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亞洲貨幣戰導火索:日本出口通縮?

http://translate.googleusercontent.com/translate_c?anno=2&depth=1&hl=en&rurl=translate.google.com.hk&sl=zh-CN&tl=en&u=http://wallstreetcn.com/node/24683&usg=ALkJrhjAPTlEqXj6XWaZ5NvhgekqxS3wlw
本週,韓國央行意外降息,似乎又為貨幣戰爭增加了一些火藥味…

雖然韓方方面一再否認。 但美銀美林經濟學家Jaewoo Lee寫道:

在新聞採訪中,韓國央行行長表示,自四月以來的一些重要變化,導致了韓國行業選擇在5月降息,而不是在4月:韓國的追加預算已經敲定;很多央行,包括歐洲央行,都轉向寬鬆模式;寬鬆可以進一步通過增加市場信心幫助改善經濟。 另一方面,韓國央行行長還表示,今天的(降息)決議並不是對日元貶值的回應,這與大家的推測相反。

雖然路透和BBG的調查都顯示,大部分經濟學家預期韓國央行保持政策不變,但週四韓國央行還是降息了。 本週早些時候,澳大利亞央行也意外降息,這使得我們開始質疑這些調查的重要性。

可能這只是對於調查來說,事件的發展速度實在太快了。 從日本央行公佈大寬鬆政策,大宗商品價格走低壓制了世界上幾乎所有地區的物價水平算起,到現在的時間其實並不長。

這兩個因素(日本央行大寬鬆和商品價格走低)並不是不相干的,一個可能的解釋是,日本出口通縮壓制了全世界的通脹。 商品價格下跌,壓制了幾乎所有地區的通脹,就連亞洲新興經濟體的央行都有空間下調利率,甚至壓制本幣匯率。 這種模式不可能永遠持續,但至少暫時還能維持。

但基於每個經濟體獨立的分析,事情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韓國央行存在自己的原因而選擇保持克制。 韓國家庭負債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過去幾年已經達到了警戒線,在加上韓國信貸增長和資產價格走勢(特別是房地產價格)的微妙情況。 幾週前,韓國央行已經明確表示,非常擔憂惡化的償債能力。

本週,亞太地區還有兩個國家加入了這場貨幣戰爭,分為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本週二,澳大利亞央行宣佈降息,聲稱新的通脹數據有支持降息的空間,並對強勢澳元發表了強硬的言論。 第二天,新西蘭央行也宣稱,其正在干預過於強勢的本幣匯率。 然而,澳新兩國都有自己資產價格過高的問題:澳大利亞央行可能會表示,因為經濟增速已經放緩,這個問題不再急切,但也不可能無視其中的風險。 而在新西蘭,房價的問題更令人擔憂,新西蘭央行已經收緊了抵押貸款的風險權重,也收緊了貸款資產的記賬比率。

本週五,中國國債指數跳漲0.5%,這是否意味著市場正在下注中國人民銀行將在週末降息呢? 拭目以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4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