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順豐的「零售帝國夢」:王衛搶抓電商第3波「藍海」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1383.html

王衛堅持認為,做電商是一個機會。電商行業,國內第一波機會是做服裝的,如淘寶;第二波機會是做3C產品的,如京東、蘇寧;第三波機會則是做食品,目前僅有為數不多的競爭者屬於「藍海」領域。

5月中旬,順豐速運集團(以下簡稱「順豐」)旗下食品電商網站順豐優選的採購員開始忙著在廣州周邊農村走訪荔枝種植戶,他們希望採購到成色、品質均符合總部規範標準的荔枝。

被選中為合格供應商的農戶,會得到一個網站後台賬號,登錄到系統可以查看客戶訂單,只要用戶下單,信息就會通過網站後台反饋到合作的果園,農戶會根據訂單流程規定採摘並打包發送給快遞員進行配送。

在順豐優選的網頁上,一部分華南產地的荔枝已經上線銷售。

雖然順豐具備快遞配送優勢,在打造這種「C2B」模式上並無障礙,但如何在電商群聚的當下體現差異化的定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由此,提高海外食品直采的比例,縮短全球供應鏈也被提上了順豐的議事日程。

自2010年以來,順豐嘗試做電商的步伐一直沒有停止過,從定位食品和日用品的「E商圈」,到定位高端禮品的「尊禮會」,再到定位高端食品的電商平台順豐優選,順豐一路摸著石頭過河,在不斷受挫中堅守。

而據《中國經營報》記者瞭解,順豐的商業跨界行為不止於電商,在零售業方面,順豐亦大膽嘗試開順豐便利店。順豐速運總裁王衛的零售帝國藍圖已顯露端倪。

不過對於順豐來講,依然面臨挑戰。由於前期投入過大,冷鏈物流網絡的打造成本較高,到目前為止,順豐優選尚處於虧損階段。在業界人士看來,順豐必須迫切增加訂單量,以此支持其冷鏈物流的擴張與再投入。而供應商客戶對其平台上的電商與物流合一的體系,也懷著較大的戒備心理,因為他們害怕客戶的資金流、信息流、物流均為順豐所掌握。

直采,打通電商的最後一公里

台灣鳳梨酥是第一單直采產品。接下來的6月到8月,我們將會開始銷售直採水果。

一盒產自台灣中部的12粒裝鳳梨酥,在台灣當地售價是300元台幣,折合人民幣約58元,經過順豐「速運」到大陸,只需一週就能跨越海關重重環節,送到北京順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倉庫。在sfbest.com(順豐優選)網站上,這盒鳳梨酥的促銷價格為109元。此款產品在內地屬於獨家銷售,但在一些電商平台,類似產品價格比上述產品高50%以上。

近日,繼1號店宣佈借力沃爾瑪上線直采商品後,順豐集團旗下電子商務平台順豐優選,上架了首批產地直采商品——台灣鳳梨酥,成為國內第二家擁有進出口商品資質的電商(首家是沃爾瑪1號店)。

「台灣鳳梨酥是第一單直采產品,接下來的6月到8月,我們將會開始銷售直採水果。」順豐優選市場部負責人表示。

據順豐優選公關部透露,按照本年度的規劃,順豐優選網站還將陸續實現各地水果、點心、飲料酒水等品類的直采,同時根據季節的變換,國內特色經濟產品如櫻桃、荔枝、螃蟹等,也將借助順豐全網物流納入電商銷售範圍。

順豐擁有全球快遞網絡,這是順豐優選進行產地直采的重要條件。順風優選可通過直采減少中間商的流通環節,為消費者提供省去代理費、價格更為實惠的直采商品。比如前述鳳梨酥,雖然其實際銷售價格比台灣高了近一倍,但對比內地大商場裡擺放的同樣貨品價格,卻便宜得多。

目前,順豐優選在台灣省內部已經選聘了食品採購員,這些人原先負責順豐的日常消耗品採購,懂採購操作流程。 「公司設立了32人的採購部,他們須負責選擇商品和銷售地。比如,他們要知道鳳梨酥在哪裡好銷。」

跨界,順豐做電商只是一個意外?

電商本質上還是零售業,客戶接觸電商的體驗主要與物流環節有關,消費者能感知到的就是物流的服務好壞。而作為快遞企業,天生具備上述資源優勢。

「順豐優選」於2012年6月1日上線,提供以食品類目為主的商品銷售。於2011年12月設立公司,註冊資本為1000萬元。

此前,順豐是一家單純的民營快遞企業。自1993年成立以來,其創始人王衛多年專注快遞行業,一直未曾涉足其他領域。直到2007年,順豐涉足航空業務,自購飛機開展貨運。

2009年,一次偶然的賣粽子機會,讓王衛開始有意涉足電商。

2009年,浙江嘉興順豐區部速遞員借端午節之機,將當地風行的五芳齋粽子推銷給江浙滬一帶的客戶,貨源來自於數家嘉興當地知名粽子店。快遞員在收派件時派發了一些廣告傳單來做推廣。由於在端午節幾乎當地人家家都會吃粽子,再加上「包郵」吸引,銷售業績竟然意外地突破了100多萬元。

之後王衛便用相同的手法在中秋節賣月餅,在春節賣年貨,就連大閘蟹也如此推銷,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10年,順豐端午節銷售粽子500多萬元。

順豐優選CEO李東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電商本質上還是零售業,客戶接觸電商的體驗主要與物流環節有關,消費者能感知到的就是物流的服務好壞。而作為快遞企業,天生具備上述資源優勢。」

