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經濟坐標·公司江湖】最賺錢,最糾結

http://www.infzm.com/content/84690

和2011年一樣,2012年最能賺錢和賺錢最多的上市公司依舊是貴州茅台和工商銀行。而整個A股市場在這一年的大部分時間裡都陰云密佈。

2013年的中國股市沿著目前出現的小彎鉤,走出一波像樣的上揚行情,現在看來,這樣的機會似乎存在。

2012年,中國股市沒有懸念。和2011年一樣,最能賺錢和賺錢最多的上市公司依舊是貴州茅台(股票代碼:600519)和工商銀行(股票代碼:601398)。

貴州茅台2012年前三季度的營收是199億元,而淨利潤是104億,淨利潤率達52%之上,把其他公司遠遠拋在後面。

這幾年,銀行是中國最賺錢的行業,2012年也是如此。銀行中的老大——工商銀行因此坐在了中國賺錢最多的龍椅上。工商銀行2012年前三季度的營收是4015億,淨利潤是1856億,全年超過兩千億應無懸念。它不僅是中國賺錢最多的銀行,也是全球賺錢最多的銀行。

這是兩張老面孔,也間接反映出,2012年的中國經濟格局並未發生大的改變。

而整個中國A股市場,在2012年的大部分時間裡都是陰云密佈。A股市場低迷的表現,是由疲軟的基本面所決定的。

疲軟的基本面

從數據可以看出,中國的上市公司整體營收的增長速度已經落後於GDP的增速。

上證指數中843家同期可比公司的數據顯示,2012年前三季度的營收同比增長為8.2%,與2011年同期的27.7%相比,落差甚大;一二三季度的營收同比增長分別是12.0%、8.2%、4.7%,下滑趨勢可謂陡峭。其中第三季度4.7%的增速已遠低於同期GDP7.4%的增速。

假如我們再進一步做結構性分析,把其中的14家銀行和2桶油(中石化和中石油)拿出來,可以看到,情況更加令人不安。拿掉銀行股和兩桶油後,上證A股前三季度的整體營收增速只有6.7%,比同期的GDP低了整整一個百分點。三個季度的同比增速分別是8.8%、8.7%、2.9%。

中小企業佔多數的深市的情況令人更加失望,深證指數中的752家可比公司的數據顯示,2012年前三季度的總營收增長只有2.7%,大幅低於同期的GDP增速,與2011年同期的22.6%增速相比,更是堪稱斷崖式的下跌。前三個季度單季的同比增速分別為3.6%、2.9%、1.6%,增長似乎在進入消失狀態。

其次,上市公司整體盈利出現負增長。

上證指數中的843家同期可比公司的數據顯示,整體上2012年前三個季度的盈利減少了近100億元,增長為-0.9%;前三個季度單季的增長分別為0.6%、0.0%、-3.3%。

採用同樣的結構性分析,把上證指數中的14家銀行和2桶油拿掉,數據顯示情況要更加糟糕。拿掉銀行股和兩桶油後,剩下公司2012年前三季度的總體盈利增長為-17.6%;前三季度單季的增長分別為-20.0%、-11.7%、-22.0%。

深市的盈利情況也基本如此,拿掉兩家銀行後,深證指數中上市公司整體盈利在2012年前三季的增長為-19.1%,前三季度單季的增長分別為-20.0%、-20.4%、-16.4%。

2012年以來,由於企業成本高企,費用率上升,尤其是財務費用上升幅度過快,使得滬深兩地上市公司的總體盈利能力變弱,淨利潤率不斷下降。按可比計算,上證指數和深證指數兩者總體的淨利潤率在2011初分別還保持在10%和6%的水平,其後逐季下滑,到2012年第三季度時已分別下滑到8.2%和4.3%,而如果拿出銀行股和兩桶油之後,兩者更進一步分別下滑到3.7%和3.9%。

通過以上整體數據的比較和結構分析,可以發現,在2012年前三個季度裡,從整體上講,中國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在明顯弱化,淨利潤率處在下滑的趨勢中,公司盈利令人意外地快速下滑,並且已經出現了負增長的情況。

正是這種連續的盈利下滑和負增長,逐漸消弭了人們的買股和持股信心,進而對中國的股市估值形成了巨大的壓力,使得估值水平節節下移。

上證指數和深證指數在2012年的平均PE大約分別在11倍和22倍左右。但是,如果把銀行股拿出,餘下的盈利對應餘下的市值,移動PE(Trail PE,以過往的四個季度的盈利之和計算)便分別上升到了17倍和23倍。

從結構上看,對應盈利的下滑情況,中國股市的估值其實還並不低。

銀行最賺錢,也讓投資者最糾結

延續幾年來一貫的趨勢,銀行板塊在2012年仍然是中國股市上賺錢最多的行業,16家上市銀行2012年前三季度的盈利總和為8128億元,佔了滬深兩市同期盈利總和14944億元的54%。也就是說,16家銀行賺的錢,比其他2437家公司賺的錢加起來還要多。

儘管銀行股的盈利佔到了市場總盈利的54%,但是它們所承擔的市值卻很低,2012年以來其所佔市值比例一直在24%的水平,與其所佔盈利比例遠不匹配,也因此拉低了總市值的水平。假若銀行股的市值佔比能夠提高到它所對應的盈利佔比,2012年的中國股市當不至於如此疲弱。

2012年裡,銀行股的PE一直處在低位水平,平均大約在6倍左右,而股市的平均PE大約在10-13倍。但是,拿掉銀行股之後的股市平均PE其實並不低,大約在19-20倍。換言之,是銀行股的PE拉低了中國股市的整體PE,或者說是銀行股的低PE遮掩了中國股市並不很低的PE,使中國股市的PE看起來很低。

銀行是最賺錢的行業,成長性也很好(過往三年的盈利年複合增長率為26%,2012年前三季度仍有16.7%的增速),PE又低,那麼銀行股的股價為什麼漲不上去呢?

糾結主要是來自不確定性,而不確定性又主要在以下兩點:市場認為銀行高成長的盛宴正在接近尾聲,未來的成長性如何,市場的主力缺乏共識;地方融資平台和經濟下滑造成的企業壞賬對銀行的負面衝擊將會有多大,市場沒底。

如果對銀行股的不確定性能夠得到解除,銀行股的市值佔有率力量就可能得到釋放,中國股市估值下滑的壓力或可得到相應的對沖和抵消。但是,如何能真正解除市場對銀行股的不確定性,目前看來依然是一個問題。

A股市場在2012年底的最後一個月裡出現了反彈,人們預期四季度公司的業績要好於前幾個季度,理由來自政府在最近的幾個月裡投資加大帶動了相關領域的活躍性;同時經過前幾個季度的去庫存,在重新補貨的需求下,相關領域的公司有了加大生產的機會。

當然,包括銀行股在內的一些股票的低估值所散發出來的誘惑,也再次喚起了不少投資者的勇氣。如果未來兩個季度出來的業績結果符合人們的樂觀預期,2013年的中國股市沿著目前出現的小彎鉤,走出一波像樣的上揚行情,現在看來,這樣的機會似乎存在。

(作者為深圳君亮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股票估值網董事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3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