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买“悍马”者李炎隐身旭光资源 连环运作赴港IPO集资14.8亿港元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6-5/HTML_12B4KFAX2G1I.html


【核心提示:经过奋力挖掘,隐藏在幕后的买悍马者李炎及其铺排完善的系列资本运作浮出水面,由李炎控制的旭光资源与腾中重工的关系千丝万缕,旭光资源原来的机器设备采购商就是腾中重工的前身。】

自从宣布收购通用旗下悍马品牌之后,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下称“腾中重工”)就瞬间出现在聚光灯下。经过媒体的奋力挖掘,传说中背后的买“马”者李炎,及其铺排完善的系列资本运作,也开始浮出水面。

6月4日,全球第二大芒硝生产商旭光资源(00067.HK)在香港开始正式公开招股,集资最多14.78亿港元。细心的话,可以发现在旭光资源的 招股文件中,赫然写着:“索郎多吉(前称李炎),为本公司创办人兼主席、非执行董事兼控权股东,亦为 Nice Ace 唯一股东。”

索朗多吉?李炎?

旭光资源有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旭光资源主席索郎多吉与内地媒体提到的悍马背后的买方李炎,确实为同一个人。至于为什么要改名,以及何时改名,对方则表示不清楚。

除了改名,还有一堆疑团有待解答:旭光资源与处于新闻焦点的腾中重工是否有交集?外资投行在旭光资源上市过程中是否充当了推手? 腾中重工与旭光资源背后的控股集团——四川华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四川华通”),又有着怎样的资本运作路径?

曲折上市路

6月3日下午,旭光资源的首席执行官张大明等5名公司高管出现在香港的上市记者会上,传闻向来低调的李炎,却并没未露面自己公司的上市推介。

外资投行在收购悍马,以及旭光资源上市前的资本运作当中充当了怎样的推手?

有 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作为旭光资源此次在香港上市的保荐人之一的瑞信,去年曾经为旭光资源筹组银团贷款,其中瑞信借出1亿美元,并获得同等价值的认股证。 这次旭光资源在香港上市,在计划发行的5.77亿股当中,就有1.73亿股(约30%)为旧股,分别来自大股东兼主席索郎多吉、瑞信以及其它贷款者。

张 大明在记者会上说,股东对公司的发展有信心,索郎多吉仍然是公司单一最大股东。招股文件显示,上市之后,李炎将透过在Nice Ace的股权,拥有旭光资源经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的43.1%。资料显示,Nice Ace是2007年在维京群岛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由李炎全资拥有。

实际上,为了上市,早在2005年2月21日,一家名为Top Promise的投资控股公司就在香港注册成立,由旭光资源全资拥有的维京群岛附属公司 Rich Light 全资拥有。2007年4月,旭光资源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为获豁免有限责任公司,以便进行全球发售。旭光资源就透过 Top Promise,间接拥有旗下两家中国附属公司——川眉芒硝90.0%以及川眉特芒100.0%的权益。

其中,川眉芒硝以及川眉特芒更经历一系列的负责的重组以及股权转让。

川 眉芒硝的前身,是国有企业眉山芒硝。2001年6月,眉山芒硝厂转为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川眉芒硝。2004年8月,四川华拓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四川华拓”)以及邱慧英向信达、华融及眉山资产经营以公开投标方式收购川眉芒硝90.0%及10.0%股权。2005年3月,川眉芒硝90.0%股权由 Top Promise收购,其后转为中外合资企业。

李炎自四川华拓于2004年8月收购川眉芒硝控股权益以来,一直为川眉芒硝最终控权股东。目前四川华拓由四川华通拥有69.9%股权。

而在2007年6月,Top Promise 在四川省成立外商独资企业川眉特芒,注册资本为2905万美元,全部由 Top Promise 以现金注资。2007年8月,川眉特芒的注册资本增至5000万美元,总投资额增至9000万美元。

瑞信此前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旭光资源非常需要资金作为扩充。2008年,旭光的资本开支及收购活动共花费近9亿元,整体现金净流出7000万元,截至2008年底,其现金仅为80万元。所以其财务顾问瑞信,为旭光筹组一项银团贷款。

这次旭光资源在香港上市募集的资金,以招股价中间价2.14元计算,集资净额为7.01亿港元,当中65%用于偿还海外银行借贷,13.5%用于牧马矿区建设芒硝采矿及生产设备,13.5%用于收购额外采矿权,其余为一般营运资金。

三角关系

旭光资源与腾中重工的关系千丝万缕。

根 据招股文件,改名为索郎多吉的李炎,现年46岁,于2004年透过四川华拓间接投资川眉芒硝,于2004年完成四川电子科技大学管理科学及工程研究生课 程。而同龄的李旭东是旭光资源的执行董事,拥有电子科技大学的管理科学及工程硕士学位,于2004年7月被委任为川眉芒硝的副总经理兼董事,并于2007 年1月获委任为 Top Promise的技术总监。两人的履历印证了此前关于李炎与李旭东曾是同学并且关系很好的说法。

旭光资源的招股文件中显示,旭光资源原来的机器设备采购商就是四川腾中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即腾中重工的前身。但是因为旭光资源的执行董事李旭东同时控制着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属于关联人士,所以从2008年开始,旭光资源转用其他采购商。

6月4日,腾中重工的新闻发言人赵彤对本报记者表示,对于目前四川华通与腾中重工的关系以及控股比例,正在与公司方面商量,在合适的时候提供一个确切的答案。

不过,旭光资源、腾中重工,以及四川华通之间的关系,从此前已经公布的一些零星消息中,可见端倪。

成都市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的网站在2008年1月2日发布了一条消息,称“总投资达7.5亿元的四川华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部项目正式落户龙潭工业区,该项目在工业区占地100亩,建成后项目约定年销售产值将达100亿元人民币,税收将超过3亿元人民币。”

这 条消息又指出,“该项目的业主华通集团由李氏家族控股,主要股东为华尔街投资银行三大巨头美林、瑞银和摩根士丹利。该集团公司旗下产业分布广泛,主业突 出,重点发展四川得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分子新材料产业板块、四川川眉芒硝有限责任公司基础化工原料产业板块、四川腾中机械制造设备有限公司机械制造板块 ‘三大板块’,各板块均处于国内外行业领先水平。”

根据四川省工商局在线查询系统提供的“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注册材料,目前其法定代表人为陈实,注册资本3亿元。

事 实上,在早前的2008年1月7日,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便由李旭东变更为陈实。2008年1月31日,公司的股权也有变化,李旭东将 90%的股权转让给自然人钟胜男。同年7月14日,钟胜男对公司进行增资,腾中重工注册资本变更为1.41亿元,其持股增加为98.51%,宗瑞儒持股变 为1.49%。

