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移動互聯網、O2O 最後的單身貴族 大眾點評到底值多少錢 ?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3219.html

目前擺在大眾點評這家中國著名的O2O公司面前的局勢是:一方面是新浪微博、高德軟件、美團、糯米等潛在的O2O重要角色或競爭者被阿里巴巴、百度這樣的巨頭掌控,一方面是BAT等傳統大佬攜各自強大優勢對O2O的虎視眈眈。

在這樣的情況下,被投資甚至被收購,就成了大眾點評可行的選擇之一:首先,基於其在O2O領域獨特的位置和優勢,它對於BAT們有巨大的戰略價值,比如完善其在大數據領域的數據完整性,這會大幅提升其價值;其次,它需要更多的資源(包括戰略、資金、技術、用戶等),來強化其地位;

第三,目前它的先發優勢,是建立在O2O的階段性特徵上的,即目前商戶對互聯網相關應用的不熟悉,導致了大量線下服務的需求,另一個優勢是其積累的大量點評信息,實際上是在產品服務極度分散化且良莠不齊的本地生活領域建立了某種用戶選擇標準。

但前一個優勢可以隨著商戶經驗的積累而得到消解,屆時類似BAT這樣掌握更多用戶資源,控制用戶入口的公司,就可能以較低的成本進入這一領域,除非大眾點評能以有競爭力的成本為商戶提供更加有吸引力的價值;

至於第二個優勢,如果美團這樣的競爭者能夠繼續擴大交易量優勢,它就能快速縮短差距,而從理論上看,騰訊等甚至可以通過付費或其他激勵機制,將用戶在大眾點評的點評內容搬家到微信等平台。此外,BAT們還可能尋找到其他更有效的商戶評價體系。

實際上,大眾點評創始人張濤對於潛在的投資和收購也並不排斥,就像他在不久前和筆者對話時說的:「從公司角度講,價值是核心,不管我們併購人家,還是別人併購我們,關鍵是對我們有價值的事情,我們就會去做,沒有價值的事情,我們就不會去做。」

那麼,大眾點評能賣多少錢?或者說,如果要買下大眾點評,可能需要多少錢?

我們先計算大眾點評仍然獨立經營並上市的價值,這方面我們可以參照已經上市的Yelp和Groupon,接著計算收購價值,這方面的參照是不久前被百度收購的糯米網——如果獨立上市,大眾點評最可能選擇的地點也是美國,而且它一直以Yelp+Groupon自居,而糯米則代表了BAT們對國內團購業務的評價。

Yelp對應的是大眾點評的兩大業務之一的信息平台業務,它在2012年的收入為1.36億美元,過去四個季度的收入是1.78億美元,同比增長了70%,虧損1300萬美元,其市值目前為42億美元。

Groupon目前市值約為70億美元,過去四個季度銷售額為55.6億美元,收入(相當於從銷售額中提取的佣金等收入)為24億美元,同比增長17%,虧損9420萬美元;其中,今年上半年銷售額為28.2億美元,同比增長了7%,環比增長了3%。

根據團800提供的數據估計,過去四個季度,大眾點評的團購銷售額為47億元(合7.6億美元),其中上半年為27.9億元,同比增長了142%,環比增長了50%。這一業績目前在團購網站中排名第二,排名第一的是美團。

美團過去四個季度的銷售額為86億元(合13.9億美元),其中上半年收入52.5億元,同比增長了195%,環比增長56%。美團大眾點評兩家公司的份額超過了整個行業的50%,而且份額處於上升過程中,這可以視為兩家公司地位的建立,以及增長趨勢可持續性的依據,因此其目前的數據可以作為合適的估值依據。

先根據Groupon的估值水平對大眾點評的團購業務部分進行估值:

Groupon過去一段時間的銷售額和收入增長都出現了放緩,假定其未來幾年的銷售額複合增長為10%。相比而言,根據團800的數據估計,目前中國團購整體市場的增長預計超過40%,假定這一速度能在未來幾年保持下去;同時考慮到美團大眾點評兩家的份額如果提高到一定比例,比如70%以上後,它們的增長水平可能將與整體市場保持一致,而這一天不會太久,因此可以假定未來幾年大眾點評的複合增長能保持在40%以上。

目前Groupon的市值/銷售額為1.3,大眾點評的增長速度是Groupon的4倍,因此給予大眾點評5.2倍的理論市值/銷售額比率。不過考慮到Groupon在資本市場和國際化管理方面擁有更多的經驗,而且其面臨的競爭似乎不如大眾點評激烈,這足以成為其未來的增值潛力,因此可以將大眾點評的價值/銷售額比率適當調低到3.5。

