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史玉柱宣佈辭去巨人網絡CEO職位並退休。蔡文勝轉發史玉柱退休微博時說:「相信有天你會說:I will be back!」
蔡文勝此說有根據,企業界大佬退休後回歸的例子真不少。近的有李寧(2012年回歸),中國動向陳義紅(2011年回歸),更早一些還有聯想柳傳志(2009年回歸)。這些企業家們退而又回的原因,無非是「救場」。為什麼救場?接班人不行,市場變化等等都可以成為原因。如何安逸地退休,真是一門巧妙的學問。
史玉柱說,他的退休想法源於馬云,但早於馬云。馬云常對史玉柱說,互聯網屬於年輕人,到一定年齡一定要把位置放出來,不放出來對公司的發展不好,因為互聯網是需要活力的。
2010年,史玉柱就提出退休,但被董事會駁回。退休未遂,他就退到二線,讓管理層沖在一線。從那時起,他就在微博上喊「閒」,「保健品業務:抽身已八年,一年參加一次年度會;網遊業務:我唯一的工作是測試遊戲,人事、財務、管理等早已交給劉偉總裁負責,他們做得比我好;投資業務:主投銀行,投完後更沒事做。近期在體驗其他公司遊戲,今天劉偉說我可以玩征途2了,團隊已不擔心挨罵。如果我去,微博又要長草了。」事實上,他的微博從開通起就充斥著吃喝玩樂的內容。
史玉柱將自己的創業總結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創業階段,從1989年到1995年,程序員出身的史玉柱編軟件賣軟件。史玉柱說,這個階段總體上看是安分守己的階段。
第二階段是頭腦發熱階段,自己不認識自己了,「按照今天的話,就是不把自己當屌絲了,以為自己是高富帥了,然後就亂投資……」投了十幾個行業之後,還想蓋個70多層的巨人大廈,直至真相敗露,摔了一個大跤。
第三階段是重新創業階段,1997年摔跤之後再創業。
第四階段是退一步階段,讓管理層、職業經理人逐步接手公司運營,這個階段很多年前就開始了。
第五階段是退休階段,史玉柱說,他15年、兩次創業幹了三件事,一是保健品,二是網遊,三是金融投資。這三個業務都有職業團隊在管著,而且比史玉柱管得好,所以史玉柱就徹底退休了。
即使一直不退,在中國的一眾老闆中,老史也比其他人更逍遙自在。史玉柱用人有一套,他很早就把公司的管理充分授權給各路副手。
創業家們大都有自己的左膀右臂,阿里巴巴馬云有「十八羅漢」,聯想柳傳志有「左右手」(楊元慶、郭為),巨人史玉柱則有「四個火槍手」(陳國、劉偉、費擁軍、程晨)。
2001年,巨人還在賣「腦白金」,史玉柱已經有做「甩手老闆」的跡象了。他只做戰略方面的事,而把公司的日常管理交給陳國。史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戰略家,所以只喜歡戰術人才:「戰略人才多了,大家整天就會在一塊誇誇其談,不干實事。」戰術人才是能把事情做成的人。陳國之後,穩重、理性的劉偉成了史玉柱的首席「戰術家」,同樣成為戰術家的還有費擁軍、程晨—費一度負責行政、政府關係,程則負責投資。
史玉柱素有「洞悉人性」的評價,不僅為商如此,連管理都綁著人性。他也散財聚人,但不像一般人那樣散,他說「中國人合作精神本來就很差,一旦有了股份,就有了和你斗的資本。造成公司結構不穩定,後來我就給我的高管高薪水和獎金,就是給比他應該得到的股份分紅還要多的錢。我認為,這個模式是正確的,從此以後,我的公司就再沒發生過內鬥。」因此,大家都看到,在中國諸多大公司中,史玉柱的巨人公司歷來都是比較穩定的。
他用人的法則是,德才不能兼得時必選德。陳國、劉偉、費擁軍、程晨都是從老史創業時就跟過來的兄弟姐妹,陳國更是史玉柱大學時「睡在上鋪的兄弟」。老史相信,給他5年時間,他就能看出一個人的德行。他還說,「我需要充分信任的人不用多,四五個就夠了。」
可惜,史玉柱的知足仍讓老天爺妒忌,陳國於2002年遭遇車禍去世。史玉柱後來形容這件事是「僅次於巨人倒掉的打擊,全公司把業務都停掉處理後事,那是一種痛失左右手的傷痛。」此後,他定下一條規矩:「幹部離開上海禁止自己駕車。」
老史用人,只用部下,從不在外面選,做得很純粹。他反對空降,覺得空降成功的非常少,代價又高,只有CFO這種專業人才可以空降,而CEO、總裁一定要土生土長,從內部一級級提拔上來。他認為,從地底下長出來的大樹才紮實,經得起颱風。
