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王冉:如何賣公司?

http://www.chuangyejia.com/archives/19938.html

我講一個正在發生的故事,一個企業以前融過兩輪VC投資的企業,現在在賣給一個A股上市公司,A股上市公司會買通股權,風投全部退出,創始人大部分會留下。這個項目裡,有兩個比較也關聯性的問題。第一個是,在VC進入的時候通常都會有一個要求,叫做清盤優先,意味著當你發生了一個控股權轉移的交易或者是公司清盤的時候,投資人有權先收回比如說1.5倍或者2倍他的投資額,之後還有錢大家按比例分。這個東西很常見,但是具體每個交易情況不一樣,因為最後投資人能不能拿到取決於交易的態勢。在我們這個項目裡,當年融資的時候他自己做沒有經驗,所以同意了,沒想那麼多。現在發現交易真的發生的時候,如果這樣算,心裡覺得有點不平衡,因為他說,叫清盤優先,清盤是大家沒賺到錢,我這個已經給地帶來了至少八、九倍這樣的回報,為什麼還要清盤優先,但是白紙黑字這麼些的,確實要給投資人一個優先匯報然後大家分。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投資人要賣出,價格肯定越高越好,大部分會留下,那麼上市公司會有一些新的期權獎勵,這時候有一個潛在衝突,到底是做一個非常激進的財務預測,把價格儘可能推高,我作為管理者和留下的股東,等於把高價格送給投資人讓投資人高價格退出?還是說有意壓低價?告訴你市場有各種各樣的不景氣階段,確實中國經濟有各種各樣結構性的問題。我借這個把價格降下來,更多的留給未來股東,這是很現實的。我們的客戶最終的選擇我可以跟大家講,針對第一個問題,他的選擇是既然白紙黑字當時這麼簽的,我們就這麼執行。但是我會告訴投資人這件事我不是很爽,我會讓他知道,但是我會執行。

第二件事,關於未來到底用什麼樣的價格?換句話說創始人如何通過財務預測來影響價格?假如說本來他們明年應該做一億的利潤,如果純粹公司融資的話很人多會說1億2,1億5,如果純粹打下來價格就是6、7千萬,但是後面他給買方的財務預測就是跟他真實的期待非常接近。因為站在我們的角度,我們當然會建議他儘可能掌握這樣的平衡,這樣他最好能接受。我說最後你怎麼把事想明白的,他說我作為創始人,我這一把賣了以後,進上市公司,我將來可能三、四年以後還會出來創業,這時候我不要給市場留下一個不好的名聲,讓人家以為我為了自己的利益人為的調整公司的利益,這樣的名聲對我未來創業非常不利。我覺得這就是想明白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2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