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基本當然是885和136基本的2供1
279和913之前十合一又一供五
那一個人有100股,要供多少股呢
100股合成10股,然後供50股,簡易的來說,是100股供50股,即2供1。
273前幾日就5合1,就2供5
那一個人有100股,還是要供50股,都是2供1。
那為何要這樣供呢?
如果我們把273當作一例子,就會明白
例如今次供的term是(1) 2供5,每股0.15元,其實和未合股之前(2) 2供5,每股0.03一模一樣,或是(3)每股2供1,每股未合股前0.15。
假設股數為10億股
(1) 先5合1,然後2供5,則發行5億股,每股0.15,集資7,500萬
(2) 2供5,發行25億股,每股0.03,又是集資7,500萬
(3) 2供1,發行5億股,每股0.15,也是集資7,500萬
由此可見(1)、(2)、(3)集資是一樣,但你可以見到(1)和(3)發行股數的比例應是一樣,但由於(3)一來股票低於面值一毛不能發股,需要 合股然 後減少票面值才能供,二來有些人輸了錢後,希望他們以供股溝貨,增加他們的收入,三來又想引一些不懂的人,利用合股後的價格錯覺,令他們以為買了這隻股票 供股著數,所以就合股以令他們收入增加。
集資的資金是和二供一一樣,但發行股數的比例是比二供一更多,所以這樣的供法是更具殺傷力。這樣使小股東的權益大比例減少,不供的話,令他們所佔的應份更多,供的話,錢先入來,慢慢才會對付你,使你三振出局。
這樣的方法在數字上使監管當局看來好像折讓不太大,容易過他們的那關,另外他們令股價平一點,使小股民更易中招,買他們的股票。這樣平其實已暴露出他們的困境,令人以為平就去供,以集得更多街外錢。
我研發出幾種方法,供他們參考一下。
例如二十合一,然後一供十。
五十合一,然後一供二十五。
一百合一,然後一供五十。
咁咪榨得仲快!
如果想溫和一些。
二合—,一供一
三合一,二供三......
數字上公式是: a合1,然後1供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