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eTag上路前輕忽 上路後放縱 只剩政府同情遠通電收?

2014-01-20  TCW
 
 

 

撰文‧賴若函

重複扣款、個資外洩、App及官網被駭、客服專線不通、開平面道路也被扣款……,二○一三年十二月二十日國道計程收費上路至今,遠通電收eTag (e通標籤)幾乎每天都爆發問題,導致民怨四起,十天就有上萬人退租。

面對眾怒,遠通電收老闆、遠東集團總裁徐旭東一四年一月十三日卻以「不要只是看比例很小的錯誤」說法,要大家「同情他」。這句話,對比於遠通每年從交通部國道高速公路局拿到二十億元委辦費用,恐怕只會讓乖乖買單的納稅人更加難以接受。

一個重要的國家基礎建設漏洞百出,交通部部長葉匡時至今卻未對遠通祭出任何實質處罰,僅以不排除年底解約的模糊說法搪塞,讓人對政府是否善盡監督職責,充滿懷疑。

政府角色弱化,從日前國父紀念館男廁小便斗壞了半年未修一事可看出,媒體披露後,行政院長江宜樺「震怒」,並要求嚴懲相關失職人員。國父紀念館雖火速修復,但相關人員僅記申誡了事,而江揆則被質疑「看小不看大」,遠通eTag頻出包被罵翻天,卻看不到江揆的怒氣。

草草驗收放行過關

「我們國家什麼都喜歡BOT(政府規畫工程交由民間投資興建,經營一段時間後,再轉移由政府經營),號稱小而美的政府,既不小也不美。所有公共建設出去的案子,就像被廠商綁架一樣!」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劉靜怡直言。

政府對基礎工程的輕忽、草率,也有例可證。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執行長胡貽圓表示,去年十月在「國際綠色智慧交通論壇」中,高公局主管介紹計程收費機制,當時她覺得國道計程收費方法複雜,系統的程式演算方法交代不清楚,擔心上路後,會有資安上的風險,怕被駭客攻擊。但是當她會後提醒這位高公局高階官員時,對方卻不當一回事,僅說:「好的,那有機會再請教您。」收下胡貽圓的名片,之後也無消息。

胡貽圓認為,電子收費的技術並不困難,但是各財務、工程、設計系統等平台,是否有充分溝通、做到確實相容,卻非常重要;從這陣子的亂象,她看不出來遠通電收有做到。

「所有系統出錯都是無法避免的,但前提是上路前,要降低出錯率到一定程度。」劉靜怡懷疑,遠通整個稽核管理機制都有問題,因為基礎建設最基本的動作,就是事前模擬要做好,遠通出了這麼多包,還把責任推給「宿命」,相當荒唐。因平常高速公路的流量、尖峰時段數值、駕駛車道喜好,高公局絕對都有完整數據。她無法理解的是,這些事後發生的問題,難道交通部事前驗收,都沒有發現與要求改善嗎?

依據立委管碧玲取得的○六年定案的「民間參與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建置及營運」案招商文件資料,其中第九章規定,得標廠商在「測試計畫中應考慮模擬各項變數」,包括多車道的自動車輛分類、辨識交易、影像執法等測試,都必須通過實測,不然就喪失最優申請人資格。

實測方式,是在國道指定路段上,裝設電子收費系統運作十五天,結果報告送交甄審委員會查核。若當時遠通合格過關、取得標案,那麼近來怎還會發生一連串的重複扣款、定位辨識不清,甚至是車輛未行駛在國道上也被扣款等缺失,不禁讓人懷疑報告的真實性。

政府弱化下,遠通電收更加肆無忌憚,一四年一月十三日徐旭東受訪時竟說:「你喜歡退(eTag)就退,但是退了,請問你怎麼上路?」此話一出,外界譁然。遠通電收誤導民眾「沒有eTag就無法上國道」的做法,從未間斷,但政府卻未積極矯正、提供國道駕駛者正確資訊。

