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你的大腦也善於敏感詞過濾 管我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e1j5.html
 星座為什麼准?專家為什麼對?朋友為什麼都是志趣相投的?因為你的腦袋裡有個過濾器,心理學上叫 「證實偏見」。留下你認為正確的,剩下的統統扔進垃圾桶,順你者昌,逆你者亡。

有沒有一部電影讓你情有獨鍾,但奇怪的是影院不上映,報紙也不報導,你的朋友更是連那個性感女主角的名字都沒聽過。終於有一次,你發現電影雜誌上一筆帶過的提及了這部電影,在另一部電視劇裡發現你最愛的女主角在片中跑龍套,後來終於在豆瓣中找到了這部電影的小組,相見恨晚啊!

所有這一切,你注意到,但是很少被別人注意到的信息,都是證實偏見(confirmation bias)在作祟。考駕照的時候,發現街上所有的車都在違章;失戀的時候,聽到的每首歌都那麼心碎。證實偏見就是你腦中的過濾器,留下你認為正確的,剩下的統統扔進垃圾桶,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每個人腦中都有一個過濾器,電視上的磚家叫獸們誇誇其談,如果誰的過濾器設置和你相同,你就覺得這專家是真有水平;如果講的是你不認同的觀點,那麼這傢伙就是狗屁不通。我們看專家學者的講座不是為了得到新的信息或科學的結論,而僅僅是為了尋找認同感。觀察一下你豆瓣上的好友,他們「想讀的書」一欄,基本都是符合他們興趣和觀點的書,很少有人想看那些挑戰他們既有觀念的作品。而現在,你在果殼網找到了一群和你一樣的Geek,所以留了下來。

2008年美國總統競選期間,網站 orgnet.com 上,Valdis Kerbs 對亞馬遜網圖書銷售的數據進行了分析。支持奧巴馬當選總統的選民在亞馬遜上購買了更多的正面描寫奧巴馬先生的書,而不喜歡奧巴馬的人則是那些批評奧巴馬的書的主要買家。就像對待磚家叫獸的態度一樣,人們也更願意買符合自己的觀點的書。Kerbs通過對證實偏見多年的研究發現,人們都希望確信自己對世界的認識是正確的,因此會主動的尋找那些和自己所見略同的觀點,不符合自己認識的觀點則被視作洪水猛獸,避之不及。

半個世紀的研究表明,證實偏見是影響我們大腦做出正確判斷的主要因素。記者們由於心中存在一些先入為主的觀念,報導新聞時總會出現一些偏向性;科學家們為了證明自己的理論,而會刻意的迴避相反方向的研究。

證實偏見讓我們對事物的認知出現偏差,也讓陰謀論者有了市場。如果你認為人類根本沒有上過月球,你可以找到許許多多支持這一觀點的證據。證實偏見也影響了人類順利地溝通和交流。國家與國家之間,組織與組織之間,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分歧和爭端,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於各異的證實偏見所造成的。

1979年,明尼蘇達州大學的Mark Snyder和Nancy Cantor進行了一項研究,他們找來一幫人,給他們讀一本書,內容是一個叫Jane的女人在一週內的生活。Jane是研究人員虛構出的一個人物,在書中的一週裡,Jane時而外向,時而內向。幾天後,參與者讀完了關於Jane的書,研究人員將其分為兩組,其中A組被問Jane是否可以做一名圖書館管理員?而B組則需要對Jane是否適合當一名房地產經紀人給出判斷。A組的參與者回憶,Jane是一名很安靜的女孩,正好適合圖書館管理員這種工作;而B組的參與者則記得Jane的性格很外向,做房地產經紀人是再適合不過了。隨後,研究人員又問兩組參與者Jane是否還適合其他的工作?A、B兩組的參與者均給出否定的答案。

這個研究表明,即使是你的記憶,也會被大腦的證實偏見所左右。我們的大腦同樣會選擇性的留下符合我們既有觀點的記憶,而忘掉那些與違背我們自有觀點的事情。俄亥俄州立大學在2009年的一項研究表明,當人們看到那些契合他們既有觀點的文章時,會花比其他文章多36%的時間來閱讀。

