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千五百名員工,三十四萬名股東,五十六億元的銀行欠款,十六天裡七名董監事請辭,這是奇力光電驚爆歇業危機後留下的連串質疑。令人好奇的是,奇力並非普通公司,而是同時有兩個富爸爸:群創與奇美實業,兩者合計持股六成。 債權銀行把苗頭對準兩大富爸爸,群創董事長段行建說,於法,奇力與群創已無關係;於情於理,奇力成立於奇美電、群創、統寶三合一前,現在營運成敗必須回歸團隊,如果要再把錢往奇力放,對群創股東也不公平。 群創發言人林振輝解釋,不是群創持股逾五一%、董監席位占一半以上、或指派經理人實質管理的轉投資公司,群創只是股東,不會挑起所有責任。這意味著,昔日奇美電轉投資公司不能一味自恃有富爸爸。 今年奇美電更名群創,奇美實業派退出經營。林振輝指出,轉投資公司想爭取群創訂單,雖然有量、價優待,但還是得看競爭力。 不論原因為何,群創供應鏈已有變動,驅動晶片奇景光電就是個例子。三合一前,前奇美電的驅動晶片八成至九成由奇景供應,但現在奇景估計只剩下兩成至三成。奇景名義上有群創富爸爸,實際上卻得另謀生路,而群創也在六月全數出脫奇景持股,正式切割。 群創瘦身,首重財務健全 奇力前高層主管表示,去年一直斡旋與LED大廠璨圓合併,卻遭原奇力團隊反對;去年下半年,奇美實業派出代表再度磋商,合併案仍無疾而終,「如果是奇力加上璨圓、再加上三安(中國新股東)的結合,將會是切入中國市場的好機會!」前高層頗為遺憾。林振輝表示,嘗試過購併等可能性後,群創決定採取目前的態度。 群創去年第四季由虧轉盈,當前要務是健全自身財務,去年將工廠位於深圳龍華、員工數曾多達一萬人的玻璃貼合業務,切割轉給鴻海集團的業成公司,專注本業並瘦身。 段行建強調,奇力第二季對群創造成的損失是一億八千萬元,影響已不大。然而,對其他舊奇美電時代的轉投資公司,影響卻正在發酵,他們必須揮別依靠「富爸爸」的思維,走出自己的新局。 【延伸閱讀】不靠富爸爸,3家走出新格局 ——舊奇美電時代主要轉投資公司 有獲利 公司名稱:奇景Himax主要業務:面板驅動晶片等營運近況:2013第1季營收51.5億元,EPS 2.4元 公司名稱:奇美材料主要業務:液晶顯示器用偏光板營運近況:2012年營收201億元,稅後淨利16.11億元,EPS 3.5元 公司名稱:東捷主要業務:面板、半導體產品檢測營運近況:2012年EPS -2.95元,2013年上半年EPS 0.38元 面臨困境 公司名稱:啟耀主要業務:背光源零組件營運近況:2012、2011年合計虧損30.65億元,約相當1.14個資本額 公司名稱:奇力主要業務:LED磊晶等營運近況:2012年營收28.83億元,稅後淨損13.3億元,爆發倒帳歇業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