未及時依約處罰

eTag頻頻出包,屢見交通部與遠通在媒體放話,卻沒有足夠公開資訊,讓人民判斷對錯與究責。劉靜怡認為,應直接照合約檢視,各階段雙方的權利義務要履行到多少?系統的效能應達到多少?如果違約,就罰款或解約。

如今,遠通已然違反招商計畫相關規範第二十二章「工程品管重大違失」中的「經認定有損害收費正確、交通安全或服務品質者」,交通部理當以書面通知限期改善,若遠通逾期未改善或改善無效,可處違約金,若限期未改善,每天可罰五十萬元,嚴重者甚至可解約。

然而,政府有出手開罰遠通嗎?完全沒有!

針對上路後的亂象處置,高公局回應,一月十三日開始派員查看遠通電收的後端處理系統,抽查eTag的儲值流程,並且做帳務查核;如發現疏失,會要求遠通限期改善,否則依合約處罰,目前查看結果尚未出爐。

不過,eTag一三年底就發生大量收費異常、辨識錯誤等狀況,高公局卻拖到三周之後,民怨難息之時,才派人去檢查遠通的後端處理系統,至今也未說明其溢扣的「加倍奉還」補償機制,到底是遠通、還是高公局買單。

放眼過往至今,遠通電收屢次違約,罰金累計高達四億元,但高公局也曾兩次判免罰;一四年元旦當天新版App當機,卻遲至一月八日才說明是駭客攻擊,「中間查了七天都沒有結果,這太誇張了。」劉靜怡忿忿地說。

對於遠通電收,政府在eTag上路之前草率放行過關,對於上路之後的種種亂象與錯誤,又用輕漫的態度未能及時依約處理;政府的消極無為,不僅讓重大建設一再上演荒謬亂象,也進一步的弱化了國家競爭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074

場外配資黑洞:被放縱的野蠻生長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4620.html

場外配資黑洞:被放縱的野蠻生長

一財網 艾經緯 2015-07-13 16:55:00

天下武功,無堅不破。

當投資遇到杠桿,單邊上漲,盈利加速,單邊下跌,則虧損亦快,乃至爆倉。2015年6月15日~7月8日,A股市場的參與者在短暫卻又漫長的68個交易小時中,見證了去杠桿螺旋中的多殺多慘況。

筆者在7月6日發表於《第一財經日報》的《中國中車:神車變靈車,壓垮A股系統的最後一粒沙子》一文中分析,從市場微觀演化複盤,6月9日中國中車在重組複牌次日從漲停到跌停開啟了其股價下跌之旅,同時也無意中成為A股殺杠桿的第一張骨牌。

第一張骨牌的威力在於中國中車的龍頭地位,更在於觸發了隱含於A股系統中的杠桿鏈條,前者更具象征意義,後者則是致命的。

更致命的在於,杠桿資金中的正規軍券商兩融數據變動每日可以監控,但場外配資規模到目前依然是個黑洞,無從精確統計,從一開始就被放縱野蠻生長。

圖:場內場外配資結構圖資料來源:華泰證券

場外配資規模黑洞

百度一下“配資”,出來490萬條結果,在前10頁除了少數幾條相關新聞,其余都是經過百度認證的推廣廣告。

在這場A股系統性崩潰過程中,場外配資被指責為罪魁禍首,皆因其在過去的數月里野蠻生長。

近年來,互聯網金融風靡中國大地,熱到匪夷所思的一個地步就是,2015年5月多倫股份公告稱更名為匹凸匹,一口氣引來兩個漲停板。其實很多公司不過是打著創新的旗號,利用新興的互聯網技術手段規避監管而已,諸多高利貸公司搖身一變P2P公司。

場外配資很多也是這些本質上放高利貸的公司在做,有資料顯示,早在1996年,福建泉州一帶就開始出現借貸炒股,算是“配資”炒股的雛形,到2005年配資在杭州開始公司化運作,2010年,在溫州呈現規模化發展。

