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價值投資理念只關注成長性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6/2778075.html
價過百,並不會成為美股投資者欣喜若狂的理由,擁有較為完善的制度和較長的歷史,美股市場的大池子裡,股價常年高於100美元的上市公司比比皆是,其中有順應經濟大周期變化的百元股沉浮,也有靠公司自身業績穩健發展的一路向上,更有因為特殊的「不分紅」政策導致的畸高股價。

「破百隻不過是一個數字意義。」秉承長期價值投資理念的美國基金經理黃一波稱,成熟投資者看重的是公司估值從低估到溢價的偏離糾正空間,「如果看好公司股價的上漲空間,哪怕股價已經1000美元了,投資者依然趨之若鶩;反正,就算股價只剩10美元,仍然還有9美元的下跌空間。」

搜索引擎巨頭谷歌(GOOG)在2004年8月上市首日,股價就在IPO定價的85美元基礎上,收漲18%,站上了100美元的位置。如果你是看好谷歌股價未來空間的投資者,會因為百元股而放棄買入嗎?答案顯然是不會。

事實上,就在不久前的5月17日,谷歌的股價已經突破900美元,向「千元股」邁進,市值突破3000億美元關口,在過去一年的時間裡,谷歌股價累計漲幅超過50%。

近期收購以色列導航軟件公司Waze的谷歌,實在有太多的理由支撐自身股價延續向上的趨勢,對業務未來增長幅度和緯度的想像空間,不僅使多家美國投行重申對其1000美元的目標價格,華爾街大佬投資者折腰,「大鱷」索羅斯在提交美國證交會(SEC)的持股文件顯示,截至2013年第一季度,索羅斯基金增持谷歌股票從上季度末的18.874萬股上升到33.7271萬股。

業績報告顯示盈利狀況良好,谷歌在今年第一季度營收為139.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06.5億美元增長31%,淨利潤達到33.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

和谷歌同屬一個陣營的還有華爾街超級明星股蘋果公司(AAPL),繼2009年3月首次突破100美元大關,蘋果股價最高衝擊700美元,儘管近期股價走勢略顯頹勢,但在2003年至2013年的十年期間,蘋果股價累計翻了50倍。

「如果蘋果股價再次跌破400美元,我會毫不猶豫地買入。」一位美股投資人對記者表示,從估值和盈利前景看,哪怕400美元的股價對蘋果這樣的公司來說也實在太便宜了。

在經濟大周期沉浮中,靠公司自身策略調整而贏得投資者追捧的「百元股陣營」中,IBM(IBM)和高盛(GS)是另一派的典型代表。

IBM公司在2007年首次突破百元,同期高盛因為美國金融市場泡沫催漲股價超過200美元,但歷經2008年的金融危機洗禮,兩隻股票均出現下跌,其中金融股高盛的跌幅深重,在2008年跌破了100美元,然而隨著經濟和市場環境的改善,IBM靠著自身戰略調整,重新贏得了投資者的青睞,股價扶搖而上突破200美元,而經過「去槓桿化」之後的高盛也強勢反彈,在近12個月中,股價實現累計上漲75%,從2012年7月至今保持股價穩站百元之上。

千元股、百元股不稀奇的美股市場,還有著名的「萬元股」,野村證券在5月初剛給股神巴菲特麾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BRK-A)A股設立目標價18.4萬美元/股,理由是看好未來兩年中伯克希爾的每股利潤將創下公司歷史紀錄。

伯克希爾股價畸高的原因是掌門人巴菲特從不拆股及從不分紅,除了1967年唯一一次每股10美分的分紅。巴菲特的邏輯認為,如果公司有更好的投資方向,就不應該向股東分派現金紅利,這樣有利於股東價值最大化,也避免投資者的二次紅利徵稅。

事實上,股神不斷擴大併購投資,使公司股價在過去幾十年中實現大幅上漲,在1996年為了滿足想投資伯克希爾但又買不起該公司A股的投資者,巴菲特發行了伯克希爾B股(BRK-B),即便曾經為了收購美國第二大鐵路公司柏林頓北方鐵路(BNSF)而拆股,伯克希爾B股當前股價也突破了百美元關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0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