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閱讀】這樣上班就對了(8)

http://www.infzm.com/content/80730

聽一位剛結婚的上海男士說,如今身邊好多適婚年齡的情侶之所以還未結婚,主要原因是婚房尚未解決。以目前北京、上海的房價,絕大多數30歲以下的情 侶若想完全自食其力地付完首付,再支付每月按揭,就算勒緊褲帶每天喝西北風過活,也不一定付得起。而看上去似乎大多數中國人又不願意在租來的房子裡成婚, 於是就愁壞了一批人。對適婚女士來說,如果喜歡的人沒有婚房,而有婚房的自己又不喜歡,那麼是該嫁給喜歡的人還是喜歡的房子呢?

大概是被上兩代人的貧窮經歷嚇怕了,這一代中國年輕人的首要任務就是確保自己食宿無憂,具體物化為:小兩口有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除了每月付的按揭 外,還能有供家庭吃喝玩樂的餘款。這即使是在歐美發達國家,都算是高標準嚴要求了。而最讓人擔憂的是,「人格獨立」這項應該算是基本的素質要求卻被忽略 了,父母為孩子準備婚房成了大勢所趨。可見相比居者有其屋,一對年輕人的行為與意識獨立不算什麼,這應該是一種文明的恥辱吧。

在愛丁堡,我在一對年輕情侶的家裡借宿過。男士是劍橋天文學碩士畢業,在一家公司當技術人員;女士還在讀碩士,在一家甜品店打零工。他們用每月收入 的三分之一租了一間一房一廳的房子,午餐常常吃女士從店裡帶回來的工作福利——免費甜點。雖然沒什麼存款,女孩一年還是能有一兩次跟隨男士出差的旅行。我 對比著中國相似人群的經濟狀況算過一筆賬,發現如果選擇租房的話,中國大城市同樣教育水平的情侶的生活水平一點兒不比他們差,甚至更好。因為人工便宜,中 國白領可以花很少的錢僱用鐘點工。

買了房子的情侶也有問題。有對家底殷實的情侶在上海和南京分別買了房子,因為男方先是在上海工作,後又被派駐南京工作。而現在的矛盾是兩人長期過著 分居生活,女方說什麼也不願去南京生活,理由是不想辭去現在安逸穩定的工作,以致鬧到分手邊緣。比起這對小情侶,那些跟隨著愛人經常跨國大搬家的人好像要 求得少多了。

眼下的中國應該是矯枉必先過正的時期,從什麼都沒有,變成什麼都想有,至少別人有的我都得有。由這種氾濫的慾望引發的煩惱實在很難讓人同情,甚至令人生厭,就像討厭那些紛紛登上富人榜還在說房價不高的房產開發商一樣。

幹一行,恨一行

湯姆•克魯斯和妮可•基德曼鬧離婚的時候,據說妮可的Fans實在氣不過,只好這樣排解:讓他跟那狐狸精走吧,看他們能挺多久。

這大概是最有效的報復手段:你喜歡什麼,就給你什麼,然後悠悠地蹺起二郎腿,欣賞一幕由仇人們主演的從悸動到習慣,由麻木到厭倦,由爭吵而漸漸反目成仇,最後不得不離棄的悲情戲。

妮可與湯姆的最初,又何嘗不是意亂情迷、天昏地暗?只是把激情當成事業經營後,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目的不同,收穫不同,經營手法自然也不同。及彼不能顧此,只好一拍兩散了。

出來做事又何嘗不是如此?喜歡了就想投入地去做,結果發現喜歡的部分不過是盲人摸到的象鼻子,剩下的龐大身軀面目可憎,卻與那喜歡的部分渾然一體,躲都躲不過。

有個討厭搞人際關係的人選讀了理工科,在一家外資企業科研部門工作。本以為這裡會太平點,沒想到照樣三六九等,等級森嚴,千穿萬穿,馬屁不穿。於是恨恨地說:「當初不如去做公關,至少那裡的人際關係是擺在桌面上搞的。」

有個酷愛藝術設計的人如願以償成為一名家具設計師,可每每設計出的精品無人喝彩,而他眼中的俗物卻在市場上大紅大紫。一邊順應市場,出產俗物,賺得盆滿缽滿,一邊痛斥這個行當無趣透頂。

於是化妝品公司的女孩會悄悄地說:其實我最討厭化妝,而食品公司的人見到零食就反胃。

碰到一個音樂編輯和一個炒股票的。兩人相互羨慕不已,都覺得對方的工作有趣。但音樂編輯說:這年頭,音樂實在是沒得做了。炒股票的說:這年頭,股票實在是沒得炒了。然後又說:不信,換換?

換了就好了嗎?鬼才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7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