其實配資在證券交易中泛濫之前,2011年期貨配資業務就曾瘋狂席卷市場,導致2011年7月證監會發布《關於防範期貨配資業務風險的通知》,明確禁止了期貨配資。

另據申萬調研,從2012年底開始,配資業務開始盛行,當時量還比較小,江浙一帶比較多。申萬2015年3月草根調研顯示,溫州大約有800億,約占全國一半(這為市場大跌期間溫州配資公司強平配資客戶同時做空股指期貨的傳聞埋下了伏筆)。

2014~2015年配資業務走向全面爆發,並且出現了新形式,如傘形配資和影子配資。P2P平臺配資是影子配資的典型,商業模式簡單,資金來源和投向、倉位都沒有限制,資金在配資方的賬戶管轄之下,設定一定的預警線和強平線即可。

場外配資規模究竟有多少?鑒於渠道的多樣性以及灰色地帶的存在,場外配資數據屬於黑洞,2015年6月~7月,有三家券商進行了場外配資規模的測算。

申萬宏源證券測算,整個場外配資市場規模約為1.7萬億~2萬億;華泰證券草根調研後測算,前期配資規模峰值預計在1.2萬億~1.5萬億;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估算,場外融資盤大致有2萬億。

規模是黑洞,入場時間上也只能大概估算。但有一點可以肯定,A股的上漲速度與場外配資的進場規模是成正反饋的。

時間點上估算,場外配資集中在2015年3~5月,增量資金約為1.2萬億。因為2015年初調研的情況顯示當時的場外配資存量約為5000億~6000億,3月以來銀證轉賬開始大量湧入,每周增加量約為1200億~1300億元。

此外,從4月起,券商可供融資開始短缺,中小券商融資根本無余額,就連華泰證券這些的大券商也需要不斷地刷新軟件才能融入資金,這使得對場外配資的需求大增。此外,5月底場外配資檢查開始趨於嚴格,這也就限定了場外配資集中入場時間。

低估的殺傷力,遲到的公開

配資加杠桿作為一種投資工具,本身是中性的,但問題在於場外配資將杠桿借給了那些風險承受能力低,又很少有杠桿交易經驗的人。這些配資客上漲之時近乎無腦買入,下跌之時只能任憑被強平,同時還不自覺地充當了連環引爆上的一環。

6月26日,上證指數低開128點,當日大跌335點,跌幅為7.4%,超過1000只股票跌停。上市才兩天的國泰君安在第2個漲停板被打開,一般新股上市皆有10個左右的漲停板,由此可見市場的流動性之差。

就是從當日起,少數人忽然開始意識到這次大跌的不同尋常,並非牛回頭,而可能是場外配資在連環爆。但即便這樣,專業機構也低估了連環爆的威力,當然更有可能是場外配資的黑洞超出上述的估算。

6月28日,周日,申萬宏源證券召集了一個電話會議,估算兩融及場外配資,得出的結論是清理進入尾聲,向下空間已被封殺。而從6月29日~7月8日市場持續大跌來看,這個結論顯得太樂觀了。

6月29日,市場依舊大跌,面對越來越多的傳聞與恐懼,證監會6月29日中午披露,滬深兩市近兩個交易日通過HOMS系統強制平倉金額不超過40億元,當天上午強制平倉規模約22億元。當晚,證監會發言人又稱,場外HOMS接口配資4400億元,平均杠桿3倍,子戶數從5月24日37萬戶降至6月29日的18萬戶。

但市場情緒反而更為焦慮了,一是只強平了幾十億元,意味著還有上萬億元的場外配資要被觸發強平;二是4400億元的規模遠低於市場預期,早在2015年2月就有傳聞HOMS系統托管的資產規模近萬億,市場在恐懼之下選擇了不相信。

6月30日午間,中國證券業協會稱,場外配資活動主要通過恒生公司HOMS系統、上海銘創和同花順系統接入證券公司進行。三個系統接入的客戶資產規模合計近5000億元,其中HOMS系統約4400億元,上海銘創約360億元,同花順約60億元。以恒生公司HOMS系統為例,近兩周以來強制平倉金額合計約150億元,占市場交易量的比例很小。