此前有传言指出,摩根士丹利在本次悍马出售交易中饰演了“牵线”的角色,而且摩根士丹利曾经以其旗下资产管理公司发行债券的方式,帮助四川华拓融资2亿美元。不过,6月4日,摩根士丹利有关人员对本报记者表示,对于此事不予置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82

瓊天大酒樓的運作審計 Bittermelon 苦中作樂

http://bittermelon2009.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25.html

自己讀書的時候,大伙兒經常去「瓊天大酒樓」解決三餐溫飽,味道絕對不是原因,為的只是價錢夠平,而且不用走出校門去找吃,怱怱吃過飯後就可以打波去。

大家口中的瓊天大酒樓其實就是Canteen,取其諳音將「Can-teen」變成「瓊天」。瓊天最經典的出品莫過於「鼻涕飯」,濃濃的芡汁加上幾片肉,難吃程度可想而知,但讀書時沒有太多零用錢,能填飽肚子而且價錢實惠,對我們這些學生來說已是不錯的了。

在上一篇文章《
Auditor應到的地方-飯堂》中,提及到飯堂的運作是屬於「高風險」類別,做內審的應該要去看。不過,大前題是擁有大規範生產的,例如工廠才值得看,一個只有幾十人的辦公室的飯堂就不是這裡所講的範圍。

飯 堂運作屬於「高風險」,主要是出了事情後的影響甚大。試想一下,如果飯堂烹了些不潔的食物給員工享用,弄到部份員工身體不適,醫藥費及相關賠償雖然可能不 少,但最大問題是影響生產。生產出了問題,隨時連貨期也有影響,公司除了掉了訂單外,以後的生意也別指望了。所以,飯堂的運作必然會在我的審計計劃當中。 不過,將飯堂運作單獨立項成一個Audit Assignment的話就有點浪費資源,我慣常將飯堂歸入HR、Procurement或者
Administration的審計一併來做。

飯堂要如何審計,首先要看它是工廠自己營運還是外判給供應商來做。如果是前者,要看的東西就比較多,當中包括:

1)食材及消耗品的購買、檢查、儲存、過期管理等
2)飯堂人員管理,招聘、定期衛生及身體檢查等
3)飯堂牌照及相關衛生證明
4)廚餘的處理
5)飯堂衛生及安全的管理
6)廚房設備的購置和管理
7)消防及其設備的管理
8)飯菜的訂價(如果公司免費提供就不用看了)
9)飯堂收入的管理(如果公司免費提供就不用看了,但要看如何確保只是公司員工才可以用餐)

如果飯堂是外判的話,需要看的東西比自己營運的少一些,當中包括:

1)供應商的篩選及談價流程
2)飯堂承包合約的條款
3)供應商表現的監察(衛生、消防、安全)
4)飯菜的訂價(如果員工需要自付飯菜)
5)支付供應商的標準(如果公司免費提供飯菜,需要看如何計算菜價,例如按人頭計還是定額等)

另外,內審突擊查看及訪問員工意見也是應該要做的。

順 帶一提,在內審工作多年,審過的飯堂數目也不少。經驗告訴我,不論飯堂是自己營運還是外判,其監管都不容易。例如食材及消耗品的購買和存貨管理,價格差別 大而且物品種類又多又瑣碎,使用數量多少又無法有限監控,所以問題極多。有些公司為免麻煩,索性將飯堂外判。但外判涉及的利益巨大,無論是續約或挑選新的 供應商,各方勢力就會互相較勁,蔚為奇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65

资本运作的局限性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0ouuu.html



最近,有个企业家问我有没有办法把他控制的两个不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串起来,也就是,由其中一家来控制另一家。在香港这样自由的资本市场上,这是比较容易的事情。几个月即可完成。只要他把在其中一家公司的股份卖给另外一家即可。支付代价可以是现金,股票或者可转换债券。关联交易方面的有关事情只要小股东们和香港证监会批准就行。


我详细询问了他的意图。原来,他想"一鱼二吃"。怎么讲?他在较大的那家有实质业务的公司的股份已经被年复一年地发行新股而摊薄到了32%。如果他想继续控股的话,那么再摊薄的空间就不大了。于是,有人出招叫他把这家公司"装到"另外一家他所控制的较小的公司。当然,这样做的结果是,他在那家"母公司"的持股比例会很高,腾出空间让他继续发行新股,再摊薄几轮,把业务做大。未来,这两家公司可以各有业务重点,而老板可以继续保持对两家公司的控制。



同样的道理,很多公司在有了几个业务板块时(尽管总的规模可能还不大),喜欢把他们分拆成几个上市公司。这本来不是坏事。但问题在于他们的分拆方法不对。为了"一鱼二吃",他们总是用"母公司,女公司,孙女公司"的结构,而不是用平行的姊妹公司的分拆方法。


表面上看,"一鱼二吃"的做法很聪明,但实际上不聪明。最大的问题是,大小股东们都要为这种"母女"结构付出沉重的代价,这种代价因为隐蔽而被大家所忽略。不管"女公司"的估值水平如何,她的价值在"母公司"体内一定会有很大的折扣。这个折扣通常高达20-30%,但是中小股票,交投不活跃的股票以及形象不够亮丽的公司的股票会有更大的折扣。为什么?你想想,如果投资者可以随时买到你的那家实质公司(女公司)的股票,他为什么要绕弯路买你的"母公司"的股票呢?要买可以,必须有很大的折扣。这种折扣叫"持股公司折扣"(holding company discount)。


由于这种折扣,母公司尽管有空间发行新股圈钱,但是股价折让非常大,让所有股东蒙受巨大损失。实际上融资额也很有限。聪明的路子是反其道而行之,把这一层层的"持股公司折扣"去掉,让股票价值显现出来,恢复真正的融资功能。这个过程又叫"拆骨"。本人有幸在深圳控股当首席运营官差不多三年,做的基本上就是这件事。当时股价反应热烈,公司也乘机多次成功融资。


亚洲和欧洲很多的家族企业喜欢搭建"母-女-孙女-重孙女"的企业架构,图的是把家族控制权传给子子孙孙,他们牺牲的是快速增长和公司结构的精炼。他们的母公司和祖母公司基本上失去了融资功能,因为股价常年低于重置成本,或者低于净资产或者低于"拆骨"之后的价值总和。他们经常被新派的公司(业务单纯,股权架构明晰,经营理念上无包袱的公司)甩在后面。美国的公司大多属于新派公司。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拆骨"方面成功的例子包括深圳控股,越秀交通,中国海外和神州数码等等。大家可以参考。


资本运作有很多技术细节,但均属雕虫小技。律师,会计师和投行人士都会做,而真正的智慧和难点在于把企业的业务持续做好。我多年来观察到很多企业家把他们宝贵的时间用在"资本运作"上,实在可惜:一是杀鸡用牛刀,二是他们虽然不懂资本运作但又要亲历亲为。他们的笨拙让人觉得专业分工确实太重要了。


