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5.64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2.1%,近一半中國人在使用互聯網,這其中蘊藏著巨大的廣告價值。越來越多的廣告主選擇互聯網進行廣告投放,網絡廣告支出逐年遞增,但廣告主也會面臨虛假流量等網絡廣告作弊行為。秒針公司近期發佈了《互聯網廣告反作弊技術白皮書》,揭秘了6種互聯網廣告作弊行為。
1.廣告CTR 異常:
主要指虛擬點擊或惡意點擊,即Click/PV 過高比例,或者起伏很大。
2.廣告訪問IP 分佈異常:
通過Log 日誌發現某幾個IP 產生大量的點擊或者曝光數。
3.URL,訪問者指紋信息(瀏覽器,操作系統等)異常:
例如大量的點擊或者曝光數,都來自於同一版本的瀏覽器或操作系統,或者佔比過高;或者點擊或曝光的訪問者信息中帶有Robot/Spider 等標識信息。
4.廣告點擊沒有對應的曝光請求:
如果廣告同時監測了曝光和點擊,廣告的點擊IP/MZID 前都應該出現對應廣告的曝光,且絕大多數都應該出現在同時段的曝光日誌中。
5.廣告來源異常:
點擊或者曝光的Referer 可以標記點擊或曝光的來源頁面,如果大量來源集中在某一頁面,且不是廣告所在的Web 頁面,可能存在媒體在其他流量大的地方(如BBS)設置隱藏頁面來充當曝光和點擊。
6.廣告訪問時間分佈異常/規律
某些IP/MZID 每分鐘定時出現在點擊/曝光日誌中,或者連續點擊/曝光的發生時間的間隔過於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