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克虜伯的軍火》讀後感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94b8.html

寒假裡慢慢看完了《克虜伯鋼鐵》最後的部分,我對於這家世界鋼鐵公司的鼻祖的歷史脈絡有了大致的瞭解認識,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些感想和體會。

克虜伯家族企業的發展歷史和德意志帝國的發展歷史緊密相關,甚至可以說是榮辱與共。

克虜伯在19世紀早期就開始專注鋼鐵工藝研究生產,把握住了時代發展潮流。克虜伯家族真正的第一代掌門人可以從阿爾弗雷德開始,阿爾弗雷德繼承了父親沒有完成的鋼鐵夢想,經過艱苦努力試製成功了鑄鋼大砲,從書中我知道在19世紀初期到中期,歐洲鑄鋼生產工藝的領頭羊是英國的謝菲爾德,為此阿爾弗雷德專門跑到英國去學習。當然阿爾弗雷德的成功不僅僅是由於技術上的突破,也得益於當時的大環境。

德意志當時還是個鬆散邦聯,普魯士的軍事崛起和德意志帝國的統一進程,為鑄鋼產品提供了巨大的商機。克虜伯為普魯士提供鑄鋼大砲,用於普奧戰爭,這是克虜伯大砲第一次大規模用於實戰,但是真正讓克虜伯大砲揚名世界的是普法戰爭。普法戰爭是德國統一的重要像征,也是德國正式崛起的標誌,而克虜伯和德意志的關聯從此不可分離。德國皇帝和克虜伯家族的親密關係也使得克虜伯公司成為了德國的國民企業。

當然軍事鬥爭不是產品需求的根本原因,更為本質的原因可能是當時工業化進程使得鋼材成為革命性的材料,克虜伯公司向當時工業化初期的美國提供鑄鋼鐵軌,為美國19世紀中期的鐵路大發展做出了貢獻。而克虜伯鑄鋼大砲的成功,徹底宣告了青銅大砲的落伍,也代表了新材料和新技術的替代升級。

另外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從一開始克虜伯就重視員工福利制度的建立,克虜伯為工人提供完善的保險、醫療等服務、提供租金低廉的住宿,克虜伯把工人視作寶貴的財富,書中一個細節是克虜伯的夫人伯莎會不辭辛勞地看望每一位年長的克虜伯工人,克虜伯工人也把自己看成是克虜伯人,這種對於公司的認同感甚至是世代延續的。

克虜伯的總部埃森,可以說是克虜伯建立了這座城市,在19世紀這座小城發展成為10萬人規模的工業城市。

克虜伯公司後來的重要發展節點包括兩次世界大戰,這也是德國現代歷史發展的重要節點,克虜伯公司成為德意志帝國的武器庫,成為德國擴張戰略的重要支柱。克虜伯公司從生產鑄鋼產品發家,真正壯大是由於生產各種軍火,二戰時期克虜伯公司實際上是德國的綜合軍火庫,產品種類幾乎涵蓋了各種武器門類。

但是,納粹的覆滅也意味著克虜伯公司在二戰時期的畸形發展注定要回歸到原點。克虜伯公司和國家這種特殊聯繫可以說是各有利弊。好處是,在戰爭期間,克虜伯公司接到國家大量戰爭訂單,在二戰時期,克虜伯公司利用國家機器奴役大量戰俘、猶太難民,壞處是,克虜伯公司作為家族企業,其發展受到國家走向的強烈影響,納粹將克虜伯這個名字神化,希特勒頒佈的《克虜伯法》使得克虜伯公司的所有權只集中於一個克虜伯,克虜伯公司不像一個公司,反倒像一個王朝,公司治理結構始終落後於現代企業。

二戰結束後克虜伯公司的掌門人阿爾弗裡德雖然被判有罪,不過後來出獄後迅速東山再起。二戰結束後德國的潛在生產能力由於軍事擴張,實際上已經翻番,軍事生產能力轉變為民用生產,克虜伯的各項生產指標開始大幅度上升,成為世界十大工業集團之一,但是克虜伯公司面臨極大的隱憂。

首先是公司治理,克虜伯公司長期以來是單一制家族企業,所有人只有一個克虜伯,繼任者也只可能是克虜伯。阿爾弗裡德的兒子注定沒有能力接掌企業,克虜伯家族的傳奇注定要總結這跟王朝興替一樣的道理。

其次是公司的財務狀況。公司的融資渠道只有貸款,負債經營導致公司的財務狀況在經濟形勢不好時急劇惡化,在1960年代,克虜伯在大環境不好之時,仍然在購買礦產、土地,最終導致克虜伯集團在1967年走到終點,這是克虜伯集團作為個人獨資企業的終結,克虜伯公司轉變為股份制企業。

讀完這部克虜伯公司的興衰史,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完善工人福利制度下的工業精神,嚴謹踏實的學徒制培養、忘我工作、繼承傳統。書中作者說,克虜伯這種德國公司更具歷史感,但是遺憾的是克虜伯公司在歷史傳承中最終被傳統所束縛。不過書中提到如今的克虜伯公司的員工和當年的老克虜伯人相比,這種克虜伯的認同感已經下降很多,是好是壞,可能難以定論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1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