有些企业家过分看重资本运作,包括投资者关系(即宣传),殊不止股价的最终决定因素还是利润,特别是现金流。他们在次要的事情上花了很多时间,耽误了基本面,自己还蒙在鼓里。(本文纯粹个人观点,不代表作者的雇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61

大戶運作不外如是 黃國英

2002-3-13  AD




蘋果日報網上版設有回應一欄,與 讀者互動是十分重要,不過似乎不是太多人知道。最近有位讀者回應,指筆者不承認陰謀論,似有怕得罪大戶之嫌。首先多謝讀者撥冗賜教,其實筆者亦認同是有大 戶舞高弄低,但如果執迷於陰謀論,以此為本去建立投資理論,基本上會變成無甚章法可言。升市是大戶造好,跌市又是大戶造淡,大戶無處不在又無所不能,很難 歸納出一套理據去分析。而且又一定會輸心理,處處看扁自己,以為實力資訊不及大戶,如此自卑感作祟,如何可以贏錢?如果篤信陰謀論,還是離場較宜。

筆 者不知何解,會予人怕得罪大戶之感,實際上經常強調,所謂大戶之運作,也不外如是,神經質之處,比散戶好不了多少,預算案前地產股沽盤之盛,及其後買盤之 狠,又豈是散戶之力可為?低沽高買,怎會是散戶專利?以陰謀論去看是高手所為,要震盡天下好倉,換個角度看,又不過是一大群羊跟風而已。整件事如何解讀, 其實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吸取經驗幫助日後應戰。首先要做到的,是不亢不卑,股票市場中大衞打倒哥利亞根本是平常事。

第一太平值博

刻 下第一太平(142)正被大戶力洗,即市表現令人膽戰心驚,不過若非如此,是不會有如此低位,重要是自己衡量究竟是否物有所值。筆者認為應不怕逆市而行, 業績中的撥備是預期以內,唯一是Indofood可能再有一筆壞帳,不過對比公司的資產淨值,這筆壞帳比重極微,估計隨着區內環境好轉,經營狀況向好機會 較大,而壞帳再擴散機會應較少。現時對比資產淨值折讓逾4成,應有可博之道,低吸風險是比高追細,何況跟風炒賣也是左一巴右一巴,很有可能是在1.40元 看好,1.10元轉睇淡,倒不如走相反方向,勝算或者更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09

十幾年一直無老闆的Valve公司是如何運作的?

http://xueyuan.cyzone.cn/guanli-yunying/229152.html

Valve Corp.是美國華盛頓州貝爾維市(Bellevue)的一家遊戲開發商。和許多科技企業一樣,Valve公司也經常宣揚辦公環境的優越性,如高品質的濃縮咖啡,免費的按摩和洗衣服務等。

在Valve公司,只有一樣東西是不配備的:老闆。

Valve在網站上稱,公司自1996年成立以來就保持著「無老闆」狀態,也沒有經理和公司點名指定的項目。300名員工自己負責招聘同事,從事自認為值得投入的項目。公司十分強調辦公的移動性,連辦公桌都裝上輪子,可以很方便地滾動到選定的地方,形成一個工作區。

歡迎來到「無老闆」公司,這裡沒有上下級關係,收入由同事決定,工作時間由員工自己說了算。

那麼,工作是如何完成的呢?

特拉華州紐瓦克市(Newark)生產Gore-Tex運動面料和其他材料的戈爾公司(W.L. Gore)首席執行長泰瑞•凱莉(Terri Kelly)說,「起初,這種方式的效率不太高。」除她之外,公司的其他員工很少有頭銜。

凱莉說,「不過,一旦理順這種組織架構……工作的配合和執行都能流暢運行。」

近年來,許多公司一直在致力於將管理架構扁平化,壓縮可能造成溝通瓶頸和降低產能的管理中間層。有幾家公司更進一步,取消絕大多數的管理崗位,並表示這種組織架構的設計有利於激勵員工,讓他們工作起來更靈活,即使這意味著有些事情(如決策和招聘)花的時間會更長一些。

在Valve公司,沒有職位陞遷的說法,只有新項目的出現。為決定薪酬水平,員工給其他同事排名──不給自己打分──把票投給他們認為能夠創造最大價值的人。Valve公司謝絕說明員工收入是如何分配的。

每個員工都可以參與人員招聘的過程,並由團隊集體做出決策。解聘發生的情形相對較少,但流程是一樣的:由團隊共同決定是否將表現不好的成員解聘掉。

格萊格•庫默(Greg Coomer)是一名在Valve公司工作了16年的老員工,主要從事產品設計工作。他說每個項目一般都會出現一個沒有名分的項目經理;如果沒人站出來挑頭,那通常意味著這個項目不值得繼續做下去。

庫默說,當小組成員無法就是否保留某個產品達成共識,那麼就由市場來決定。「如果我們真的誰也說服不了誰──當然這種情況很少見──我們就把產品放到市場上,看看到底誰是對的。」

在一個無老闆的組織系統中,招聘主動性強的員工是關鍵所在。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在這種環境下工作。庫默說,大多數員工要花半年到一年的時間來適應,也有些人會離開公司,去更傳統一些的企業工作。

無老闆的公司也有一些弊端。由於缺乏傳統意義上的管理者,把表現欠佳的員工找出來會更困難。Valve有一本解釋公司經營理念和工作流程的員工手冊,上面明確寫著:用人不當「可能要花很長時間才能被發現」。

近期對扁平化組織價值所在的研究結果可謂好壞參半。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和德克薩斯A&M大學(TexasA&M University)的一項聯合研究發現,在工廠裡,自我管理的工人小組往往要比實施傳統上下級管理的小組表現更好,前提是小組成員的關係融洽。該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史蒂芬•考特萊特(Stephen Courtright)說,「組員自己承擔了絕大多數的管理職能,他們共同扮演了一個好經理的角色。」

然而,另一些研究發現,上下級管理有時能提高團隊的有效性,團隊中有一個清晰的管理者職位有助於提升團隊成員的工作效率。

多年來,通用電氣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一直在一些航空部件生產工廠推行無工頭或無場內經理的制度。這家製造業巨頭表示,通過這種制度,一些生產小批量部件的工廠能用較少的工人發揮出較大產能,每個工人都會從事好幾樣工作。

工廠只有一個領導,即廠長,負責制定生產任務,協助解決遇到的一些問題,但不直接干預日常的生產過程。工人小組的每個組員自主承擔各項職責,在每次換班前和換班後開會討論工作,解決出現的問題。

將近20年前,通用電氣公司的自我管理團隊首次在北卡羅來納州達勒姆市(Durham)的一家工廠出現,但過去五年來,這種形式已經擴散到通用電氣的其他很多工廠,包括GE航空集團(GE Aviation)的83個供應鏈工廠,員工數量達到26,000人。