人們以往只能在茫茫書海中尋找那些滿足自己興趣的讀物,現在有了google,人們可以更加樂此不疲地在網上尋找信息認同自己千奇百怪的惡趣味。如果搜索結果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馬上會搜尋下一條信息,直至找到那些與自己臭味相投的人。

慢慢的,我們從書籍、報紙、雜誌、電視中不斷地尋找自己認同的觀點,然後不斷對自己產生認同,我們對生活的自信就建立於證實偏見給我們帶來的認同感。

當然人們所認為正確的事情,即使能找到再多支持觀點,也不一定就是正確的。科學發展的歷史表明,當科學研究的方向離原有想法越遠時,離真相就越近。人們對事物的認知、觀念也是這樣。

作為果殼網譯者,敝人翻譯時候也會受自身的「證實偏見」的影響,所以各位讀者若想看到未經本人過濾器過濾的本文全部信息,只有勞煩大家翻牆看原文了。但是請注意,原文也是原作者過濾的成果。

原文 confirmation bias

 
怎樣成為一名「算命先生」?

【教你「算命「】只要想相信一件事,我們總可以蒐集到各種各樣的證據支持自己。就算毫不相干的事情,也能找到一個邏輯讓它符合自己的設想。只要懂得製造權威形象,隨便說一些模棱兩可的話,大腦便會自動將它與自己的生活細節聯繫起來。「算命」其實挺容易。

你的大脑也善于敏感词过滤

 

    經驗說:ta 不認識我,卻把我描述得頭頭是道,知道我的前世今生,真是太神了!

    實驗說:即使 ta 把所有話都反過來說,你一樣會覺得頭頭是道,因為你的大腦會自覺地進行「主觀驗證「。

各位讀者,在閱讀本文之前,請花30秒思考一個問題:

你是什麼樣的一個人?

作為果殼網心事鑑定組的譯者,本人最近師從一位大師學習讀心術,現在露兩手給各位看看鄙人的修煉成果:

    你喜歡得到他人的讚揚和仰慕,但你有時對自己身上的一些小毛病比較在意。有時也會懷疑自己是否在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你喜歡接觸新鮮事物,喜歡迎接各種挑戰,不喜歡生活在條條框框的限制下。你喜歡獨立思考,不輕信別人的觀點。你有時表現地很外向,待人和善,樂於與他人交往;有時你則會很內向,做事謹慎保守。有時你腦中會冒出一些很有意思,但不太靠譜的新奇想法。

OK,怎麼樣,說得像你嗎?

當然像了,因為每個人都是上面說的那樣。在下並非什麼神棍,也不是劉謙,只是同大家開一個小小的玩笑。就像一個蹩腳的魔術,我拿一堆牌,請你抽出一張,不能讓我看見。然後我告訴你,你抽到的牌是紅桃A。你抽到的當然是紅桃A了,因為每張牌都是紅桃A。

當然,上面的玩笑也不是本人原創的。1948年,Bertram R. Forer 教授進行了一項實驗。他讓他的學生們做一份性格測試問卷,同學們辛辛苦苦地填完問卷後,Forer 告訴大家,老師會對各位同學的問捲進行分析,每個人都可以得到針對自己的性格分析結果。第二天,Forer 教授準備了一堆一摸一樣的性格分析報告來到教室,發給同學們人手一份,然後讓同學們對這份山寨的性格分析報告與自己性格的相符程度打分。結果顯示,平均符合程度竟然高達85%!同學們紛紛表示:老師您太牛逼了!

上述實驗只是 Forer 教授所做的大量研究中的一小部分。 Forer 教授的研究發現,面對一個模糊的描述,人們往往會將它與自己的情況對號入座,然後就覺得很準。這種傾向被叫做「Forer 效應」。心理學家認為,「Forer 效應」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人會對偽科學信以為真,比如占星術、塔羅牌、心理測試遊戲等等。

在心理學上,「Forer 效應」產生的原因被認為是「主觀驗證」(subjective validation)的作用。主觀驗證的意思是,當有一條觀點專門來描述你本人的時候,你就很有可能會接受這一觀點。

