自助餐的盛宴。

    在我翻譯的《巴菲特之道》一書中,專門一節提到,即便是身處同時代的偉大投資家,諸如芒格、辛普森、魯安等,他們的持股並不相同,但這並不阻礙他們的成功。同樣,姚斌在書中提到的股票,我幾乎從來都沒有買過。由是推之,我們的投資可能完全不同。但君子和而不同,卻並不妨礙最終殊途同歸。

透過股市的迷霧,穿越歷史的繁華,閱覽不同的起伏,得到各自的感悟。這本書果然不負其名 —— 《在蒼茫中傳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1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