如果沒有管理層級,職業陞遷可能會變得有些困難。然而,舊金山協同軟件開發公司GitHub的首席執行長克里斯•萬斯特拉斯(Chris Wanstrath)表示,很多員工覺得,沒有多層級的管理台階,自己的職業成長反而會更容易一些。GitHub有89名員工,其推出的產品致力於讓一個團隊攜手共同開發軟件,而且往往是在沒有管理者支持的情況下。萬斯特拉斯堅稱,自己在公司的頭銜也只是個掛名。

在GitHub,有幾個高管負責處理公司整體層面的問題以及對外溝通工作,但他們不對員工直接發號施令。每個項目的優先次序由團隊來決定,每個員工都能自主選擇想參與的項目以及所負責的職能。萬斯特拉斯說,「你有權把自己放在最能發揮作用的地方。」

30歲的提姆•克萊姆(Tim Clem)去年加入GitHub公司,從事後端編程工作。幹了幾個月後,他說服其他員工,認為公司需要為微軟Windows用戶開發一款產品。克萊姆作為發起人,聘請同事加入項目小組,並於近期推出了這款應用。

以前在大型科技企業和較小規模初創公司都工作過的克萊姆表示,這種無老闆的組織架構有時候會顯得有些雜亂,但「你能感到成員彼此之間的信任,以及自己當家作主的自由感,這種感覺讓你情不自禁地想去做更多的事情。」

自1958年創立伊始,戈爾公司就一直秉承「點陣式」(lattice)的管理結構,依靠團隊而非老闆及傳統的上下級管理鏈條來運營公司。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Malcolm Gladwell)在其2000年出版的《引爆流行》(The Tipping Point)一書中專門討論過戈爾公司的這種運營模式。

戈爾公司擁有10,000名員工,主要從事工程及製造工作。公司首席執行長凱莉說,團隊中的領頭人角色是根據員工「獲取他人尊重」的能力來決定的。即使不當領頭人,員工的價值依然得到認可,因為公司強調的是員工的「追隨品質」(followership)。

這並不是說員工應該像綿羊一樣任人驅使。馬里蘭州索爾茲伯裡市(Salisbury)索爾茲伯裡大學(Salisbury University)的管理學教授弗蘭克•西普爾(Frank Shipper)已經研究戈爾公司長達20多年,他說該公司的扁平化管理結構讓公司能夠持續創新,因為每個員工的新想法都能自由表達出來,不受職位或任職時間長短的限制。

戈爾的員工被稱為「夥伴」(associate),每個新員工都有一名導師,以協助他們在公司成長,幫他們理解公司的文化。吉姆•格里斯比(JimGrigsby)於13年前加入戈爾,之前在包括國防項目分包商在內的一些傳統企業工作過。他說開始時導師督促自己花幾天時間接觸同事,甚至給他列了一個名單。

一開始,格里斯比覺得有點彆扭。他承認自己迷惑過:「公司給我開工資,只是讓我來認識同事的嗎?」但過了幾個月,他說,「我明白了一件事,我需要這些同事的協助來共同完成一個項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92

「什麼值得買」運作揭秘:80%促銷來自爆料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7/10/229418.html

【電商樣本】時間是條長河。從1998年3月完成中國第一筆互聯網交易開始,電商企業風起云湧,生生滅滅,既有從1999年成立至今的噹噹網, 也有舉巨資高調進軍卻只上線3個月的品聚網。從7月起,新浪科技每週將精選一家有代表性的電商企業來做觀察。我們無意直言成功,卻願意或歸結其敗因,或梳理其模式,或報導其成長,以記錄當下電商樣本。

「什麼值得買」是一家促銷信息推薦網站。經過兩年的發展,這家網站在國內的流量排名已經躋身前600名,並培養出了一批忠誠度非常高的用戶。什麼值得買80%的促銷線索來自網友爆料,網站要做的就是從中辨別、篩選出折扣最勁的促銷推送給網友。這個過程中,中立地辨別、核實和撰寫推薦語都是一門技術——雖然什麼值得買還沒有將其完全制度化。而這個仍處於作坊式運作的創業網站,如今不得不面對技術、資金瓶頸,並開始思考網站的最終形態問題。

一條推薦如何產生

什麼值得買上的一條促銷信息,大致要經歷這些操作流程:線索-大致篩選-折扣幅度對比篩選-核實-撰寫推薦語-上首頁。上首頁後,編輯還需實時同步更新促銷狀態,例如如果該促銷結束,就需在推薦信息後註明「已漲價」或者「已結束等。

如今,什麼值得買每天經手的促銷線索近千條,其中80%來自網友爆料。這些爆料中,有的來自熱心用戶、有些是淘寶賣家或者品牌商假裝用戶投遞的,當然也有商家直接來找合作的。

網站創始人之一隋國棟說,後兩種情況一般會被他們在第一輪篩選中就過濾掉,尤其是第一種。而在鑑別淘寶賣家和品牌商上,什麼值得買的編輯已經總結了一些經驗。

聯合創始人劉超說,這兩種爆料者的語言組織方式會有明顯的特徵,「淘寶賣家一般說起爆料的產品來會用很多溢美之詞,讓你一看就覺得很好笑,很容易分辨。」

另外,有些用戶從始至終都只推薦一個商家,這種情況一般也都是商家。不過,什麼值得買也並非絕對封殺商家推薦,「如果有一些促銷確實幅度很大,我們偶爾也會採用。」

隋國棟和劉超的團隊每天甄別的主體還是熱心用戶推薦。在這一部分,他們首先需要大致鑑別這個線索是否靠譜。

由於用戶並非都購物經驗非常豐富,因此有時推薦的信息會有明顯的錯誤。比如,曾經有網友爆料說美國亞馬遜上的諾基亞Lumia 900只賣0.01美元。「一看就知道這不可能。」劉超說,「這種是合約機的價格,在美國亞馬遜上很常見,綁定了運營商,國內用戶是無法簽下合約的,而買裸機的價格需要449.99美元。」

在大致篩選後,編輯們開始在相對靠譜的線索中尋找優惠幅度最大的促銷。這個環節中,編輯必須根據經驗和比價手段來判斷某個折扣是否真的能讓用戶有利可得。

例如,很多電商會模仿實體店,在進行促銷前先抬價。也有電商雖然掛著大大的折扣促銷Banner,但真正的折扣幅度可能並不大。為了保證篩選的準確性,什麼值得買的編輯必須對商品價格比較敏感,也需要在某一購物領域有比價豐富的經驗。

經過兩輪篩選後,編輯手中剩下的就是折扣比價最大的那部分促銷信息。隨後,編輯需要去具體的網站核實這條信息是否真實。

如果一些折扣涉及複雜的幾重優惠,那麼編輯需要一步一步去操作核實,確保經過這些環節確實能拿到這些優惠。這種核實工作難免會拖延促銷信息公佈的時間。隋國棟說,真實性是保證用戶體驗的根本,他們不可能為了追求快而對這個環節有所放鬆,「我們只能儘量快。」

