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位菜鳥老闆的經驗教訓

http://www.chuangyejia.com/archives/20952.html

一位20多歲的公司創始人,如何找到既適合團隊,又符合自身個性的管理風格呢?她在不斷試錯中發現,不要害怕在溝通時團隊成員挑戰你的觀點,惱人的問題並不代表對方試圖推翻你的領導。與說出問題相比,避免衝突可能會引發更大的問題。

「年度老闆」並非是我要努力爭取的一個獎項。說真的。如果我的團隊能安然無恙地度過今年,我一定會興奮不已。

去年,我25歲,辭去了在麥肯錫(McKinsey)的分析師工作,創辦了面向年輕職業女性的社交網絡Levo League,迫不得已走上了管理崗位。我通過讀書來緩解作為一名新手的恐慌;我讀過大衛•格爾曼的《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書中講到了如何在控制自身情緒的同時,影響其他人的情緒。Zappos電商網站CEO謝家華的《傳遞快樂》(Delivering Happiness),讓我產生了建立自己公司文化的念頭,我希望公司所有員工能全身心投入工作,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努力。我把自己的想法付諸實施,結果很快就陷入僵局,在管理方面大放光芒的夢想也被無情擊碎。讀再多的書也成不了管理大師;只有經驗才最重要。經過幾個月的反覆嘗試之後,我終於明確了自己管理上的優先度——比如進行困難但至關重要的對話,提供有用的反饋,以及幫助其他人解決問題等。

溝通是關鍵

最初,我很難接受團隊成員挑戰我的觀點。我本來期望得到建設性的反饋,結果卻讓我非常不爽。於是我的態度從積極變得易怒:「我沒時間」或「我不關心」成了我的口頭語。最後,我意識到惱人的問題並不代表對方試圖推翻你的領導;源頭在於缺乏清楚的溝通。與說出問題相比,避免衝突可能引發更大的問題;最後,我不得不重新考慮自己的溝通策略。

我認識到透明的重要性。現在,我會寫「週日鞭策郵件(SKAE)」,郵件中會列出團隊的總體目標,並細分一週內每位員工的責任。團隊用於理解工作內容的時間大為減少,於是有了更多創意時間,來開發後續項目。

反饋也要注意方式

有一天,我壓力滿滿,可一位員工一直問我該把一張桌子搬到哪兒去。我怒不可遏地回了她一句「我才不管你把那張該死的桌子放在哪兒,」然後繼續工作。每當我回想起當時的表現,都會打冷顫。我將自己遇到的挫折發洩到一位完全無辜的團隊成員身上。我認識到時間、地點和語調的重要性,尤其是辦公室裡的員工大都年輕敏感、精力充沛。未來我會如何回應上述問題?把她叫到一旁,然後跟她說:「我非常希望你能接管這件事,自己決定如何擺放辦公家具。」每家公司都需要完成這些基礎事務。如果處理得當,可以提高下屬的自信,這將有助於他們未來承擔更大的任務。

經驗豐富的員工可以成為良師

我的下屬中,有幾位女士比我大五到七歲。如果她們發現某些方面有問題,通常會以更令人舒服的方式提出來。她們會儘量安排一個時間來討論問題。她們在其他公司的經驗讓她們瞭解到溝通和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的重要性。

管理者是如何煉成的?

要學會成為一名更優秀的管理者,必須拿出時間體驗和培養新技能。聽起來似乎顯而易見,但許多公司創始人和首次走上管理崗位的人並未意識到這一點。確定自己的弱點,並不斷努力改進,這種事不會在一夜之間完成。

我正在競選「年度進步最快老闆」—— 一個讓菜鳥管理者們自豪的獎項。

(翻譯:劉進龍/汪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7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