粽子的熱銷證明快遞員賣產品有天然的便利性,這讓王衛頗受啟發,2010年8月,順豐E商圈投入運營,提供以食品為主,少量3C產品等的購物服務,不過由於產品價格及服務問題,數月之後其停止了在內地經營,僅保留香港業務,主營香港本地有機食物及部分進口食品。

除了順豐E商圈,順豐旗下還有一個名為尊禮會的禮贈平台,銷售各類消費卡、保健品、工藝品及節令商品,主要面向中高端商務人士。不過也未取得明顯業績,一路嗆水,生存困難。

在王衛看來,E商圈和尊禮會的受挫,是快遞逆向電商發展的必經探索階段。據順豐內部員工透露,E商圈與尊禮會的負責人均是從順豐速運內部調來的幹部,人才專業性上欠缺不說,快遞業本身缺乏電商基因也是其受挫的重要原因。

但這種嘗試並不因受挫而停止,據順豐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王衛堅持認為電商是一個機會,在電商行業,國內第一波機會是做服裝的,如淘寶;第二波機會是做3C產品的,如京東、蘇寧;第三波機會則是做食品,目前僅有為數不多的競爭者,屬於「藍海」領域。

定位,順豐優選到底優劣勢在哪裡?

「順豐優選選擇做冷鏈是不錯的,因為沒有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如果能做成行業老大,那他就能做得比較厲害。可以說,王衛的切入點是比較有戰略性的。」

在前兩項嘗試受挫之後,順豐又開始籌建順豐優選。順豐優選從建立之初便定位主營食品業務,2012年5月,時任順豐優選CEO劉淼表示:「順豐做電子商務的初衷是希望做一個銷售健康安全食品的網絡平台。」當時並沒有將進口食品直采業務作為市場差異化的定位。

2012年10月,順豐航空總裁李東起接任劉淼的順豐優選CEO之職,對順豐優選的市場定位力求有所調整,並強化了冷鏈物流的業務模塊。此前,順豐優選早期一直將1號店作為同業競爭對手看待。今年3月後,順豐將中糧我買網作為競爭對手看待。

2013年1月初,1號店就宣佈借力沃爾瑪直采進口商品,成為國內首家具備進口商品直采資質的電商,時隔3月,上線不足一年的順豐優選也從外經貿部門拿到了進口商資質,充分運用自家物流優勢,上馬國內外直采業務,並對外聲稱將進口食品作為主營業務。早在2012年8月,順豐優選申請到了進口商資質。

此前,順豐優選已在全球各大城市蒐羅適合直采的商品,逐步建立採購渠道,台灣直采商品太陽堂老鋪的鳳梨酥最終成為首批上線的直采商品。

據順豐優選內部工作人員透露,在當下食品安全頗受消費者擔憂的情況下,直採食品市場潛力巨大。

廣州市物流協會常務副會長張強認為:「順豐優選選擇做冷鏈是不錯的,因為沒有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如果能做成行業老大,那他就能做得比較厲害。可以說,王衛的切入點是比較有戰略性的。從順豐的實力來看,這是他們比較合適的選擇。」

生鮮,主攻電商業的薄弱點

對於順豐來講,依然面臨挑戰。由於前期投入過大,成本較高,到目前為止,順豐優選尚處於虧損階段。

據記者瞭解,目前,順豐優選已有7000多個商品編碼,其中大部分為進口食品。

張強介紹,生鮮方面的冷鏈管理是一個非常難的業務模塊。目前電商行業中冷鏈業務比例應該是非常小的。國內做冷鏈的行業集中度很低,企業規模都非常小,「冷鏈生鮮一塊,基本上是電商B2C的盲區,切入到這個產品,相對正確。否則切入到普通領域,將會招致嚴重的競爭壓力。」

張強表示:「做冷鏈領域的電商業務,核心競爭力在於運單價格。因為冷凍品的進口毛利在30%~50%,而單票配送成本不到10元。如果運單貨價高,未來贏利相對容易,但如果量上不來,將會形成巨大的虧損。」

冷鏈物流是順豐優選著力要打造的網絡。順風內部人士告訴記者,順豐的冷鏈體系並不需要下沉到片區,因此,無須在點部設置冷藏設備。比如在北京,目前只建有一個冷鏈倉庫,就足以滿足全北京市的生鮮配送。

不過需要考慮的問題是,B2C的冷鏈管理成本非常大,一個快遞員配的冷藏箱成本達2000餘元。即使是每個點部只配一個箱子,全國配齊也需要上億元的成本。當然,好處是相比B2B的業務,那種直接進家入戶的冷藏快遞服務,未來會形成強大的客戶黏度。

「用順豐的物流縮短供應鏈,這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商業模式。」李東起說,通過直采直供,「縮短供應鏈」才是電商的「創新」。

李東起認為,零售業務的核心是供應鏈管理:縮短供應鏈、取消中間環節,最好能把供應商和客戶進行雙向對接,盡最大可能減少中間的物流成本。

目前,順豐在中國香港、中國台灣、中國澳門、新加坡、日本、美國等地的分支機構從事物流業務。在當地的物流網點未來將分別建立起採購團隊,由專門的人員負責直接採購。

不過,對於順豐來講,依然面臨挑戰。由於前期投入過大,成本較高,到目前為止,順豐優選尚處於虧損階段。「這是電子商務平台幾乎都必須經歷的階段。集團目前也沒有提出贏利目標。」前述市場部負責人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0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