促銷信息被證實準確無誤後,編輯就要著手撰寫推薦語。

隋國棟說,什麼值得買推薦語一般都經過編輯整理加工,一般不照抄商家頁面信息。推薦語必須簡潔全面準確。另外,如果一條促銷或者產品存在明顯的問題,在推薦語中也需註明。推薦語完成後,這條信息會在首頁推送。在促銷結束後,編輯也需同步在推薦上註明結束。

什麼值得買目前首頁主區域一般放置約25條促銷,每天能更新2-3頁,也就是50條左右。

營收來源:CPS及廣告

目前,什麼值得買的團隊人數不到10人,隋國棟因此經常說公司是「作坊式運作」。網站剛剛實現收支平衡,收入來自兩部分:CPS(Cost Per Sales,按交易付費)收入和谷歌關鍵詞廣告。儘管網站目前也做優惠券業務,但隋國棟稱,這一部分並不向商家收費。

兩位創始人拒絕透露網站具體的營收數據,「還非常小。」

據介紹,什麼值得買加入了一些CPS推廣聯盟,如果他們推薦的商品有CPS合作,那麼編輯會在頁面中加入特定代碼,日後根據網站導過去的成交量來獲取佣金回報。隋國棟表示,目前網站的CPS業務完全是順帶著進行的業務,編輯不會因為某個產品有CPS收入就優先該產品。

儘管說是無心之舉,CPS收入仍舊成了什麼值得買的主要營收來源之一。無論什麼值得買是不是對這種模式有所顧慮,它必須解決如何規模化增加營收的問題。

隋國棟的團隊曾經想過,什麼值得買能不能成為另一個蘑菇街或者美麗說,但最終被否定了。因為什麼值得買推薦的信息全是可以量化的東西,商家商品的利潤被最大可能地壓縮,其能夠給予上游網站的匯報也必然是相對較小的。

「比如一些商家可能就不大喜歡我們,因為我們推薦的都是它利潤最低的東西。」隋國棟笑著說。他說,蘑菇街和美麗說不一樣,它們推薦的衣服、包包和首飾品類有款式、設計和品牌等非常多難以量化的東西,因而商家利潤空間會大很多,上游網站獲得的回饋自然也相應增加。

什麼值得買頁面右側是網站的廣告區域,目前能看到的都是谷歌提供的隨機廣告。不在頁面主區域放廣告是團隊公認的原則。

在營收問題上,隋國棟和劉超顯得有些謹小慎微。他們拒絕商家推薦、不做優惠券收費、只放谷歌廣告,這聽起來甚至有點「商業潔癖」。但是,在用戶和行業觀察者看來,每一條促銷信息都可能是廣告,他們如何讓人相信網站首頁宣稱的「中立」二字?

在劉超看來,這是個「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問題:如果網站長期將廣告內容當做高質量的促銷推送給用戶,用戶必將流失。也許這種因果之間存在一些可協調的空間,但對於初創期的什麼值得買來說,他們還不知道如何去把握這種妥協的尺度,所以寧可不做。

從個人網站到主業

隋國棟和劉超是什麼值得買的創始人,兩人一個生於1983,一個生於1986。

什麼值得買成立於2010年6月,前身是隋國棟的一個個人網站頁。隋國棟和劉超喜歡混跡於一些數碼論壇。在什麼值得買創立初期,他們的用戶幾乎 全部來自這些論壇並且「流量非常穩定」。去年的美國購物季,隨著國內媒體對「海淘」領域的關注,什麼值得買被頻頻提及。什麼值得買從原先的用戶小範圍內的口耳相傳漸漸進入更大眾的視野。

「其實我們原先的定位主要還是國內的折扣信息推薦,海淘只是為了調和內容的組成才做的。」隋國棟如此澄清什麼值得買的定位問題。

據介紹,什麼值得買首頁的推薦中,國外促銷信息的內容從未超過過50%。根據每個季度的不同,網站會調整首頁海內外內容的比例。例如,每年美國到了購物季,什麼值得買就會增加海淘內容。而今年京東商城6.18大促當天,網站的首頁幾乎全是京東的推薦。

為了激勵更多的用戶來爆料,隋國棟和劉超設計了一套積分體系。積分體系中,用戶可以得到積分、經驗和金幣三種獎勵。積分是參加抽獎活動、購買優惠券;經驗類似與QQ等級,是用戶資歷的象徵。金幣是整個積分體系的核心,只有投稿和爆料的用戶才能獲得。金幣可以換禮品。

積分體系推出一個月後,網站5萬的註冊用戶中已有擁有金幣的用戶大概有幾百人。

瓶頸:技術資金和最終形態

網站的人力和技術不足成了什麼值得買現階段的瓶頸。

從上述的推薦信息生成過程看,網站編輯的工作量巨大,而且很多涉及到主觀判斷無法用計算機代替。目前,什麼值得買的編輯體系並沒有完全制度化。 比如編輯去各大電商網站尋找促銷信息並不是規定性的,促銷信息實時更新也不是強制性的,這些環節都還處於「能做到什麼程度就做到什麼程度」的狀況。

技術方面,隋國棟和劉超都非學IT出身,從建站到如今,網站的技術問題幾乎全依賴自己摸索和朋友幫助。最近,什麼值得買在開發自己的App客戶端。

對於一些秒殺和閃購活動來說,App確實是更好的購買平台。但是由於沒有專業的App技術員工,他倆只能去尋求朋友支援。而這樣做出來的App存在UI粗糙、Bug不斷等各種問題。連隋國棟自己也不得不這樣寬慰自己:「先把它做出來,實現最基本的推送功能。」

「融資是不是能幫你們解決這些問題?」對於這個疑問,隋國棟陷入了較長時間的沉默。

他們認為網站還處於作坊式運作,也存在各種問題,這些讓他們沒有很大把握去和天投和風投博弈。而他們擔心的最根本的問題是,什麼值得買發展到未來的最終形態會是什麼?這個問題,連他們自己都沒有想清楚。

就像前面敘述的,隋國棟和劉超認為什麼值得買不可能成為另一個蘑菇街或者美麗說。在想清楚最終形態這個問題前,他們還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投資人的質疑。「我們不拒絕融資,能有風投進來更好,是我們快速發展的一個補充,但是我們的方向不能變。」隋國棟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06

「福利房」是怎樣建成的 集資房禁令並未禁止政府部門以市場運作方式分房

http://www.infzm.com/content/90238

十餘年來,廣西交通廳用三種模式為職工謀得了三套低價福利房。該廳210多名職工早在2000年就已經人手一套「房改房」,2004年,又以變相的低價福利購房方式,拿到通發園小區247套別墅;2008年,又幾乎人手一套市場化運作的「集資房」。

