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我對投資的認識和理解 歲月的腳註

http://xueqiu.com/8942683099/24870514
本人是草根階層,要說和別人唯一不同的就是對股票投資的熱情始終不減。自從07年5月進入股市以來,拿自己很小的資金跌跌賺賺6年多,雖然沒賺到多少錢,但是還是學了一些經驗。今年突然想在投資行業找個工作(研究分析類或投資管理類或其它均可),但苦於自己的學歷比較低(中專),同時本人在投資行業又沒有人脈,所以一直沒能如願,今日我在雪球網上發貼,希望各位雪友(朋友)大力支持小弟,如能給小弟指點迷津,小弟將感激不盡。我還懇請各位投資界的前輩老師能提攜一下,關注一下,給後輩一點指點和鼓勵,學生將更為感激。
    現在將我6年來股票投資的實踐和從他人那裡學習的對股票投資的一些理解和認識寫出來,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投資就是用嚴格的原則和紀律來控制過程的遊戲。未來是不可預測的,股市充滿未知和不確定性。我們作為投資者能控制的就是操作方法和我們自己的情緒。操作方法就是按照自己的投資系統進行操作。控制情緒就是培養自己不受外界環境和他人幹擾,獨立思考,堅持操作方法。我的投資系統是建立在一系列原則的基礎之上的,我的原則有很多,我認為比較重要的有以下幾點:(1)每個人的認識都有偏差,當人們的預期與現實之間的偏差過大,也就是說反映過度的時候就是最佳的買入或賣出時機。(2)風險比收益更重要,控制住下行的風險,收益自然會找上門來。(3)對於自己和他人的錯誤(或虧損)要極度重視,從每次的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是學習進步的源泉。(4)投資中最重要的信息都是隱藏的,需要深度思考推理才能獲得的,很容易得的信息都不重要,或者說沒有多大意義。(5)股市充滿未知和不確定性,還有人們的認知存在的偏差,我們應該為自己的錯誤和未來的不確定性留下餘地,也就是安全邊際原則,等等。
      避免失敗(虧損)是成功投資的第一步。每個人都想在股市投資成功,但是結果卻不盡如人意,總是避免不了七虧二平一賺的命運。既然股市有如此之多的人虧損,我為何不反向思維,不先學習如何獲得投資成功(因為樣本小,偏差太大,不能作為有用經驗。)而應該先學習如何避免投資虧損(投資虧損的人數很多,樣本巨大)。把別人和自己的失敗經驗列成清單,很有借鑑意義。比如作為散戶失敗的典型錯誤:(1)頻繁交易。(2)聽取小道消息(或內部人消息)而操作。(3)總是試圖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4)受近期信息影響過度,恐慌性賣出,等等。這個錯誤清單很長並且還在添加中,只要你逆向思考,避免錯誤。你就邁出了投資成功的第一步。
      散戶與機構的博弈:找到自己相對的競爭優勢。對於機構投資者的競爭優勢是顯而易見的:(1)巨大的信息優勢。(2)專業的研究分析團隊。(3)規範的資金管理體系。(4)以專家的形式左右媒體的信息,以專業、權威的形象引導大眾,以對自身有利,等等。面對如此強大的對手,作為散戶的我們該怎麼辦呢?機構的優勢就是散戶的短板(劣勢),那麼機構的劣勢就是我們散戶的優勢了。我現在梳理一下機構的劣勢:(1)機構受到業績排名的影響,對短期業績比較重視,由於影響短期業績的因素主要是宏觀經濟,大眾心理的變化,等等,所以機構為此投入了很大的精力。(2)由於利益使然,機構比較在乎資金的規模大小,而不是投資的收益。比較在乎相對的投資收益而不是絕對的收益。(3)機構受限於既定的規則。比如,如果你是股票型基金,你不可能持有50%的債券。在比如保險公司的資金不能多於15%的股票等等(4)機構一般都滿倉操作,這樣能最大化收益(同時能提高排名),但是會錯過一些很好的建倉機會。(5)機構資金量巨大。進出投資標的很不方便。所以對投資標的有要求,同時導致投資比較分散,等等。我們散戶不是機構,所以我們不必按機構的遊戲規則來行事(由於媒體宣傳的影響,很多人其實是按照機構的方式來行事的,由於沒有機構的優勢,所以後果可想而知),而應該以對我們散戶有利的方式來行事:(1)對於散戶來說,短期的投資業績無關緊要,只要長期的業績(比如幾年,甚至十幾年)好即可。我們不必向其他任何人交代,只要自己滿意就行。這樣可以讓我們把時間精力大部分放在企業的基本面上,用自下而上的價值投資方法來行事,而不必在意短期業績的波動。(2)以追求絕對收益為目標而不在意相對的業績比較。(3)可以跨界靈活配置資金。比如在股市的高點,可以賣光股票只持有債券,還可以吧債券和股票以一定比例配置,動態調節,以降低風險。(4)可以拿很大比例的資金集中持有一類股票來提高投資業績,等等。
