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全球零利率時代


陶冬:全球零利率的時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7a66b00100b4dl.html

今天,能源、食品價格已大幅回落。美國、日本、歐洲同步進入經濟衰退已成定局。一半新興國家因原材料價格急跌而陷入增長困境,另一半新興國家則因出口訂單驟跌而經濟不景。全球範圍內出現了信貸萎縮,投資信心消失、消費下降,金融資產價格劇烈調整。一個通縮的時代似乎很快會降臨。

面對通縮風險、金融危機,各國央行攀比著大幅降息。以目前的經濟形勢和央行們的決心看,許多國家的利率水準在不久的將來都會接近於零。一個全球零利率的時代即將到來,我們都是日本!

-在通縮時期,經濟景氣下降,實際利率卻可能上升。身處大蕭條時代的經濟學家費舍(Irving Fisher)提出了債務通縮」的概念。經濟前途不明、銀行抽緊銀根,企業和個人通過大規模還債來降低負債率。減債帶來需求弱化,物價下挫。由於名義利率不能進入負值,實際利率不降反升,促使進一步的減債活動,經濟於是陷入惡性循環。

-費舍理論的現實版,就是上世紀90年代初以後的日本。自1989年泡沫破滅後,日本的金融資產價格暴跌,銀行壞賬飆升,信貸陷入停滯。在樓市、股市遭受重創的消費者,面對負資產,消費意欲低下。沒有需求,企業投資活動自然放緩。儘管日本銀行將利率降至幾近於零,企業仍不願投資,消費者仍沒有信心。

在通縮肆虐的日子裡,一般人抱有「現金為王」的心態。負通脹和零利率下,不虧錢便是賺錢,消費者多儲蓄,企業降負債,經濟活動自然一蹶不振。當然,日本落入通縮陷阱的一個重要誘因是政策失誤,政府在處理銀行壞賬、補充資本金上行動遲緩,聽由銀行緊縮銀根,催化出整個經濟的「去杠杆化」,直至不可收拾的地步。

今天的全球經濟,也面臨著銀行資本金遭到摧毀、信貸強烈收縮的局面。但是歐美多國在危機處置上,遠較當年的日本更果斷。通過國家注資,多數西方大銀行的破產風險已明顯下降。因此,歐美銀行在經過1-2年去杠杆化後,維持一定信貸規模的可能性並不小。

如果銀行秩序得以維持,經濟在經歷一個短暫(但仍十分痛苦)的調整之後重新啟動,我們則可能面臨第二種可能的局面——格林斯潘主政下的21世紀前6年(兩年調整期和四年泡沫期)。由於擔心IT泡沫破滅和911恐怖襲擊對經濟造成重大打擊,美聯儲將利率降至史無前例的1%。接下來的通縮陰影,又使央行在收回流動性上縮手縮腳。當實體經濟復蘇後,流動性過剩帶來了歷史上罕見的信貸膨脹,並在金融創新的名義下資產素質隱性惡化,資產泡沫此起彼伏,風險盤根錯節。當年人們稱之為「格林斯潘盛世」,今天則成為「格林斯潘泡沫」

零利率下,世界究竟走向日本式的消沉還是等待格林斯潘反彈?筆者看來結局取決於三大因素:其一,金融體系能否及時修復,信貸能否維持在合理的水準;其二,美國消費者的減債會走多遠,美國需求兩年後能否重見起色;其三,中國會輸出多少產能過剩,內需有多少擴大空間。

如果世界有滑向「格林斯潘反彈」的趨勢,筆者看好美元資產或近似美元貨幣(人民幣、港幣)區資產,因為美國/中國復蘇會快過歐洲、日本,美元看漲。同時筆者認為,暴跌後(仍未完)的商品價格必然反彈,信貸收縮、需求減少、價格急降之下,原材料生產商會有不少出局,剩下的也不會增加產能。一旦需求重現,供應瓶頸可能再次成為問題

--------------

Cup:

各國中央銀行採取減息措施來應付貨幣流通速度嚴重下降(MV=PQ 的 V)的問題 ,最理想的情況當然是這些政策在經過足夠的時間醞釀後能夠揍效。

雷曼倒閉後,令市場彌漫恐慌情緒,銀行、企業及投資者風險意識大為提高,銀行與銀行之間,銀行與企業之間不信任增加,令貨幣流通速度在原本下滑的情況下,更加速萎縮。

現在可能遇到的頭痛問題是,即使中央銀行把利率降到零,經濟提振的效果還是不夠。

因此中央銀行採取了非常規的措施,例提供存款保證(以減少銀行囤積預防性準備金)、對銀行注資、以極低利率定期放款給銀行、確保銀行隔夜拆息處於極低水平以增加資金流動性等等。


我期望在歐美以及環球的果斷救市措施下,去槓桿化完成後,信貸將逐步回復正常。

「格林斯潘泡沫」講緊兩年調整期才到四年的泡沫期。不過,現在這個遠較科網泡沫及911嚴重的金融海嘯,我們需要多久的調整期才會發展到泡沫期?

可是,這是不是代表我們身為投資者在調整期應繼續「cash is king」,持有現金等運到呢?又或者好像某些財經人士所講,「現在只適宜短炒」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