在廣西南寧這座城市的最東端,穿城而過的邕江之畔,矗立著兩百多幢別墅。門牌號為「蓉茉大道77號」的這片別墅群在導航上對應的是「通發園小區」,小區門口卻沒掛牌子。

2013年4月最後一週,一名房產經紀賣出了這裡的一套220平方米的雙拼別墅,價格是350萬元。而在2004年,第一任房主買下它時,只用了不到1/7的價錢——43萬元。

權且拿全市住房均價作一對比——2004年,南寧市房產局信息部發佈的均價是2621元/平方米;到2013年,南寧公佈的房價自控目標是7632元/平方米。算下來,9年來的均價變動近3倍。即使考慮到一些搶手樓盤往往漲幅會超過均價,也不難看出,「通發園小區」的增值速度遠超全市樓市。

買主和房產經紀都心照不宣的是,「通發園」巨大的差價源於這裡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廳的職工別墅。210餘名職工,247套別墅,幾乎是人手一套。其中面積最大、400平方米的獨棟別墅原價也不過是58萬元。

恆創地產中介公司的人對南方週末記者介紹說,買家往往看中的是通發園跟普通商品房一樣房產證、土地證齊全,不像常見的公務員房改房、集資房那樣過戶手續繁雜甚至不能過戶。

2013年4月,南方週末記者收到一份來自廣西交通廳系統內部人士的報料,聲稱「通發園別墅」就是一種變相的低價福利購房;而且,該廳職工早在2000年就已經人手一套「房改房」,此後的2008年,又幾乎人手一套市場化運作的「集資房」。十餘年來,廣西交通廳用三種模式為職工謀得了三套低價福利房。

其實早在2005年5月,《廣西經濟適用房管理暫行辦法》就明文禁止了已有房改房或集資房的職工再次參加集資建房;2006年8月,住建部等幾部委乾脆「一律停止審批黨政機關集資合作建房項目」。一而再再而三的禁令,並沒有阻擋多重福利分房在這個偏安一隅的自治區首府城市大行其道。

低價別墅群

合作開發在房地產業司空見慣,只是,這一次合作建成的商品別墅卻悉數低價賣給了共同上級主管單位的兩百餘名職工。

通發園別墅所在的「仙葫經濟開發區」,自南寧商品房市場啟動以來,就一直被房地產業界標記為別墅板塊。「很多別墅樓盤都在這個區域,好幾個至今仍在二手市場上火爆的別墅小區都是2004年前後開盤的。」一位當地的中介人員告訴南方週末記者,這是南寧最大的一家一二手聯動房地產經紀公司。

在南寧市2013版地圖上,仙葫窩在不太起眼的最東端,但卻契合了南寧近年來「一路向東」的新城擴張戰略,一半區域還毗鄰著風景秀美的南寧母親河邕江,板塊內最貴的「龍胤花園」別墅就是依江而建的。

與「龍胤花園」一牆之隔的,正是交通廳的職工別墅小區通發園。「2004年交通廳職工結伴去踩盤時,看到隔壁的龍胤花園幢幢過百萬元,回來後毫不猶豫就繳了第一期預交款。」一位交通廳職工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根據「通發園小區預交款計劃的通知」等文件,房款是在兩年間分9次繳齊的。

分配方案完全是公務員式的——按級別定大小,同級靠抽籤。110套、200平方米的雙拼別墅是科級和工勤職工的;一百餘名處級幹部能參與略大一點220平方米房的抽籤;剩下25套緊挨景觀帶、400平方米的獨棟別墅則留給了廳級。2004年8月,通發園正式開工,機關服務中心發文通知大家將第二筆預交款打給「交通廳機關修建隊」。

彼時,用來修建通發園的近200畝土地並非廣西交通廳的,而是屬於交通系統內的上市公司「五洲交通」(股票代碼:600368)。1998年「五洲交通」拿到地後,投資千萬元把生地做成了熟地,而後一直擱置到2003年才在年報中提及合作開發之意。

2005年2月,「五洲交通」披露了合作方——廣西交通房地產開發公司(以下簡稱交通地產)。前者出地,後者出錢;前者收回作價的土地款後,項目盈虧五五分擔。公告沒有忘記提示這是一場關聯交易——作為一家以「過路費」為主要贏利來源的上市公司,「五洲交通」當年的第一大股東「廣西高速公路管理局」,是直屬於廣西交通廳的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交通地產當年也還沒改制,是一家交通廳下屬的國有企業。

合作開發在房地產業司空見慣,只是,這一次合作建成的商品別墅卻悉數低價賣給了共同上級主管單位的兩百餘名職工。

最具戲劇性的是,2006年底,出地的五洲交通宣佈終止通發園小區項目。公告將通發園項目描述得頗為慘淡:該地塊地理位置較偏,即使在未來幾年內,該地區房地產項目的開發銷售形勢依然不容樂觀;項目未能按照合同規定的期限竣工,導致建設成本加大,給項目贏利帶來較大的風險。

「當時樣板房已經建好了,集資款交得差不多了。」上述交通廳職工覺得公告寫得讓人啼笑皆非。按照最便宜的41萬元/套計算,五洲交通退出之時,集資款應該已經到位至少8000萬元。

從賬面上看,「五洲交通」似乎沒有虧錢。通發園項目終止後,交通地產支付了兩千萬元的土地款,這是照著合作伊始每畝11萬元的評估價計算出來的。五洲交通聲稱可從該項目中獲利915萬元,年利潤率近10%。看起來,這筆贏利應該是用兩千多萬元的土地款減去一千多萬的土地平整費得到的,至於當年拿地時五洲交通花了多少錢,則無從得知。

2008年,通發園正式落成,並為每位參與購房的職工辦理了房產證和土地證。南方週末記者在南寧國土局隨意查詢了其中一套別墅的「土地登記卡」,2008年2月25日辦理分割土地證後的三天,這套別墅已經經過「買賣變更」更換了一次權利人,2010年5月再次「買賣變更」。

儘管不受產權限制、買賣交易尚算活躍,這片公務員別墅群落成5年後,人氣依然不旺。2013年4月21日,星期日,小區內的裝修工人明顯多過業主,八成別墅仍然保留著剛剛交房時的模樣,沒有裝修。

關於通發園別墅,廣西交通廳機關服務中心主任邱重堅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這是五洲交通和廣西交通地產公司開發的商品房,「也不只是我們交通廳的職工購買了,交通系統也有很多人買了這個小區的別墅」。

十年三套房

「現在這套手法聽起來有問題,查起來卻可能沒問題。」

「這真是一套巧妙的低價福利房操作手法。」廣西一位不願具名的律師說。他主要為房地產公司提供法律服務。

一家公司提供正常出讓的建設用地,一家公司提供商品房開發必需的建設資質,均是正當途徑。唯一可能存在法律或政策風險的就是「定向開發」這一點了。但事實上,直到2010年,住建部才明文禁止商品房在取得預售許可證之前變相收取預訂款,同時明文要求公佈全部房源和價格。

