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整理有關競爭的問題。實際上,競爭的問題既可以從上下游的角度來看,也可以從產業內部的競爭關係來看。
在正泰的下游,分銷商的利潤來源為兩部分:產品的銷售溢價和從供應商獲得的銷售折扣。根據眾業達的年報,這兩個部分加起來在7%~10%之間。不知道這塊利益蛋糕在正泰和經銷商之間如何分配?另外,生產成套產品和系統集成的毛利率也有18%,這一塊應該是正泰可以涉及的領域。
在正泰的上游,電器檢測公司也佔據了一定的利潤空間,如電科院。在低壓領域內,目前主要為強制性的檢測,也就是電器產品所要達到的3C標準。正泰想佔據這塊利潤的可能性不大,不僅僅是技術原因,檢測機構也需保持其獨立性。
產業內部的競爭關係如何呢?收集了正泰主要競爭對手的投資、收購情況。施耐德在2010年併購了阿海琺的配電業務,2011年併購了生產中壓變頻器的利德華福,但西門子和ABB則沒有什麼動靜。從這些仍看不出行業的發展趨勢。另一個衡量競爭的角度是比較經銷商網絡,比如經銷商的數量,但是由於各個經銷商的效率不同,簡單的數量並不能說明問題。另一個方面是產品的質量,同樣,從質量技術監督局的數據來看,都沒有劣質產品,因此,也沒什麼差別。今天需要繼續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