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高原資本:兩個人的VC 拒投山寨式TMT

http://capital.cyzone.cn/article/234333/

曾被人懷疑是皮包公司,卻投資了挑剔的周鴻禕和他的奇虎360;在國內投資團隊只有兩個人,6年只投了約10家公司,但一個項目回報就超過了它在中國的總投入的數倍,這家公司就是高原資本。

涂鴻川是高原資本中國創辦人、董事總經理。雖然和高原資本一樣,他在創投圈裡低調且有些神秘,少在公開場合露面,鮮於接受媒體採訪,但是,只要說起一個項目,高原資本和涂鴻川不得不「被高調」。

2006年,高原資本投資奇虎360。當2011年奇虎在紐交所上市時,作為最大的投資人,按照首日IP O閉市價,高原資本的投資回報超6億美金。

曾被懷疑是皮包公司

涂鴻川給創業者的印象就是拎著皮包到處跑。讓創業者吃驚的是,往往後來才知道這個能說會道的投資人在中國只有一個搭檔。是的,這家VC在國內的全部投資團隊只有兩個人。以致不止一次,涂鴻川被人懷疑,是不是一家皮包公司?

然而,只要稍對高原資本有所瞭解,便會找到答案。

在1988年成立、快滿25歲的高原資本,最早起源於美國。目前旗下管理著8只美元基金,總額大約37億美元,其LP主要來源於國家基金、大學基金、企業基金、退休金、保險公司等,其中很多LP都是超過10年的合作關係。作為老牌創投,高原在全球投資且創建了超過200家公司,包括L ycos——最早的搜索引擎,Staples史泰博辦公用品,Lululem on露露檸檬運動服等。

2005年,原供職於集富的涂鴻川加入高原資本,受命負責高原資本在亞太區的業務擴展,開啟了高原資本在中國的拓荒。幾年裡,涂鴻川一直是「孤軍奮戰」,直到2008年,葉冠泰加入高原資本,這家V C的投資人數終於完成「1」的突破,成為兩個人的VC。

雖然涂鴻川和葉冠泰性格各異,卻也合作無間。

比如,涂鴻川偏「動」,早年學過企業管理和市場營銷,性格外向,擅長與人交流。葉冠泰好「穩」,技術出身,思維理性,嚴謹務實。在具體投資看項目上,幾乎所有項目都是兩人一起去看,做盡職調查、談判,一起決定是否投資。「高原投的一半項目裡,我們兩個人都在一起擔任董事。」涂鴻川說,對於兩人,不會說一個項目是屬於誰,不關我的事,大家一起討論一起投資,一起替被投企業幹活。

團隊小,反映在投資節奏上便是兩人的不緊不慢,他們約定每個合夥人每年投資項目不得超過2個。而從2006至今,高原資本在中國才完成了將近10家公司的投資。

創投界的慢公司?

涂鴻川並不認為高原資本「慢」,「很難評判。」他說,高原資本看重的是成功率,而非量,6年投資10家公司,這在硅谷很正常,大家判斷VC的標準是退出時的回報,所投創業企業裡是否能成為家喻戶曉的公司。

此外,投資項目少,也能使投資人抽身幫助創業者成長。

「尤其在國內,我們發現很多好的公司,創業者是草根出身。草根有草根的很大優勢,但是公司到一定規模的時候,最需要就是投資人從旁協助。」涂鴻川說,如果一個合夥人一年投7個到10個項目,3年累計20多家的話,肯定沒有充裕的時間幫助創業者,他認為花在找項目上的時間,遠不如花在所投公司身上來得有價值。「投早期的V C和私募PE不同。VC更需扮演著ValueCreator(價值創造者)的角色」

不過最近,涂鴻川在團隊擴充上有了新計劃,「計劃今年或明年加多一位負責投資的同事。」他說,雖然很多人眼裡現在投資大環境不好,但他是樂觀預期,要加人手。很快,這家兩個人的VC將變身「三人行」。

「專長就是TMT」

無論是全球其他市場還是中國市場,高原資本的投資主線都非常單一清晰,即主投T M T行業,奇虎360、趣游、Viva(維旺明)、網康,途牛等,全都是此領域。

為什麼對TMT孤注一擲?涂鴻川笑言,這個問題他被問了幾乎17年。「最直接的原因,是我和葉冠泰兩人的專長就是TMT。」

涂鴻川認為自己在職業方向上是個幸運的人。1995年進入了集富集團總部擔任全球IT投資部門負責人,不僅接觸了大量TMT相關企業,還完成了對中國、北美和亞洲的數個寬帶通訊和網絡服務公司的投資。