「如果交通廳當時用自己的土地申報建設集資房,而且是建幾百平方米的別墅,房改部門肯定不會批准。但現在這套手法聽起來有問題,查起來卻可能沒問題。」這名律師如此解釋。

彼時,廣西交通廳已經是人手一套房改房。科級118平方米,處級145平方米,廳級210平方米。其中,一棟按照1998年房改成本價860元/平方米計算,一棟按照1999年房改成本價1150元/平方米計算。這片位於新民路67號的交通廳宿舍,地處南寧老的城市中心區內,毗鄰南寧市人民公園,用的是交通廳大院內自己的劃撥土地。

住著第一套房改房、等著第二套別墅房建成的廣西交通廳職工們,很快又迎來了第三套「集資房」的消息。

2006年下半年,廣西交通廳開始著手在青秀區濱湖路66號大院裡再起兩棟高層。這裡依然是交通廳的地,其下屬公路局、港務局等事業單位在此辦公,職工房改房也建在了這個大院內。2006年大院內尚有1700平方米左右的空地,交通廳拿來給自己的兩百餘名職工運作「第三套房」。

第三套的地理位置當屬最佳,一牆之隔便是南寧最好的「濱湖路小學」,再往前走幾十米,還能依次看到南寧市政府、人民銀行南寧分行、新華社南寧分社。這樣的區位,集資購房價格只有1800元/平方米,甚至低於南寧當年的平均房價2900元/平方米。

2008年,第二套別墅商品房與第三套集資房接連完工交房。第三套的面積也不輸於通發園別墅,最小的戶型是四居室,180平方米。

不過第三套房沒有產權證,無法正常買賣。時至今日,該區域的一二手房價均已過萬。但是,儘管無法正常買賣,隔壁的濱湖路小學卻提供了龐大的租房市場——很多家長將小學生們送到在此租房經營的「午托」中心。

關於第三套「濱湖路66號」的房子,廣西交通廳機關服務中心主任邱重堅確認,這是用「市場運作方式」建設的職工住宅,可以辦理房產證,只是目前還在走程序過程中。「完全符合自治區政府的相關規定」。

「市場運作方式建房」

這兩種單位建房方式最大的區別就是,如果使用劃撥土地,市場運作方式建房需要補交40%以上的土地出讓金,集資房並不需要。「禁止二次參與集資房」政策並沒有廢止「市場運作方式建房」。

2005年5月,《廣西經濟適用房管理暫行辦法》業已明文禁止了已有房改房或集資房的職工再次參加集資建房,廣西交通廳的第三套房是2006年才開始建設的,為何還能面市?

南方週末記者前往南寧住房制度改革委員會辦公室諮詢,得到的答覆是,濱湖路66號大院內的交通廳職工房屬於「市場運作方式建房」,而非集資房。

這個專業名詞的出現,其實還比「禁止二次參與集資房」早一年。2004年4月,廣西壯族自治區出台了一個名為《市場運作方式建設住房暫行方法》相關文件,規定已有房改房的仍然可以繼續參加市場運作方式建房。

這兩種單位建房方式最大的區別就是,如果使用劃撥土地,市場運作方式建房需要補交40%以上的土地出讓金,集資房並不需要。所以市場運作方式建房的價格,理論上應該比同一區域的集資房貴,但比商品房便宜。

稍晚出現的「禁止二次參與集資房」政策並沒有讓「市場運作方式建房」即時廢止。2005年5月,房改辦的相關負責人還專門在《南國早報》上強調了兩個規定「並不衝突」、「與商品房相比,市場運作建房可以降低一部分成本,有利於改善職工住房條件」。

「2004年之後,南寧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企等多數開始採用市場運作方式建房,集資房因為受限和審批太多而越來越少。」前述不願意具名的律師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不排除一些單位掛羊頭賣狗肉,打著市場運作建房的旗號,實質上定的卻是類似於集資房的價格。」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的趙路興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類似做法在全國各地普遍存在,只是方式不盡相同、限制有寬有緊而已。「1998年中國停止福利分房之後,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利用自有土地做集資建房的口子一直沒有完全堵上。鑑於過去十多年保障房體系的缺失和商品房價格的暴漲,這個口子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但它的基本管理原則應該是等同於經濟適用房的。需要警惕這種口子越開越大、一人多套甚至還有別墅的現象蔓延」。

南寧的市場運作建房給衝破別墅用地的禁令留下了一個可能的空間。早在2003年,國土資源部便通知「停止別墅類用地的土地供應」,要求住宅用地容積率不能低於1.0,該禁令至今未松。

但在廣西林業廳以市場運作方式建設的職工小區「林業新村」內,南方週末記者卻看到了至少百餘套聯排或獨棟別墅。隨後查詢到的「林業新村」土地登記卡上,建築容積率赫然標註著「0.88」。而在這張土地登記卡上還寫著:只能用於建設職工住宅,不能用於商品房開發,不能轉讓。

「林業新村」自2006年開始建設,2010年完工。佔地面積多達三十餘萬平方米,分成四個區域,其中的二區全部為別墅。在林業新村每棟房子的外立面上,都嵌有一塊標明樓房建設單位、時間等信息的牌子,上書「建設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廳」。

「這裡是南寧最新的房地產熱門區域鳳嶺北,周邊地塊已經被各家房地產公司瓜分完畢,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之中。」提及此板塊,前述中介人士一臉憧憬。「如果能夠買賣,300平方米的雙拼別墅估計能賣450萬元左右。」

但據另外一位地產中介人士透露,「林業新村」目前還沒有房產證,別墅辦房產證的可能性不大。

2013年4月28日,南方週末記者前去南寧住房制度改革委員會辦公室諮詢,「市場運作建房能夠辦理房產證嗎?」一位工作人員回答:「可以。」

「交通廳的市場運作房有房產證嗎?」

「目前沒有,在辦理,但在今年之內也不會有。」

「為什麼?」

「不能告訴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346

稅貸加上靈活按揭之運作方案(答) Home Blogger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7966

先生收入不穩定,先假定收入為每月80k,讀者自己就43k吧。先計借貸力為$(80000+43000)/10000*50%*2.59=16mil
君傲灣尚欠(5.4-2.05)=3.35mil,Metro Town尚欠(4.2*50%-0.58)=1.52mil,此計算又設定讀者已知出租物業之加按吐現上限為估價之50%。如讀者看不懂上述方法,可多問及再多看其他homebloggerhk文章。

 