也就是說,按照3.5倍的價值/銷售額比率,目前大眾點評的團購業務價值為26.6億美元

不過,考慮到最可能的買家都在國內,因此百度對糯米的收購就具有更實際的參照意義。8月份,百度以1.6億美元獲得了糯米網59%的股份,相當於給予糯米網2.7億美元的估值。根據團800的數據估算,在過去四個季度,糯米網的銷售額是4.7億美元,相當於0.57倍的市銷率。

不過,還必須考慮到,上半年糯米同比增長為80%,環比增長僅為14%,大眾點評的同比和環比增長率分別為是糯米的1.78倍和3.57倍。而且從最近一段時間看,兩家公司的差距很可能會繼續加大,而最終佔有市場份額絕對優勢的公司將享受更高的收益和價值。

因此,給予大眾點評團購業務3倍於糯米的市銷率,即1.71倍,算出大眾點評團購業務的相對價值為13億美元

也就是說,如果將團購業務分拆出售或獨立上市,大眾點評的團購業務價值在13億美元~26.6億美元之間

大眾點評的信息平台業務與Yelp相似,而且在進入團購之前,該業務已經實現盈利。該業務主要通過發行優惠券等方式賺錢,類似於一種廣告業務,但就廣告效果而言,顯然不如團購業務更直接,因此該業務的前景一直受到質疑,不過該業務的用戶和商戶培育價值卻被忽略了,從某種程度上看,當它與團購業務組合時,就能形成一個「信息搜索+交易+服務」的完整鏈條。

根據張濤透露,目前大眾點評來自信息業務和團購業務的收入(這裡指的很可能不是交易額,而是佣金收入)比例大約是1:1,考慮其過去四個季度的團購銷售額為47億元,假定大眾點評從交易額中抽取的平均佣金率為7%(結合張濤所說的目前「差不多打平」,以及毛利率達到8~9%就能盈利),那麼過去四個季度大眾點評信息業務的收入為3.29億元(合0.53億美元)。

按照過去四個季度的收入,Yelp的市銷率為23.6倍。考慮到Yelp目前沒有盈利,而且其增長率與大眾點評相當,那麼兩家公司的市銷率也應該相當,因此,大眾點評信息業務的價值應為12.5億美元

兩項業務簡單相加的價值,介於25.5億美元~39億美元之間

但正如我前文已經提到的,大眾點評兼顧信息平台與團購的模式,有助於大眾點評以很低的成本擴展用戶和商戶規模,增加用戶黏性,為團購扮演開路先鋒角色,而團購又能通過交易來提高信息平台的商業化效率,且能為信息平台增加更有價值的信息,因此整體上大眾點評理應享有相對於Group和Yelp類公司的商業模式溢價,假定這個溢價為20%。

因此,大眾點評的整體價值應介於31億美元~47億美元之間。前者是在不考慮收購競爭的情況下,大眾點評面向國內收購者的收購價值,後者是假定大眾點評謀求在美國上市時的價值——雖然有一定難度,且需要付出相當的代價,但可能是一個心理預期上限。

除此之外,還應該考慮到收購時的競爭因素:大眾點評的價值不止是O2O這個細分領域,其實還關係到用戶行為的重要部分,因此是大數據佈局不可缺少的環節,誰得到它都會立刻增加重要的籌碼,這意味著BAT、京東、蘇寧等巨頭中任何一家一旦正式啟動收購行動,其他家也很難坐視不理,這將推動大眾點評價值的水漲船高,即便只是為了增加競爭對手的代價。

仍然以百度為例,據說它一直同大眾點評進行著接觸,雖然它已經收購了糯米,但大眾點評仍然有難以抗拒的誘惑,這意味著一旦圍繞大眾點評的爭奪戰展開,它至少是重要的參與者。從過去的幾次收購來看,它一貫的作風是,只要認準,就會全力勝出。

以91無線為例,其收購價格是19億美元,考慮到市場上同類收入來源的公司的估值,百度給予了這樣一家能與其形成戰略協同效應的公司50~100%的溢價。

而大眾點評也屬於這類情況,考慮到其規模較大,需要更多的資金,因此假設給予50%的收購溢價,其最後的成交價格可能達到47億美元,這正好是大眾點評放棄被收購,爭取獨立上市時的理想價值。

目前中國幾家互聯網公司中,估計很難有一家能拿出如此大的魄力全資現金收購,而幾家公司的股票在經過一段時間增長後,也缺乏足夠的吸引力。

因此,最可能的情況是戰略投資,爭取成為最大的單一股東,就像阿里巴巴在新浪微博等項目上所做的,假設在大眾點評獲得最大單一股東地位的股份比例是30%,或者像百度所做的,力爭買下至少51%的股份以求控股。這樣算來,要控制大眾點評這個移動互聯網和O2O領域「最後的單身貴族」,可能需要至少14~24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7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