柳傳志、馬云都嘗試過從外面選人,業務國際化的時候,甚至不惜用「空降兵」。聯想從IBM、戴爾先後挖來兩任外籍CEO(沃德、阿梅里奧),馬云不惜讓部分元老以學習的名義離崗休整,但無論是柳還是馬,最終都回到內部選人。柳傳志退又復出,扶定楊元慶,三代接班定劉軍,以至於業界有評說,聯想定接班人像極了某國的政治。而馬云,最終落定陸兆禧。
在接班人問題上,萬科的王石給出一個不同於上述企業家的答案:不培養接班人。他說:「我生於20世紀50年代,經歷過新中國歷史上很多重要的事件,我知道培養接班人向來是不成功的,把傳承對象建立在某一個人身上是有很大風險的。我在1999年辭去公司總經理職務時曾總結,我給萬科留下了什麼?我選擇了一個行業、建立了一套制度、培養了一個團隊、樹立了一個品牌。萬科培養的是團隊、建設的是制度,而不單單是一兩個接班人。第一把手當然重要,假如實踐證明接班的不勝任,但有制度保障,糾錯換人還是比較容易的,所以制度建設比培養接班人更靠譜。」
2013年,史玉柱發現,他退居二線之後,公司的業績不再上躥下跳,反而連續十二個季度穩步上升,董事會終於通過了他的退休計劃。4月18日,巨人集團新的人事安排落定:原總裁劉偉任CEO,原常務副總裁紀學鋒任總裁,自2013年4月19日起生效。
史玉柱這次退休可能是真的退了,不太可能像柳傳志、李寧一樣復出。他現在的盤子足夠大,一旦網遊業務不行了,大不了砍掉不做。但他的那句話,大家只可半信:「以後你們很難見到我了,拜拜了。」以他素來「大嘴」、愛以「屌絲」自居的性格,微博上見到他應該不難。
馬云:我的夢想是平靜地生活
我退休的事是真的。我想了九年,計劃了六年,實施了三年。我跟自己講,我們到這個世界上不是來工作的,我們是來享受人生的,我們是來做人,不是做事。如果一輩子都做事的話,忘了做人,將來一定會後悔。所以我覺得48歲以前我的工作是我的生活,48歲以後我希望我的生活是我的工作。
不管事業多成功、多偉大、多了不起,記住我們到這個世界就是享受經歷這個人生的體驗,忙著做事一定會後悔。我不希望自己70、80歲還在公司開早會,對我的同事很生氣,又不好意思說。回想往事,14年中國互聯網發展,我們經歷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回顧自己犯過的錯誤,見過無數奇葩類的人,但這是最美好的經歷,人生就是這樣。
我現在的夢想是好好生活、很平靜地生活,回到我本來的自己。我本來的自己就如同街上任何一個平凡的孩子,我從沒有想過我會有今天,哪怕今天我所有東西都拿掉,100份拿掉99份,剩下的1%也是多餘,不可能拿到。有人說我很神奇,我特不自在,我哪是這樣的人?我希望48歲以後找回我自己樂意的事情去幹,沒有什麼比這個更好。
(摘自馬云2013年中國綠公司年會演講)
馮侖:我們這一篇快翻過去了
馬云說要退休了,勸大家早點退,大家也不停地問。我們都是在創業,我一直想人生要稍微有點成績,相當於你出現在歷史書裡的一頁上,但歷史書裡不能永遠都有你。我們屬於上世紀90年代這段,只求在書裡有幾篇就行,不求一直在書裡。有的老闆想一直在書裡待著,但你再待一百歲也結束了,所以我們這一篇快翻過去了。
我在想翻過去之後做什麼。我們有很多生意以外的想法,比如進入精神世界,修禪打坐、養生,把自己的身體伺候好,讓靈魂安靜下來。我不願意這樣,我覺得折騰很好,所以一些事情都在規劃中,但還沒有準確的時間。
現在想想,我們到了人生事業的更年期了,就是這麼一個狀態。你可以再創業,比如再做一個新的事兒,一折騰又10年、20年,所以挺辛苦的。你要不做這個事兒,就省很多事情,這也是一個選擇,繼續用別的方式折騰一下。在中國特殊的背景下,大家在商業史上一篇一篇翻下去,我覺得是很好的事情。今天中國民營企業的歷史,在中國歷史上是最長的,有很多做了20年以上的企業,所以年輕人折騰的歷史還長,今後主要看你們的故事了。
你進入的行業不一樣,命運也不一樣。比如你長得很好,正好從電影導演門口過就成明星了,那是偶然性。但是作為女人,長得好,成功比別人多一點這是必然性,所以我們在今後安排中要把必要性留下,把偶然性帶走,這是我們要做的事情。
(摘自馮侖在《創業家》黑馬營課堂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