所以現已用借貸力為3.35+1.52mil=4.87mil,只估全數借貸力的1/4多些少,確為穩健。另外兩間樓之欠款與樓價比率低至62%或以下,即樓市大跌40%亦沒負資產問題。歸納有上方特徵之人仕不須再沽出樓房作套現。套現所得金錢相信讀者亦沒很大把握將其爭取高回報。惟有一點要留意是,將軍澳有不少屋范在過往幾年都跑輸中原城市指數,區內供應太多絕對構成影響。但考慮到小朋友之成長,及讀者「仲有子彈」在未來於別區置業,所以不用急於將現時兩件貨送走。

 

由於還款能力(即借貸力)是高的,可放手將兩間樓宇盡按,只要按出金錢不放在股票或其餘波動大之物,就當及後樓價跌下來亦不用太擔心,讀者是有錢可補回差價予銀行的。另外想請少講的私人貸款,如讀者是薪高糧準之輩不妨考慮借下稅貸,都是年息2%之下,有銀行會建議客人將手上按揭轉會靈活按揭計劃,借4.0mil可予2.0mil的高息活期存款額度,活期息高至該按揭所收的年息率,在現行新造按揭下亦即2.2-2.4%左右。然後再用糧單借出稅貸,借出金額為月薪2-10倍,那樣有人可用約1.7%年息套出40-50萬現金放在靈活戶口,收息達2.4%,學下人賺息差。當然除非你借到百幾萬,否則賺的錢不多。惟留意自年頭開始有些人用此角度希望一次過同客做兩次生意,特此一提。如講清楚當中無額外收費,是可以實行的。讀者當然唔關呢個方案事,不過趁此機會為市面上不同的財務技巧作說法,希望大家知多一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609

綦建虹買B&O財務運作篇

上星期想談談綦建虹的財務運作,今個星期就說說吧,在2012年,他好像真的很需要錢,為甚麼? 我們先看看資料。

2012年1月
,謝瑞麟(417)以1.5億向綦建虹購回謝瑞麟中國業務的19.54%股權,以盈利約1.41億元計算,估值約為5.44倍,相當超值。這部分業務早於1990年代已開始,當年他們合作從事中國內地珠寶貿易,後來因為謝瑞麟投資物業失利財困,欠下綦建虹的錢,最終作為重組一部分達成和解,公司最後也成功被救回也復牌,資金由鼎暉投資提供認購2.5億元的可換股債券支付同時間,耀萊國際向渣打銀行取得1億元資金作周轉用途。

2012年3月,耀萊(970)主席綦建虹曾經進行一單被關連交易,主要是收購綦建虹持有北京阿萊曼尼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90%股權,作價8,400萬,以70仙發行1.2億新股支付,但因為證監會對該交易設下限制,因上市公司認為達成機會不大,故在5月被終止。

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到他真的很需要錢,故不斷出售資產,但他為甚麼這樣需要錢? 可能和他收購外國品牌有關。

在2012年7月,他和B&O達成協議,以每股60.12丹麥克朗,認購6.12%已擴大的股權,估計作價為1.4億丹麥克朗,即約1.67億港元,目的是B&O要打開中國市場,需要別人幫忙,綦建虹這個人就發揮作用了。

雖然人已經有,但錢卻不齊。當時綦建虹當時出售業務予謝瑞麟的錢卻要分期支付,在資金周轉一時間較為困難之下,注入資產,換股新股,抵押資金,甚至借取款項以支付認購代價也是有所必要,關連交易也可能在這背景發生。但是後來因為取消了,資金來源斷了,相信他亦想到了其他的融資管道吧。直至認購完成後半年的在2013年1月,耀萊和綦建虹合作,合資5,000萬人民幣,兩者分別佔51%及49%股權,成立B&O合營公司,以打開中國市場,相信也是他資金安排的一部分吧。

所以或者可以看到,就算這些老闆口中說得多麼英明神武,但也都會為一塊錢發愁的,所以財技人也不愁沒發展的空間,只要公司真的辦實業的話,財技人也不愁沒發展的空間。

延伸閱讀
1. 珠寶大王謝瑞麟破產案柳暗花明
http://news.sina.com.cn/china/2000-07-26/111457.html

2.成龍至愛B&O 攻內地影音市場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383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186

管理實務(20):公司是以商業模式運作的 笨發

http://notcomment.com/wp/?p=15661

今天最廣傳的新聞,相信是商業電台DJ李慧玲小姐,在前行政總裁陳志雲先生退任之後翌日被解約。

坊間已有很多不同的討論,筆者就從管理角度去看這件事。

商業電台(Commercial Radio)起創目的是為了推銷收音機,名副其實的商業電台,是一間做生意的電台。其後內容維繞時事及娛樂,於八九十年代是高峰期,例如《十八樓C座》、《軟硬癲台》等節目。政論節目曾經將881帶到頂峰,可是隨著大班毓民封咪而消失,廣告及收聽都大跌。

其後多次發生大裁員,說明了一個商業機構,當內容質素下跌,管治水平插水(轉了幾手CEO),再加上其他媒體如電視、網台的競爭,步入黃昏是可預計之中,本身孭重飛的節目主持人,難道可以獨善其身?

一般商業機構,裁員炒人會被理解為例行工事,只是很普通的辦公室政治,但香港人對於傳媒業有很多期望,人事變動可以隨時上綱上線到政治層面,可是查小欣小姐被辭退,為甚麼又不是這樣理解?維基百科顯示被商台辭退的員工成張list咁長,車載斗量。

再從個人層面講,李小姐與管理層有很多意見分歧,除了Whatsapp事件外,還有不出席公司春茗,以及高調將高層禮物隨意轉送他人。

李慧玲whatsapp

 

估計今次事件的導火線,是有報章報導李小姐向外界揚言,陳先生「有破壞無建設」,並在FB白紙黑地質疑公司的安排:

通訊局對ceo開咪有冇意見?「主動」是語言偽術嗎?問下通訊局囉!
如果之後有問題,之前有冇問題?當日CEO開咪,正常嗎?CEO開咪,算正常調動?
真相愈『辨』愈明。

從管理層的角度,這是越過了底線,挑戰公司權威的做法,而且不是口講,而是發之為文,根本就是不容否認。機構出現這類員工,就只有這種處理方法,否則其他員工紛紛效尤,公司又怎樣運作?員工若然認為自己任職的機構不公不義,應該做的是立即辭職,劃清界線以明志,留在機構之內而又不認同公司的運作,就是首鼠兩端的投機行為。

要維護言論自由,有許多方法,李小姐可以加入數碼電台,什至自己搞,相信亦有有心人出錢出力支持,正如大班一樣。言論自由不會因一個節目主持人而消失,事實上現在香港的言論自由是前所未有地得到充分體現,否則也不會天天都有鋪天蓋地的,對政府的無情攻訐,包括政府電台電視台在內。

P.S. 九巴路訊通的前身,是商台節目在巴士播,大家又知不知?1999年商台就推銷過巴士電台,就係搭巴士聽收音機節目,賣廣告賺錢。商業機構是靠生意來運作,其他都只是副產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0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