在我們的頭腦中,「自我」佔據了大部分的空間,所有關於「我」的東西都是很重要的。我們的車牌號碼、手機鈴聲、電腦桌面、臥室的牆紙自己都會精心設計,為的就是體現自己獨特的個性。

從基因角度上來看,每個人幾乎都是一樣的。相似的基因造出了相似的大腦,大腦中相似的機制引發每個人的思維。儘管不同的生長環境,不同的文化背景會對每個人的思維產生影響,但大體上來說,每個人的情感、個性上總有很多共性的。

占星網站 horoscopes.com 上有一段星座運勢分析:「在今天的某一個時間,你會覺得自己工作的不夠努力,不足以達到自己的目標,因此你會感到焦慮。這種焦慮的情緒也許會成為你更加努力的工作的動力,但你不必給自己太大壓力,只要把工作按部就班做好,一切都會很順利的。「星座運勢網還有一段給你的忠告:「如果已經太晚,就不要逼自己繼續伏案了,你應該去打打遊戲、逛逛街,好好休息放鬆,明天才能充滿能量地繼續工作。「

星座運勢基本上講的都是我們每天經歷的事情。於是,我們就會將星座運勢與自己的實際經歷聯繫起來。這樣一看,星座運勢上說的,還真的挺準。這一切,正是主觀驗證在起作用。

主觀驗證能對我們產生影響,主要是因為我們心中想要相信。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們總可以蒐集到各種各樣支持自己的證據。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事情,我們還是可以找到一個邏輯讓它符合自己的設想。隔壁寢室的小強撞車了,為什麼,誰叫這小子不信春哥呢?

那些星座運勢就是利用了人們這種容易受主觀驗證影響的天性。星座專家們根本不用動腦筋看水晶球占卜,他們只要隨便信口開河說一些模棱兩可的話,你們的大腦便會自動通過主觀驗證將這些話與自己的生活細節聯繫起來,然後再通過「證實偏見」( 看這一篇 )加以確認。可能這些話最終在每個人腦中留下的觀念都不一樣,但在每個人眼裡,星座運勢都是對的。所以星座運勢這麼流行,算命先生經久不衰,其實一直是有廣泛群眾基礎的。當然,這也帶來了巨大商機,1990年代,美國的一家名為「占星之友「(The Psychic Friends network)的公司通過電話聲訊台提供占星服務,年營業額最高可以達到1.15億美元,賺地盆滿缽滿。

心理學家 Ray Hyman 也是一位多年研究主觀驗證的專家。在搞科學研究之前,他原本是一位正宗的魔術師。後來,他發現每天玩撲克耍花樣賺不到什麼錢,於是他嘗試起給人看看手相,做做「心理輔導」。Hyman使用冷讀法( Cold Reading ),不需過多言語,通過對細節的觀察對客戶進行分析(比如看到穿白褂,身上一股蔥油味兒的,這人八成就是個廚子),然後根據客戶眼神、動作的反應,判斷對方的真實想法。幾個回合下來便對對方瞭解個大概齊,這時就可以做出一些比較靠譜的分析了。有時分析中可能會有一些紕漏,但諮詢者往往只記住那些說得對的地方,而忘記有紕漏的地方。很快, Hayman 先生的心理輔導獲得了客戶們的絕口稱讚, Hayman 自己甚至都開始相信自己真的有超能力了。

這時,另一名心理學家, Stanley Jaks 給了他一個建議:你下次給人看手相的時候,可以試試照著與你原本想法完全相反的方向去說。結果讓人意外:前來心理診所的人依舊很滿意 Hayman 醫生的心理輔導。Hayman 發現,冷讀術是很管用,但就算不用這些伎倆,一樣可以把客戶忽悠地團團轉。

這時 Hayman 如夢方醒,原來自己不是什麼通靈專家。不管自己說什麼,對方總會與他本人的實際經歷對號入座。自己能受到這些客戶的贊同,只是靠著他們腦中主觀驗證的作用罷了。

實際上,我們自己欺騙自己的能力強過任何江湖騙子。人類依靠希望才能生活,為了給自己希望,我們會只關注符合我們期望的一面,而忽略那些自己不願看到的一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8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