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創業行為藝術 B座12樓

http://xueqiu.com/3495536609/24958907
 自我催眠,是創業過程中非常可怕的現象。

  很多時候,我們常常會在自己的行為中梳理出一些貌似崇高的品質,將它們冠之以「堅持」、「韌性」、「死磕」、「勤奮」、「日以繼夜」這樣一些足以讓自己和別人感動的大詞,然後,等待所謂成功的降臨,而當預期中的成功沒有降臨的時候,便怨艾於運氣和命理。

  創業要成功,運氣的確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但很多時候,沒有方法作為底層支撐,運氣並不會無緣無故地降臨,就像SGI、Netscape的創始人吉姆克拉克所說:「幸運女神眷顧了我兩次,不過你也得自己製造運氣——站在一棟高樓上,高舉著一根鐵棒,等待被雷劈。」

  看到沒有,如果你不是站在高樓上,要是拿的不是一根鐵棒,仍然很難被雷劈中的。還是以昨天文章中的創業者為例,這是一個非常勤奮的團隊,辦公室的一角就有一張高低鋪,團隊成員經常熬夜奮戰在公司,困了,將在這張高低鋪上將息,每次和投資人接觸他們總會把自己豁出身家性命準備與成功死磕的精神描繪一遍,一開始我挺感動的,但看到他們在業務上的踟躕不前,這種感動就越來越寡淡了。

  前幾年還接觸過另外一個從東北來的創業者,QQ簽名、豆瓣簽名上赫然寫的是「不成功我就不回來了」,有一次走進他們在居民樓的辦公室,前廳是辦公區,臥室裡一排地鋪,簡易煤氣爐裡還煮著白菜幫子,讓人不敢卒睹。幾年下來,這位小兄弟做的兩個項目都半途夭折了,今年聽說又重新開始了,但久沒聽說他的消息,反而感覺可能有點靠譜了。

  這種方式,我稱他們是——創業行為藝術。

  很多創業者可能是雞湯故事或成功學聽得太多了,簡單地從那些大人物的成功故事中抽象了幾個情節,拿過來,然後自己變本加厲地演繹一遍,就以為可以抵達所謂的成功。唐駿式的「複製派」和機場脫口秀專家真是害創業者不淺。當然最關鍵的還是,創業者本身自己沒準備好。

  創業是很苦,但你不可以讓它變得這麼苦逼。做投資這麼多年下來,我的體會是,有三種創業者是要謹慎的,一種是把互聯網當生活的,網絡世界如魚得水,口吐蓮花,但對真實生活形同陌路,他們不知道真實世界運轉的邏輯,做學問可以,但創業就有點難了,在流量沒有被壟斷的早期互聯網時代也許還有機會,在如今互聯網越來越切入到生活的時候,他們的機會就越來越渺茫了;二是嘴上跑火車的,這種創業者文科生居多,他們的缺點是用想像力代替行動,用情緒渲染結論,省略細節,結果就是不靠譜;第三種,就是前面說的苦逼派,鑽牛角尖用死力,頭撞南牆卻不願意改弦更張,和自己的邏輯談戀愛,當預期中的成功遲遲不來的時候,就變身為創業悲情派,怨天尤人。

  寫下上面的這些文字,並沒有要嘲笑誰、奚落誰的意思,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這種傾向,我自己也會有,但這是一種很要命的傾向,之所以要寫下來,一是給我們自己團隊提個醒,二是要棒喝一下已經處於自我催眠狀態的創業朋友,創新並不是要和別人比,比別人更好是一種很市儈的創業邏輯,文藝的說法是刻舟求劍,二逼點說就叫東施效顰。

  評判創業,其實應該有兩個維度,結果我們都追求,享受過程也很重要,如果過程就是自我摧殘,那結果也不會太美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9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