割不斷的HOMS系統

3月以來,監管層對於場外配資三令五申,但屢禁不止,蓋因券商作為利益攸關者,一直舍不得割斷HOMS系統等場外配資交易接口,因為可以收取較高的傭金費用。

HOMS系統是上市公司恒生電子開發出來的一種投資工具,可以將證券賬戶下的資金進行分倉管理,獨立進行交易和結算,用戶在網上進行賬戶托管。

一段被廣為引用的文字是這樣詮釋HOMS系統的,“分倉單元實現了基金管理人在同一證券賬戶下進行二級子賬戶的開立、交易、清算的功能,其本質是打破了券商和中登公司對證券投資賬戶開戶權限的壟斷權限。更為重要的是,這個賬戶是‘閱後即焚’,不會在金融機構系統中留下一點痕跡,一個交易權限的開通僅僅需要配資公司在HOMS系統中做一個簡單的操作,交易達成目的後,悄無聲息地離開,而他所待過的房間將立刻焚毀(資金清算、賬號註銷)”。

中國證券業協會應該是最早註意到場外配資的風險的機構,2015年3月中旬,該機構向各家券商下發修訂後的《證券公司網上證券信息系統技術指引》,該指引文件第五十四條明確指出,“證券公司不得向第三方運營的客戶端提供網上證券服務端與證券交易相關的接口。證券交易指令必須在證券公司自主控制的系統內全程處理。”

4月16日,該機構又召開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情況通報會。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出席會議,並對證券公司開展融資融券業務提出了七項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參與場外股票配資、傘形信托等活動,不得為場外股票配資、傘形信托提供數據端口等服務或便利。

現在回頭看,一定很遺憾,如果當時證券行業嚴格遵循著七項要求,A股此次大跌應該可以被避免。但實際上,直到5月25日,多家券商對媒體表示還處在自查自糾階段。

作為利益攸關者,券商對此的態度自然是曖昧且觀望的。4月17日證監會周五例行發布會上通報了上述的七項要求,引起新華富時A50股指期貨大跳水,鑒於“1·19”大跌,監管層破天荒地在周六(4月18日)緊急澄清:融券業務新政並非打壓股市,市場不宜過分解讀。也許是為了進一步緩解市場恐慌,4月19日晚央行在年內第二次宣布降準。

就這樣在監管層提前打轉向時,利益攸關者持觀望態度時,場外配資的風險越積越大。隨著市場突破5000點,也許監管層出於風險擔憂,進一步官方話語式警示場外配資風險。尤其是在一則沸沸揚揚的長沙股民押註中國中車被強平後跳樓自殺的傳聞後。

6月12日,證監會新聞發布會上要求各證券公司不得通過網上證券交易接口為任何機構和個人開展場外配資活動、非法證券業務提供便利。6月13日,證監會官方微博再次發布《關於加強證券公司信息系統外部接入管理的通知》。自此,導火索被拉開了。

大跌已經發生,負有間接主體責任的證券行業利益卻並未受損。相反,在緊鑼密鼓的救市中,證券業協會6月30日表示,從8月份開始,協會將接受證券公司外部接入信息系統評估認證申請。也就是說,之前數月想要關閉的場外配資接口現在不關了。是不是很無語?

