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高估值中小盤股真的不能投資嗎?

http://xueqiu.com/5492943479/23615506
這幾年,市場上到處充斥著大盤(藍籌)股低估和中小盤(成長)股高估的言論,衍生出來的還有大盤股估值回歸值得買入和中小盤股估值崩潰應該迴避的論斷。事實果真如此嗎?

我們按本輪行情的漲幅計算,當前以大盤股為主的上證指數和深圳成指漲幅分別為15.1%和18.9%,而以中小盤股為主的中小板綜指和創業板綜指漲幅分別為31.0%和47.1%;再按本輪行情的調整幅度計算,當前上證指數和深圳成指的跌幅分別為-8.18%和-9.41%,而中小板指數和創業板指數的跌幅分別僅為-3.45%和-3.64%。很明顯,本輪行情無論是上漲幅度還是調整幅度,中小盤股的股價表現都遠高於大盤股。

考慮到本輪行情時間短,很多人會說沒有比較價值。我們將時間拉長一點,以2007年底各指數的高點計算,當前上證指數跌幅-63.4%,深圳成指跌幅-53.5%,而中小板綜指跌幅僅-16.7%;而以2010年底(2010年創業板開板)各指數的最高點計算,當前上證指數跌幅-29.6%,深圳成指跌幅-34.6%,而中小板綜指跌幅-34.4%,創業板綜指跌幅-30.6%。很明顯,中小盤股的估值從來都沒有崩潰,相反,大盤股的風險卻一直比中小盤股要高,有時甚至要高得多。2007年以來,估值崩潰的確確實實是大盤股而非中小盤股,大盤股中以銀行保險股為典型。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認為主要原因是,大盤股成長停滯導致估值折價,而中小盤股高速成長帶來估值溢價。歷史上,美國納斯達克市場的估值水平就長期高於美國主板市場。股票的投資價值,不能簡單理解為估值水平的高低。估值包括市值都是次要因素,企業的成長能力和發展潛力才是決定投資回報的核心要素。絕大多數大盤(藍籌)股增長20%已經非常不易,還有很多淪為個位數增長甚至零增長的殭屍股。而很多中小盤(成長)股增長30%是下限,有些增速甚至達50%以上,這是本質區別,也是估值差異、回報迥異的根本原因。

股票的投資價值,不能理解為估值水平的高低,同樣更不能簡單理解為分紅率的高低。蘋果當年從十幾美元飆到七百美元,分紅率一直很低,現在從七百跌到四百,分紅率卻越來越高。這兩個階段哪個投資價值高呢?結論不言而喻。同樣的情況還有微軟、谷歌、高露潔、寶潔、強生等大多數歷史牛股。微軟從1986年到2004年從未派發過一分錢股利,股價年均上漲37.6%,而到2004年開始大規模派發紅利後,股價九年僅上漲30%。

當然,如果企業的成長能力和發展潛力有保證,那分紅率自然越高越好。巴菲特幾十年來,一直追求輕資產少投入和自由現金流充沛的企業,就是對這個理念最好的詮釋。這類企業通常很少融資,淨利潤足以支持企業的長期發展,有能力高分紅。西格爾在《投資者的未來》一書中同樣談到,長期增長率有保證且大幅超越市場的公司,才會有非凡的投資回報。而分紅率高意味著分紅再投資的比例高,投資者的長期回報率將更加出色。

巴菲特在1992年對股東的信中說:「成長本來就是價值的一部分」。所以,大盤股和中小盤股本質沒有區別,無論規模如何,不管市值幾十億還是幾千億,只要沒有成長,都會損失最有價值的投資部分。蘋果股價700美元的時候市盈率15倍,估值看起來很低,但現在股價400。2005年,蘋果股價50多美元,創2000年以來的歷史新高,市盈率超過30倍,估值看起來很高,但後面股價漲到700。蘋果現象背後最根本的原因,我想還是其成長能力使然。所以,列表算估值買股票不是本事,能夠看到「高估值」的公司實際低估,敢於買入大眾不敢買的「高估值」公司,這才見真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67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