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761萬有殼族3年繳稅多1倍

2012-10-29  TCW
 
 

 

實價登錄制度上線,跟我有關係嗎?這是多數人第一個反應。

若以為只有買賣房子的人才會受到影響,那就錯了!全台灣有七百六十一萬個擁有自有住宅的家庭,都會因為這個制度啟動,荷包大失血。

影響一:課稅基礎拉高》房地產相關四大稅都將大增

雖然實價課稅還沒實施,但地價稅、房屋稅、土地增值稅、財產交易所得稅,這四種與房地產有關的稅金,都可能因實價登錄,而大幅上揚。

目前,這四大稅中的物件價格計算基礎值,僅占市價的兩成到五成,一旦物件的價格拉高到與市價接近,要繳付的稅款就會大幅提高。

房仲業者以二○一一年某間位在台北市南港區、二十五年住宅為例。若當年度該戶以一千九百萬元出售,當時的土地公告現值五百萬元,房屋評定現值六十萬元,成交後賣方需繳納土地增值稅約三十四萬元,財產交易所得稅約二二萬元。

同一個物件,設想若等到二○一四年,土地公告現值調升到接近市價時賣出,屆時土地公告現值將提高至一千五百萬元,房屋評定現值約一百八十萬元。若此時賣出,賣方需繳付土地增值稅二百六十萬元,與財產交易所得稅七十六萬八千元。繳納的金額,分別比三年前約增加六.六四倍與二.五倍。

政府推動實價登錄制度除了要讓房地產交易更公平外,還要做為調高土地與房屋價格的依據。當上述兩項價格與市價接近時,擁有自有住宅的民眾,每年五月收到的房屋稅繳納通知單,及十一月的地價稅繳納通知單上面的金額,會逐步增加,每年支付的費用也會跟著提高。

你的荷包會減多少?

目前土地價格分為公告地價、公告現值與實際交易價(市價)三種。公告地價是政府做為徵收地價稅的依據,地方政府的地價評議委員會,每三年會重新公告地價一次;公告現值,則是買賣房屋後課徵土地增值稅的依據,會在每年的一月一日公告。目前,這三者間的價格由高至低,依序為市價、公告現值、公告地價。

因此,當土地的公告地價與公告現值,與市價逐步貼近時,民眾手中持有的房地產中的土地價值跟著攀升;另一層意義是,每年要繳納的地價稅,與房地產轉移時要繳納的土地增值稅也會提高。

地價稅可能調漲外,房屋稅也蠢動中。

目前,房屋評定現值除了做為房屋稅課徵依據外,也做為房地產轉移時,課徵財產所得的計算基礎。一般來說,房屋評定現值常因房屋折舊導致現值下降。但若影響房屋評定現值中的「地段調整率」(簡稱路段率)幅度調高,房屋評定現值就會逆勢上升,房屋稅與房屋出售時繳納的財產交易所得,就會跟著提高。

二○一一年,台北市與部分直轄市曾針對部分豪宅路段調高路段率,以台北市仁愛路的帝寶為例,路段率從原本的二一○%,調高到二五○%。仁愛帝寶的所有人,今年收到的房屋稅從七萬元,增加到超過三十萬元,多了三.二倍。至於其他地區適用的房屋稅基準,還停留在一九八四年水準。

實價登錄制度上線,讓土地、房屋實際價格全都露,政府可據此做為調高土地與房屋評定現值的標準。所以,當有一天,你坐在家中收到的地價稅與房屋稅稅單的金額增加至少一倍,可別驚訝。

至少增加一倍的金額有多少?以位在台北市士林區、屋齡超過三十年的公寓為例,目前每年要繳交的房屋稅與地價稅接近一萬元。一旦土地公告地價與房屋評定價格調整到接近市值時,未來每年要繳交的金額將超過兩萬元。「高價」一點的地段,金額增幅出現兩倍、三倍都有可能發生。

財政部長張盛和說,實際登錄機制上路後,不會影響到現行的地價稅、房屋稅的計算方式。

但他沒告訴你的是,只有保證計算方式不改變,卻沒說未來各縣市政府,會不會將土地與房屋價格的計算基礎調高。在各縣市鬧窮時,誰能夠保證地價稅、房屋稅不會成了搶錢標的?