高原資本的另一位合夥人葉冠泰,是典型的技術型資本家,他擁有美國半導體處理技術專利,曾任職於英特爾,瑞信投行,非常熟悉IT技術。

「沒辦法,我們的專場就是TMT。」涂鴻川說,雖然中國的投資機會特別多,包括零售業、傳統農業、新能源等,但自己並不理解熟悉這些行業,即便一個好的零售業項目送到面前,自己也可能誤判。

當然,涂鴻川還被問到另一個問題。只投TMT領域不是很窄麼?當這個領域飽和了,你豈不是沒活幹,沒地方投了?「問題很有趣,但也說明他對TMT的想像力不夠。」

在涂鴻川看來,TMT跟農業、製造、零售等相比,最大的特性是「變」。不像製造業,農業、餐飲業,某企業是領頭羊,行業老大的地位可能十年都不變,TMT是一個「小子撬動巨人」的善變行業,而且從創業到聲名鵲起,再到IPO的時間較短,回報可觀。

投資圖譜之高原資本

涂鴻川:

創業型投資人模式不是NO.1

投資人臉譜

涂鴻川早年學過企業管理和市場營銷,性格外向,擅長與人交流。

他從不投資純「山寨」公司,因為只有非山寨才有創新的原動力。在他看來,奇虎360、維旺明等都是此類型公司,在美國都找不到模板。

對於高原資本,啟明創投董事總經理鄺子平有一個評價,說高原資本的模式是,恨不得自己去創業一樣。

涂鴻川有點不好意思地笑了,他調侃說:「因為投資的公司少,所以才有大把時間與他們一起商量怎麼做。」

工作之餘,他的愛好是打羽毛球,網球,旅遊等。經常與創業團隊一起打羽毛球。

他以高原資本在美國投資過的一家搜索引擎公司Lycos為例。

1990年代,美國有家公司叫Lycos,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搜索引擎之一,當時家喻戶曉。於是,大家覺得搜索市場已經被其佔領了。不過,後來的 事實是,Lycos被生力軍雅虎給顛覆了。於是,大家又說,搜索的市場已經有老大了,雅虎把以前的老大lycos給打了下來,沒人能夠再佔領這個市場了。 結果,不就出現了google嗎?不管雅虎以前多麼輝煌,老大已經不再是它了。15年,這個行業的老大就是這麼不斷替換著。

「還有手機,三年前全球市場的老大是諾基亞,現在完全已被安卓和蘋果給取代了。但在傳統領域,很難看到一個新興企業去顛覆市場原本的老大。」涂鴻川評價說,只有TMT是一個允許毛頭小子瞬間顛覆行業、繼而搶走大佬第一把交椅的領域。

投資清單無「山寨」

涂鴻川說,自己不投純「山寨」公司,因為只有非山寨才有創新的原動力。「尤其是TMT領域,很多創業者會模仿硅谷的新興企業,模仿意味著抄襲,有的甚至功能、界面都相像,但再模仿也只能是皮毛。」

在高原資本的投資清單中,幾乎找不到「山寨」公司。

奇虎360是涂鴻川繞不開的一個投資案例。這既是高原資本在中國的第一個投資項目,也是它的明星項目。最初投資奇虎,涂鴻川看中的便是它的不「山寨」和獨樹一幟。

在高原資本之前,涂鴻川曾供職的另一個投資公司集富亞洲曾投資過奇虎360創始人周鴻禕(微博)的3721。周鴻禕做奇虎時,曾被競爭對手稱為「流氓,騙子」,但在涂鴻川看來,周鴻禕團隊是中國真正瞭解互聯網的幾個頂尖團隊中的一個。2006年,高原資本投資了奇虎1750萬美元。

後來的事實證明了涂鴻川的眼光,2011年,奇虎在紐交所上市。有人這樣算了一筆賬,奇虎上市前,高原資本持有其17.69%的股權,是第二大 股東,上市稀釋後仍手握15 .94%股權。奇虎上市當天開盤報價是27美元,首日收報34美元,僅僅按此價格計算,高原資本在這個項目的投資回報超過6億美元。

