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我要不完美。 蔡東豪

2012-11-15  NM
 
 

 

我對食不大講究,近年傳媒湧現大量飲食文章,我多數抱着好奇心去看,很少產生共鳴。最近我看到一篇出色的文章,顏美鳳寫「壽司之神」小野二郎(《蘋果日報》,10月26日),我看到熱血沸騰。她竟有辦法飛到日本品嘗,連我也看到口水流,這是作者的功力,也是廚師追求完美的肯定。我看過關於小野二郎的紀錄片《Jiro Dreams of Sushi》,驚嘆世上竟有人窮一生精力追求完美,而真的做出完美成績。在顏美鳳筆下,這種完美轉化為讀者的共鳴。看完關於小野二郎的故事,更加強了我的信念:我要不完美。

小野二郎對一粒米的着緊,確實令人佩服,我做不到,亦不會嘗試去做,甚至多行一步,我會鼓勵別人不去做。小野二郎做到,不錯證明完美是有可能,不過他代表萬中無一的例外,不代表例子。紀錄片最值得同情的人物,是小野二郎的兩個兒子,兩人自小以父親為榜樣,時時刻刻想着超越父親,這種工作和生活混成一體的環境,滿足感和壓力感之間界線變得模糊。只接受完美的父親,一心想兩個兒子成材,製造出怎樣的生活氣氛,紀錄片沒交代清楚,只知道父親安排了其中一個兒子自立門戶。世界是不完美,世事總是甩甩漏漏,我們習慣了在甩漏中尋找滿足。完美人活在一個不完美的世界,感覺應該是辛苦,因為太多事情看不過眼。在控制到的範圍,完美人做到最好,但世事包括很多控制範圍以外的事,在完美人眼中,自己控制以外的世界充滿平庸。小野二郎的供應商便是例子,他們未必能達到小野二郎的要求,因此小野二郎須做很多本應是供應商份內的工序。完美人忙到癲,因為處處看不過眼,唯有做埋別人的工作。

我們讚美完美人的成就,但這種讚美其實帶點盲目,甚至虛偽,因為我們為保存心裡的完美形象,不想知道完美的背後。完美當然是好,不好的是追求完美的過程。小野二郎一生人奉獻給一個目標,我認為是不對,因為人生應該有很多目標。我信奉「八二原理」,人用二成時間做事情的八成,然後用餘下八成時間去追求完美。這條數不划算,因為假如我能接受每件事八成便足夠,在十足時間內,我可做五件八成事,而完美人只做了一件完美事。除了魚生,小野二郎沒精力追求別的東西,這是一種遺憾。完美人專注,專注沒有不好,但過分專注可能扭曲真相。專注的人咬實一件事不放,全神投入,做到最好。然而,更合適的方法,可能是嘗試不同方法,貪新忘舊不是罪,而是不停提醒自己有可能出錯。專注的人不大接受事情有其他可能性,不願質疑自己有可能犯錯,因為他們已投資這麼豐富的感情。完美人的價值觀,外間未必能理解。

我要不完美,因為我相信Good Enough,Good Enough夠了。Good Enough不代表馬虎,在要求愈來愈高的工作環境,馬虎沒法達到可接受水平。Good Enough同樣需要計劃,需要下苦功。Good Enough不是接受次貨,而是定下一個顧及參與者能力的計劃,然後在符合成本效益的前提下盡力做好。Good Enough不是完美的反義詞,因為我們對Good Enough的要求,也會隨着時間和環境而改變。例如香港人對政治人物操守的期望,過去十多二十年,有很大變化,今日的Good Enough,差不多等於過去的完美。以Good Enough為目標的好處,是接受世事好難,做到Good Enough已經是了不起,再做好一點,一是不可能,一是不划算。做任何事也要考慮成本,當成本高至不合理水平,當事人要懂得叫停,可惜叫停在完美人詞彙中不存在。Good Enough容許我們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一面,而這一面並不醜陋。

我花了一點時間考慮這篇文的標題,是《我要不完美》,或是《我不要完美》?細想之下,兩者有分別,《我要不完美》代表我了解追求完美的過程,而決定不去追求完美;《我不要完美》的意思彷彿是曾經想追求完美,退而求其次,不再追求完美。

蔡東豪 Tony Tsoi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http://www.facebook.com/TONYTONGHOOTSOI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8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