信義房屋企研室經理蘇啟榮舉例,北市府早從二○一一年就加大土地公告現值調漲幅度。二○一一年調漲一二%,一二年再調漲九.八%,兩年調幅達二一.八%。

影響二:政府跟進調漲》三年內,土地公告價格達市價九成

房仲業者發現,官方公告的數字與市價仍有極大的落差。房仲業者以台北市信義區「國家美術館」建案為例,一間一百三十一坪的房子,官方認定的房屋總價為三千六百四十四萬元,但目前市價達二億三千八百萬元,相差五.五倍。

台北市的房地產動向,向來是全台灣的縮影,持續向市價貼近的良好「示範」,讓內政部訂下三年內,也就是二○一五年,全台土地公告現值由現在的市價兩成至三成,達到市價九成的目標。內政部的政策猶如「助跑器」,會讓繳稅的金額加速提高。也就是說,未來三年,民眾繳納的地價稅與房屋稅,可能至少增加一倍。

二○一一年,政府地價稅稅收六百三十四億元,房屋稅稅收五百九十五億元,只要各地方政府喊跑調漲,二○一五年上述兩項稅收都可能突破千億元。實價登錄重大「貢獻」之一,就是政府增加稅收的依據。

此外,實價登錄上線將對房地產市場與個人帶來四大影響。

影響一:買賣透明度增加,投資客操縱價格空間縮小。知名的房地產投資客「帥過頭」私下對學員說,「實價登錄對投資客的重傷害,比奢侈稅還要大。」投資客利用買低賣高賺取價差,賺的是買方無法得知隱藏在「黑盒子」中的買進成本。如今有實價登錄網可查詢,如果中間的價差過大,買方就有可能放棄。

另一位投資客認為,未來投資房地產要改變想法,要「棄短從長」。揚棄過去短線操作模式,改以視景氣變化做為買賣時點。同時因為成本容易被買方臆測,未來只能獲取合理價差,不容易再出現暴利。

影響二:地價稅、房屋稅與房屋交易所得稅增加。在內政部訂下三年內房屋總價接近市價時,對建商與個人都會帶來影響。

對建商的影響是,房地產出售時地價稅、房屋稅增多,成本提高,成了調高房屋售價的藉口。對個人而言,每年繳納的地價稅、房屋稅增多,稅負增加。

影響三:財產交易所得稅增加。房地產出售時,除需繳納土地增值稅外,房屋交易所得將納入所得稅中計算,有可能使當年度繳納的所得稅稅率,上衝至四○%,影響到售屋利得。

影響四:銀行貸款把關趨嚴。實際登錄上線讓房地產的價值容易計算,《住展》雜誌研發長倪子仁認為,將有助於未來銀行在房貸審核上,加速審核。但也因此,過去屢出現的超貸現象,將因為房產價值容易比價、計算,銀行的貸放人員很難從中「放水」,對投資客與實力不夠強的建商,少了資金活水。

影響三:實價課稅前奏曲?》買賣房產恐讓所得稅率衝上四成

而最讓人擔心的,實價登錄成為實價課稅的「前奏曲」。

目前財產交易所得稅只針對房屋交易所得徵收,未對土地交易所得徵收,土地交易僅需繳交土增稅。採取實價課稅後,政府會將土地與房屋交易價差,全數納入所得計算。屆時賣方出售房地產所得,恐以最高稅率四○%繳交國庫。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陳建宏與經理王瑞鴻曾撰文表示,平均地權條例、地政士法,或是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均明訂「已登錄之不動產交易價格資訊,在相關配套措施完全建立並完成立法後,始得為課稅依據。」提醒民眾要留意政府隨時可能會祭出的尚方寶劍。

雖然政府官員用力保證,實價登錄不會做為實價課稅,但面對勞保、健保即將斷炊,政府債台高築,政府一定想辦法開源,民眾可要當心了。

【延伸閱讀】實價登錄上路,衝擊4大族群

效應1 擁房者衝擊每年要繳交的地價稅、房屋稅可能增多,3年內可能增加1倍。

效應2 賣方衝擊出售房產時,房屋所得將納入所得稅中,所得稅稅率可能從最低的5%,在出售的當年度竄升至40%。

效應3 投機客衝擊房地產投資客、投機客減少,房價炒作空間減少。

效應4 首購族衝擊房地產有更多的比價樣本,不容易出現超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3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