涂鴻川說,直到今天奇虎的模式在美國也沒有模板,它做的是安全平台,主打木馬,防止彈窗,演化到瀏覽器、殺毒,後來涉足遠程存儲,導航,搜索甚 至手機安全,而且把這一系列都做成了免費產品。「奇虎的定位是安全平台,又免費,這個模式在北美是沒有的。」他說,今天在北美,殺毒軟件還是需要付費,也 沒有網絡殺毒公司還做瀏覽器、做手機、做應用的,找不到。

Viva亦是一家不「山寨」的公司。

涂鴻川說,在V iva之前,美國有家叫做Flipboard的公司,做的便是無線個性化閱讀。不過與後者不同,V iva做的東西不同,比如在北美沒有任何一個移動閱讀平台能獲得眾多有版權的雜誌,內容渠道有限。

除了模式不山寨,涂鴻川對所投公司還有一個硬標準,「很多時候,我既是一個『創業型』的投資人,也是一個『用戶型』的投資人。」涂鴻川說,「有 時模式不那麼重要,我更關心的是產品,尤其是產品的用戶體驗。」他說,所謂本土化,即瞭解國內用戶需求,用戶一用就愛不釋手,變成粘性很高的產品,這樣才 有投資價值。涂鴻川坦承,自己看企業時,一般不太重視有收入,更不要求有利潤,更加在乎的是創業團隊做的產品對用戶、對市場上是不是具有顛覆性。

投資秀

投資「六間房」重給社區電視機會

六間房是2006年5月上線的一個視頻分享類網站。

金融危機期間,六間房也難逃挑戰。六間房將250餘名員工裁減至60餘人,砍掉一批新業務,並縮減大量服務器帶寬成本。與優酷、土豆的順風順水不同,六間房是「熬」過了寒冬。

涂鴻川深知這家視頻老公司曾經遇到的挫折。「曾經的挑戰真的非常大,手頭上的現金流也非常緊張。但創始人劉岩從來都沒有考慮做『逃兵』,而是很有骨氣踏實地成功轉型。」即全面砍掉影視劇,主要做社區電視。前陣子六間房獲得了高原資本的投資。

「其實我們以前一直在找一些做社區電視概念的公司。當我們找到六間房時,連在硅谷的合夥人都很意外。」涂鴻川說,社區電視也叫「social T V」,與優酷、土豆不存在社區而言,社區電視能讓用戶作為一個可以互動的觀眾,是視頻的2.0。比如,很普通的草根歌手就在視頻裡唱歌,聽眾點播,每點一 下10塊錢,都是草根,就形成了粉絲會。

投資途牛 人對事對

去年,高原資本投資途牛。之所以投資,涂鴻川看中的主要是兩點,一是人,二是事。

「敦德不是職業經理人出身,是很踏實的創業者。」涂鴻川說,除了於敦德,途牛創始團隊還有一個核心人物CO O嚴海峰,兩人性格各異,一個對內、一個對外,「他們兩人很像奇虎360的周鴻禕和齊向東這對搭檔,搭配合宜。」

在做的事上,途牛不模仿誰,為用戶提供優質旅遊產品,也合涂鴻川心意。當然,最讓他青睞的還是產品。涂鴻川說,傳統旅行社門店輻射範圍小,途牛 是將它們搬上網,擴展其客源,提高成團率,而對用戶來說,比如以往去歐洲旅遊,一定是用戶配合旅行社的產品和組團時間,但在途牛上,用戶完全可依照自己需 求挑選合適行程、路線的產品。「解決了消費者的現實問題。」

第一人稱

「川」堅持而大膽

●講述嘉賓

維旺明創始人韓穎

●和高原資本關係

被投資人

熟悉涂鴻川的朋友都喜歡叫他「川」,他自己也挺喜歡這個稱呼,很親切。

2008年,通過朋友介紹我和涂鴻川認識了。當時,他也是聽朋友說我在做維旺明的項目,找朋友聯繫上了我。2008年正好金融危機來臨,我們也在那年底前談妥了投資合作。

我算是互聯網的老兵了,曾參與過亞信的創業及上市,後來曾任北京網通副總裁,兩家企業都還不錯。2008年時,我創辦維旺明才一年多時間,在高原資本之前,很多家創投機構包括美國的知名基金都找到過我,一直沒有做決定。不過,當遇到涂鴻川,我的感覺是「眼前一亮」。

