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人命十二萬起 hiking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kl424/article?mid=2252朋友的製衣廠在珠三角開廠已經二十年,近期同樣出現招工不足的問題,幸而他的廠在十年前已把 部份生產線搬往南亞窮國,現時逐步增加當地產能,以彌補珠三角廠房之不足。近期出現一件事件,令其對內地的信心大失,一名民工患上肺癆,在非辦公時間死 去,地方政府要求廠方賠償十多萬,朋友翻查勞動法,只需賠償二萬餘元,便向地方政府追問,換來難以想像的答案。地方政府認為十多萬對廠方只是少數目,因此 要求廠房賠償,朋友以此推算,廠內二千餘名員工集體自殺的話,廠方便要賠償超過三億。
另一個在惠州的客戶,廠房位於小鎮內,農曆年前有村民撞死一名民工,交警努力追查之下,找出駕駛者及民工家人,期後的進展也是出乎預期,非香港人能 夠想像。駕駛者與民工家人在討價還價之後,駕駛者賠償十二萬元,然後逍遙法外,無需負上法律責任。據說,賠償額會與駕駛者家境掛鈎,有錢人需要賠超過二十 萬,相反,若果無錢賠,便需要入獄。
中資股給股民帶來無限希望,但中國的制度仍欠妥善,以上這件近期發生的「真人真事」,賠償額有劫富濟貧的味道,充滿社會主義色彩,收買民工人命由十 萬餘元起。人命及責任標上價格,換個角度看,極具資本主義色彩,也許這就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在這種制度下,企業家會把種種支出列入成本,當作另類 稅項,換句話說,隨著「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近期變化,企業家的經營情況不復當年。以中國作低成本生產基地的時代已過去,企業家轉營高增值產品談何容易, 自創品牌及開拓內地市場更非中小型企業能夠負擔,未來中小企趨勢會跟朋友相同,離開中國,奔向政治局勢較穩定的南亞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