不過在7月12日,先是國家網信辦發布通知,要求全面清理“配資炒股”等違法網絡宣傳廣告。當日晚間,證監會發布了《關於清理整頓違法從事證券業務活動的意見》,嚴禁借互聯網創新之名行違規之實。

場外配資是罪魁禍首,那麽如果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顯然A股系統的不穩定性也不應該回避,下回請看《A股驚魂之技術性複盤之三:不穩定的A股系統》。CFP圖

(作者微博:@艾經緯CBN)

編輯:黃宇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978

好不主席:奉旨放縱

1 : GS(14)@2012-03-31 17:55:1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204781
2 : GS(14)@2012-03-31 17:56:36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 ... 746753818544&type=3
Sportsoho 2月號 ─ 「其實我真係唔鍾意跑步 王利民」
3 : GS(14)@2012-03-31 18:00:23

我公司聘用成幾千人,呢方面我好清楚。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1203281576_C.pdf
人力資源及薪酬政策
於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合共約有172名輔助人員(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131 名)及95名以薪金為基礎的見習生(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80 名)。截至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僱員薪酬總額(包括董事酬金)約為60.4百萬港元(二零一零年:約49.7百萬港元(重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522

【馮仁昭四圍超】JW放縱食慾唔敢磅重

1 : GS(14)@2016-09-09 05:37:03

王灝兒(JW左)同衛詩(Jill)噚日到時代廣場為Coach推出新香水宣傳,JW演唱會後即休假旅行,大吃大喝,每日薯條、咖哩撈飯,之後仲會到韓國放縱,佢而家完全冇勇氣上磅,下月又話要收拾放假心情令狀態回勇。相反Jill仲好忍得口,只食蘋果、蔬菜減肥,成效大過家姐衛蘭,Jill呻:「本身好鍾意食嘢,減得好辛苦,會同家姐互相鼓勵,唔敢偷食,好餓就食梳打餅。」撰文:馮仁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909/197648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376

廣告經綸:放縱與克制之間

1 : GS(14)@2016-12-01 08:01:47

人是矛盾的,消費者的需求及選擇,中間充滿了感情與理智的鬥爭。無酒精啤酒、Coke Zero、電子煙、低糖月餅、鉛芯筆、甚至吹氣Mary的發明與存在,都是用以替代一些本來常規的東西。怕肥、要健康、不想醉駕、貪方便、冇手尾……一大堆理由,令到這些代替品有一定的擁躉。最初,他們的出現,大多數是由於消費者生活模式的轉變或非同類競爭對手的產品比自己優越。例如,第一個無酒精啤酒是日本的麒麟啤酒在2009年推出,名為Kirin Free,不說你可能不知道,在它之前市場上也有一些聲稱是無酒精啤酒,酒精含量大概在0.5%以下的極低程度。打着0.00%旗號的Kirin Free的出現,既可挽救由於政府嚴打醉駕之下的顧客流失問題,也是一項極之創新的產品研發,對於鞏固品牌型像、消費者的忠誠度及領導地位帶來很大的幫助。另外,「健怡」、「減肥」一聽就覺得比較針對女性市場,所以可口可樂在2005年推出Coke Zero,這隻「黑樂」以全黑色包裝,看落有型,飲落起碼味道更似「紅樂」,一定比之前的健怡可樂帶來高一點的市場佔有率,這個創新的產品也成功打動了更多較年輕的男性。當時在香港推出所用的廣告語也是標榜:「無糖、咁似可口可樂」兩個特點。近十年,香港人比從前更重視健康,各大月餅品牌紛紛推出低糖、甚至乎無糖月餅,給那些好想食,但又好有罪惡感唔敢食的消費者帶來了一個新的希望及藉口。實在太好了,終於有個不費吹灰之力的product solution(起碼吃完不用跑番一兩個小時的步去扣減那幾百個卡路里)!但講真,這些創新產品都是代替品。你以為消費者真的不知道傳統原味的雙王蓮蓉月餅就是最好味;啤酒飲完完全唔high,真不知飲來幹甚麼;飲「紅樂」那種「gur」法,邊有其他顏色的可樂可以輕易取替?說穿了,分,是分到的。廣告出現在這些放縱與克制、常規品及代替品的中間,扮演的角色就是要不斷用一些洗腦式的方法或嘗試建立一個鮮明獨有的型像去改變消費者心態、justify及拉近消費者對於兩者之間的距離,慢慢忘記了到底誰是最好的。文廸晞
mailto:[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01/198507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7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