為什麼這麼說呢?倒不是他長得特別帥,開玩笑哈。是因為他對移動互聯網產業的理解,與我之前見的投資人們不一樣。最有說服力的一個例子,可能是 他投資奇虎360。我和周鴻禕也是老朋友,很熟悉,他當時創辦奇虎時做了很多事,具體我不便說明,引發的結果是股東們經常吵架,對他的做法有爭議,但涂鴻 川給了他很多支持,持續投資了很多錢,最後變成了大股東。事實證明,奇虎在周鴻禕的帶領下上市了,涂鴻川的堅持是對的。

在對維旺明的判斷上,涂鴻川依然有獨特的眼光。

比如,在對投資人介紹項目時,我最初為公司的定位是手機視頻新媒體。北京奧運會後,我們決定轉型做手機雜誌。在這個轉型上,涂鴻川給了我很多好 建議,而且他認為我想做的事,趨勢是對的。說實話,他當時的投資比較大膽,因為2008年時,哪有什麼移動互聯網新浪潮的說法?大家對手機,最多是停留在 SP業務上,沒有真正的無線互聯網。涂鴻川的看法是,這一定是未來的趨勢,市場極大,於是支持維旺明的無線互聯網新媒體發展,還與我一起實現了像手機雜誌 的轉型。

除了業務上的精通,涂鴻川對如何處理與所投企業「距離」上也非常在行。

投資後,涂鴻川與創業者的距離很適度,既不過多干預企業管理,也不是不管不問,他會想很多辦法幫助你,給你介紹業務可能相關、互補的公司和人。 比如我和涂鴻川基本每週要麼通電話,要麼見面談,他每次都會把最近見過什麼人,看了什麼公司,有什麼心得,和你一起分享,大家的聚會更像朋友來往,而不是 投資關係。很多時候,我自己也覺得能找到涂鴻川這樣的投資人,很幸運。

他是自來熟

●講述嘉賓

途牛網CEO於敦德

●和高原資本關係

被投資人

去年,途牛網獲得了高原資本的投資。在「主動性」上,是我們主動找到了高原資本。或許有人覺得奇怪,途牛此前獲得投資時,投資方都是知名創投機構,而高原資本在國內並不是聲名赫赫的大牌VC,途牛為什麼還主動選擇了高原?

其實,在找融資方前,我們自己也做了不少功課,對高原資本有一些瞭解,它主投的就是TMT,雖單一,卻專業,投資項目不多,不過它們對所投項目 下的功夫很深,非常符合我們對投資人的預期。所以,當與葉冠泰、涂鴻川順暢交流之後,我們就決定接受對方的投資。前後的時間大概是幾個月吧。

我記得第一次和高原資本談,是我們去到他們的上海辦公室,它的核心投資團隊只有葉冠泰、涂鴻川,兩人的辦公室面積也差不多。可能由於人少,有的創業者會對高原資本有「皮包公司」錯覺,這種說法更多時候是一種調侃、玩笑,但我卻沒有這種感覺,只顧著和投資人交流了。

當高原資本進入後,途牛的確獲得了它的不少幫助,不管是用於增加出發地覆蓋,拓展優化產品結構,提升上游合作、加快市場推廣、加強團隊建設等的 資金,還有對公司商業模式的規劃,都提了很多意見,當然這裡我不能說得太細緻,呵呵。我個人印象最深的,是高原資本在財務方面給予途牛的幫助,不僅幫引薦 了合適的財務負責人,還一起參與設計財務模型,這都是公司和核心的方面。

因為葉冠泰是途牛項目的直接投資人,我和他溝通的相對更多,與涂鴻川也交流過多次,感覺他們二人是「黃金搭檔」。涂鴻川給人感覺很nice,熱情又謙遜,能迅速和陌生人拉近距離,葉冠泰則是穩重類型,說話邏輯性強,能幫你抽絲剝繭分析問題。

儘管在國內高原資本在在線旅遊行業並沒有什麼投資案例,途牛算是第一家,但並不意味著他們對此行業不瞭解。其實在海外,高原資本已經投資過幾家在線旅遊行業的公司。

現在,途牛和高原資本的溝通很頻繁,雖沒有固定的溝通頻率,但經常互動。而且很好的方面是,我們與之最常用的交流方式是當面交流,我們都喜歡面對面地探討問題,這在其他投資機構和被投公司裡,應該不多。我想,這也是高原投資少、成功率卻高的主要原因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2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