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預測大市怎能賺錢? 取之有道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3/07/blog-post_15.html看完止凡之前的一篇文章提及不應靠預測大市而賺錢, 有朋友立即會問一個問題「不預測大市怎能賺錢?」。對的, 不預測大市, 又怎能賺錢呢? 買股前不是要預計股票會升嗎? 賣樓時不是覺得樓市已到高位嗎? 難道預期大市向下還入市嗎? 不是在預期大市向上時入市嗎?
太混亂了吧, 不靠預期, 怎能賺錢呢? 摸不著頭腦。當你覺得摸不著頭腦時, 證明還未能跳出普遍散戶的思維, 以這樣的思維在投資理財上成功, 相對較難。應該做的是去增加財務知識, 轉換另一個角度去想問題, 不要太著重預測大市這個方法。
預測, 認為市會升就入市, 認為市會跌就走人, 非常合理, 還有更好的方法嗎? 不如找尋在市升市跌亦能穩妥達成目標的方法。請大家留意, 不是說在短時間內穩賺的方法, 這樣的話沒有準確預測是不可能的, 所提出的是穩妥達成目標。
談論目標, 應該先說財務自由, 有關財務自由已經說過不少, 這篇不多說財務自由是什麼了。至於要達至這個目標, 財務知識很重要, 如果還是覺得財務知識很抽象的 blog友, 建議你花些時間多看有關書籍或網上影片。
在這裡不如草草舉個實質例子, 就是有關善用樓按。自住樓升值, 對財商不多的人來說, 可以操作的選擇不多, 例如大樓換細樓、細樓換大樓、賣樓租屋、或不做任何動作等。對本身已經有不少財商的人來說, 相對會有較多操作選擇, 加按套現, 等機會再買多層收租, 套現後賺息差製造現金流等。
對於沒多少財商人士的動作, 他們所做的都是依賴預測, 細樓換大樓可能是實際需要, 但大樓換細樓呢? 因為預期樓市會跌, 跌時有間細樓住亦不太入肉, 賣樓租屋的決定亦然。如果樓市不跌反而不停升值, 你會看到這群人的後果, 生活質素不斷被犠牲。最多人就是什麼也沒有做, 他們都會估計樓市不會大跌, 或根本不知道賣樓之後怎麼辦, 如果後市真的大跌, 他們就經歷樓價的賬面值大升大跌, 數字富貴但卻捉不住, 打回原形。預測後行動好像賭博行為, 看你預測準不準, 贏輸結果分明。
擁有財商人士的加按動作來說, 之後大市繼續升, 他們可以繼續加按再加按, 有選擇地利用自己的入息能力作槓桿投資。大市不升不跌的話, 只要利息仍然低迷, 利差仍然和味 (最近建行又給了我一個月薪有多的股息)。樓市之後大跌呢? 自住樓價亦會大跌, 但繼續安心居住, 因為從前的高樓價已經給你借了出來, 這個時候可以供你子彈入貨, 買多幾間樓放租。
這樣的操作, 要兼顧的要素真不少, 例如樓市供求、息口、樓市、股市、政府政策、資金的運用、投資項目的瞭解等, 有財商的會儘量立自己於不敗之地, 看著經濟情況把自己放到最有利的地方。明白了這個狀態, 你會慢慢明白李嘉誠先生為何總能在經濟低迷時擴展生意, 回頭看好像是他眼光獨到, 預測神準。其實是李生控制現金流了得, 總是立於不敗之地, 市升賺錢, 市跌則是更好投資機會, 市不升不跌時就是穩定的營運環境, 何須靠預測做人?
記得多年前有新聞報導, 某 forum有位資深投資者, 大手沽空石油, 由於當時他分析供求及研究走勢, 一直呼籲大家沽, 自己亦身體力行, 最後他只能在 forum留下遺言話自己看錯市就自殺了。原來當年美國突然出兵攻打伊拉克, 油價一夜之間狂飆, 他受不了破產及名譽受損, 走上絕路。這個世界總有突發事件, 預測 911、日本地震、戰爭、政府出招、國際炒家追擊、美國放水及收水、爆發流行病症等, 的確不是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