     取得超額收益的方法:規避風險。在股市中取得平均收益是最簡單的方法,也是最容易的就是持有指數基金,指數基金的優勢就是能規避個股風險,但是不能避開系統性的風險。我們的目標是取得超越指的收益,現列舉幾種方法:(1),定投指數基金,這樣你就能取得平均成來,此法簡單易行,貴在堅持。(2),優化型的指數基金,比如近期將產能過剩的行業從指數中去除或減小權重。(3),將股票和債券按一定比例配置。比如50%對50%,隨著價格的波動,調節以維持比例不變,從而對衝風險(降低風險)。(4),將(3)中方法優化,根據大盤的估值水平高低,動態的分配股票和債券的比例。比如大盤高位時可將股票的比例降為20%,低位時加大到80%。(5),分散買入5-8家不同行業的股票,以年為期檢驗業績。買入時採用分批買入,越跌越買的原則,不用預測股價點位的高低,選股遵循低價買入好公司的原則。同時採用(4)中動態配置策略。這就是我的方法。以上方法從易到難,越往後對投資人的投資技巧和心態要求越高,換而言之,越到後面操作失誤的風險越大,你的業績波動性越大。所以我們要先瞭解自己,認識自己的能力和侷限,並時刻保持一顆懷疑的心,把風險放在首位。正視風險並學會駕馭它。
     投資的檢驗標準:制定收益目標不重要,重要是價值。很多人總是以價格為導向,比較每天,每週,每月的業績,以此判斷自己的收益或虧損。其實這並不是個好方法。雖然此法簡單,直觀,但是缺陷很明顯:心理壓力大,容易陷入相對比較的怪圈,導致頻繁交易。我們的投資檢驗以價值為核心,專研企業的基本面,而不在意短期的波動。以年(最好以企業的經營週期)為檢驗週期。收益的高低取決於你的期望值。但是你不能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那麼收益多少最合適呢?6%-25%之間。為什麼?收益的6%為無風險利率,是最低的機會成本。美國股市長期淨收益為7%,上市公司每年保持ROE 15%以上都是不錯的成績。25%包含了資本收益的部分。至於最高的收益是多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把下行的風險降到最低,剩下的就是上漲的收益了。最理性的收益標準是:不在意短期內的收益波動,以取得長期價值為核心,長期而言取得超過指數的收益。
     複利與均值回歸。理解複利的艱難和其巨大的影響,我認為是理解投資精髓的關鍵一步。保持連續穩定的複利的方法:(1)由於股市的波動性與不確定性,你不能輕易離開股市,也就是常說的雷劈下來就必須在場。(2)儘量不要虧損,要取得正收益。一次的大幅大虧損會抹掉很多年的好業績。(3)每年適度穩定的低風險收益(比如15%)比大起大落的高收益要好的多。從研究股市,個股,行業的週期與歷史情況,來規避大熊市的慘烈下跌,是保持高複利增長的關鍵。每個事物的發展都有週期,企業也一樣,業績經過幾年高增長後,還能持續高增長的概率就會低很多,而會向行業平均業績靠攏。這就是均值回歸。樹不能長到天上去,很少有股票的價格歸零就是這個道理。比如,持續10年復合15%的增長後,我們預期應該是回歸每年7%的增長,而不是15%-20%的高增長。
     估值與安全邊際。價值就是企業創造自由現金的能力。價格就是「市場先生」給出的報價。價值與價格之間的差額就是安全邊際。如何給企業估值是門學問,就像投資大師所說的既是科學又是藝術。對於估值我們遵循以下原則:(1)對於不能理解或很難理解的公司直接放棄,不論前景多好,多麼誘人都一樣,這就是能力圈原則。(2)估值要儘可能的何守,不要被美好的前景所迷惑,記住均值回歸。(3)估值也是動態的,只不過變化比較緩慢。基本面發生變化,其相應的估值也會跟著變化。安全邊際越大,潛在的獲利空間越大,並且風險越低,同時能為主觀的錯誤留下緩衝的餘地。當股價下跌,安全邊際增大時,逆向加倉是理性的選擇,這需要無比的勇氣。但這是反人性的,你總會找到藉口拒絕做某事。所以投資真的不簡單。
      理解報表的關鍵:數字與現實之間差距。企業的年報,季報以及其它的各種統計信息是對企業過去的經營現狀的概括式的反映。是在一定的假設的基礎上對企業現實靜態和動態的概括性的描述,它與企業的現實真相之間會有偏差,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對於報表的分析就是儘可能的還原企業的真實面貌。對於報表與企業現實偏差太遠的標的給予放棄,因為沒有意義。對於易於操縱的項目給予較低的權重。對於不易操縱的項目,給予較多的考量。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企業的動機,也就是說企業會根據自身利益的需要操縱報表,所以對於報表分析至少要三年以上,並做橫向縱向分析,對於期限過短的報表,比如季度報表不能過於看重。
    我對公司研究內容和方法:(1)定期蒐集上市公司定期報告,以及公司網站信息等原始資料,我不用二手資料;(2)公司業務及產品分析;(3)行業現狀,可能的成長空間以及行業特性分析;(4)公司股權結構,管理層分析;(5)公司競爭力分析,以波特五力分析模型為框架;(6)財務分析,進行同比和環比分析。對於我有想法的股票我先關注,如果覺得合適投資就深入研究,研究後覺得這是我想要的投資標的,就會進入我的投資重點品種,如果不合適就作備選。
    寫了這麼多,如果能帶給你一點點的新東西,那麼我就很滿意了。其實說了這麼多思維層面的東西,你不僅要問,你能做到嗎?從想到,到做到中間還夾雜著很多心理和環境的因素在裡面。我只能。說我在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7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