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好淡大決戰 RaymondJook祝振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6402970101fx1e.html
iMoney原文(簡體版),01-08-2013。

最近有兩隻被拋空狙擊的股票很值得作投資案例分析,分別是年初筆者多次提及於美國上市的個人護理及纖體產品傳銷公司康寶萊(Herbalife,HLF)與及剛被香港證監會要求被清盤的中國金屬再生資源(00773)。前者今年勁升98.9%,後者極大可能由今年1月25日停牌前的9.43港元變為零。

拋空風險絕不對稱
HLF去年12月受William Ackman的對沖基金Pershing Square Capital Management公開質疑其層壓式運作及沽空了10億美元,四天內下瀉達38.7%(如今已由低位反彈151.3%),中金再生因沽空硏究機構GlaucusResearch撰寫報告,指其誇大財務數據,導致停牌至今。假若中金股票最後變成廢紙,相信是港股史上,第一宗因硏究報告被弄至被清盤的上市公司。

筆者也曾持有HLF長倉,扮演擠空者的角式,但於其今年首季業績公佈不久後,股價回升至被狙擊前的水平,便已銷定利潤。HLF過去一個月股價上升達44.9%,皆因其第二季業績亮麗,超越市場期望,加上CNBC引述索羅斯(GeorgeSoros)已購入並成為其三大持股之一,受消息刺激,股價於七月底一天內上升8.99%至65.5美元。

紅色警號
以上例子顯示拋空的凶險:看錯又死不認輸只蝕隨時引致無限量虧損;看對了及全賺的可能性則少之又少,因為公司最後破產或被清盤的概率非常低。WilliamAckman對CNBC聲稱他一股HLF淡倉也沒有平過。雖然筆者非常欣賞他的執著及沽空前的深入硏究,但拋空本身是不對稱的風險,打持久戰絕對沒有優勢。筆者比較HLF及中金兩個案的最大分別為:

1)HLF已經有33年的經營歷史,其品牌在美國家傳戶曉,碧咸(DavidBeckham)曾效力的洛杉磯銀河足球隊球衣也是由HLF贊助,現任代言人包括皇家馬德里的C朗拿度(CristianoRonaldo),很多市民都曾經購買過其產品。雖然過往也受過各種投訴,但監管部門聯邦貿易局(Federal TradeCommission,FTC)多年一直沒有起訴過HLF,證明其運作模式經得起考驗。相對中金上市只有三年多,且於2009年6月金融海嘯後才上巿,所以還未真正經歷過經濟週期低潮的考驗。

2)HLF的產品為消費品,容易被明白。投資者做調硏只須向行銷者及消費者查詢便可略知一二,因產品口牌很難騙人。相對中金的廢料來源及銷售,一般投資者根本沒有渠道去查證。

3)HLF長期現金流強勁,派息穩定兼回購股票。中金浄負責率高達116%,營運現金流從上市以來都是負數,而且在急速惡化。

4)用常理分析,中金的銷售增長及金額似乎高得並不合理。處理垃圾真的是那麼賺錢嗎?多年前有一家在星加坡上市做循環回收電子廢料名為Citiraya IndustriesLimited(全亞冠)的中國公司及基金寵兒,便因為貪污舞弊於2005年1月被停牌及賣盤重組。做廢紙回收的福和集團(00923)也因會計有問題於2011年11月開始被停牌。所以筆者對相關行業一直存有戒心。

5)中金大股東及主席秦志威於今年1月停牌前曾公佈將手持三成權益賣給中國節能套現35億港元。大股東大幅度減持股份或高管辭職,肯定都非利好訊號。

6) 大量熟悉HLF及具備實力的價值投資對沖基金經理(如Carl Icahn, Daniel Loab, RobertChapman, George Soros等)高調建立長倉,公開和Ackman對著干,促使HLF極速反彈。

7) 最終關鍵是Ackman敦促FTC對HLF作出調查但失敗,而證監會則引用罕有法例對中金清盤。

HLF的個案顯示美國巿場的深度及有效率。只要確認基本因素足夠,價值投資必定發揮效用。中金事件則再度引發市場對民企造假帳的疑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7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