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8月市況仍是延續7月的狀況,即過去十二個月(或更長時間)長期走強的個股和板塊,大多數在5月至6月已經見了頂。資金從長線投資倉位套利,部分離了場(或流出海外),部分流入長期落後但有一絲希望的「狗股」(作短炒),部分流入買少見少的真正績優股。上述這種市況很有2011年上半年市況的影子,在一定的水平波幅上落,等待一個能引爆方向性突破的事件。在此之前,我們來檢閱一下上述被市場套利的其中一大板塊——燃氣股,看看我們綜合林少陽對此板塊的最近評論。
『……金融市場的短線走勢,往往與宏觀經濟數據,沒有直接的關係。若要硬說兩者之間的關係,我們只能說,股市是走在經濟之前。……對本欄來說,宏觀數據的用處,主要在於給予市場參與者中長線投資方向的線索。由於匯豐中國PMI主要採集的是中小企的經濟數據,我們大概可以知道,中國的中小企業,現正處於訂單(未來收入)緊縮階段;因此,中小民企即將公布的中期業績,很難會有好消息公布。
當然,話得說回頭,每個行業可能都有自己獨特的循環周期。……早前參與其中一家燃氣商午餐會,得知其上半年的營業額增長有所放緩,今年上半年很可能未能達到收入按年增長15%以上的目標,當中主要的增長放緩,來自工商業用氣需求增長放緩,另外上半年新屋入伙數量較少,亦影響了接駁費用的增長。然而,他們並不擔心最近大幅增加工商業氣價,因為大部份工商用戶都別無選擇。以信義(868)為例,公司一半的能源費用來自天然氣,由於天然氣的雜質較少,其能產生較佳的玻璃製品,因此即使燃氣商加氣價,他們亦只能「硬食」所有增幅。
事實上,所有玻璃生產商所面對的成本都是一樣,這根本不能改變玻璃生產商之間的相對競爭力。在市場汰弱留強之下,對燃氣商最大的經營風險在於較弱勢的工商用戶,最終可能抵受不住成本上升的壓力,結果要關門大吉,而這當然會影響燃氣商的收益。但是,弱勢對手停產後,訂單最終是去了較強勢的經營商之中(例如信義)。
本欄不厭其煩地指出投資城市燃氣商的好處,是想向大家說明,盈利能見度是投資最重要的考慮。只是,由於這批股份過去幾年都錄得很可觀的股價升幅,因此估值已上調至較高的水平,任何盈利增長放緩,都可能令小部份對這個行業沒有足夠認識或耐性持有的股東沽貨離場。』刊於7月25日
及至7月最後一週,有消息傳出,指中石油內部下發通知,集團供應的液化天然氣(LNG)工廠原料氣價,將執行各地增量氣最高門站價格,先由中石油內部企業執行。不過目前大多數液化天然氣生產企業仍未收到調價通知。 報導指中石油內部其中一間液化天然氣加工廠的負責人表示,如果中石油執行調價方案,其工廠獲得的原料氣價將由目前的1.2元(人民幣,下同)一立方米,增至2.48元一立方米,增幅達一倍。
由於加價幅度頗大,林少陽在Q&A中回覆的指,『這應該對主力經營LNG 加工儲運、天然氣分銷及加氣站的昆侖能源(135)最不利,連帶安瑞科(3899)都可能受到影響。至於其他燃氣商,由於加氣站佔比有限,影響並不顯著。』林氏向來對昆侖能源有保留,主要是基於對油價及其油井的有效年期沒法掌握,現在LNG加氣站業務再受加擊,恐怕市場在短期之內都不會對其引起興趣。
另外,由於中油燃氣(603)早前持有昆崙能源,林少陽認為,若續持有,上半年或要作浮虧減值,中期業績未必會令人驚喜,只是最近股價弱勢,未知是否已作事先反映。因此他建議仍有意買入者,不妨待業績後,細看業績內容才出手未遲。
除此之外,林少陽指出,對於燃氣股板塊的綜合評論為:『儘管長線看法沒有改變,但市場口味在變,加上盈利增長即使較不受經濟周期影響,亦不會完全是零,而LNG亦應該有若干負面影響。畢竟過去一年多這個行業股價已升了一倍,而期內很多藍籌及大型H股是跌的,加上業績期將近,投資者將繼續套利,並等業績後再作判斷。
更重要的是,感覺上是整個市場氣氛都欠佳,弱勢的股份完成最近一浪反彈後再次轉弱,而強勢的股份開始遇到沽售壓力,看來是大市欠缺資金流入,甚至有資金持續流出所致。不過,整個板塊在現價未必值得沽貨,但現在看來亦沒有必要急於增持,不如待公布中期業績後,看看市場反應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