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導演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2138
「技術創新方面的靈感有的時候是從宇航飛機上尋找,有的時候是F1賽車,如果僅在我們這個圈子中尋找,就會永遠侷限在這個圈子中。」這是 Oakley的設計總監說的一句話,它是一家生產太陽鏡的公司。在《太陽鏡,技術控》這篇文章中,你不但能看到他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的結果,你還能看到他 們的辦公室究竟有多酷,你會感慨想像力是件多自由的事。我的感慨是,沒有人束縛你的想像力,在大部分時間裡大部分的束縛都來自於我們自身,有可能是我們不 敢去想—為什麼一個太陽鏡公司要去F1賽車裡找靈感?更多時候可能是低估了自己的想像力。


    一直很喜歡土豆網的那個Slogan,「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導演」。我覺得它把一個視頻網站的屬性和互聯網精神很好地結合在一起。雖然土豆網在其後的發展過 程當中不再把播客和自拍視頻作為自己的重點,但這句很有想像力的話留了下來,並且它應該不僅僅作用於拍攝視頻,更重要的東西還在於在這之後的自由精神。


    不過,想像力和自由未必一定意味著成功,優酷最終併購了土豆。在總結優酷的成功之道時,可以列舉出若干原因,但有一點是一定在其中的:做產品的能力,紮實 認真做產品的能力,在這個基礎之上,才是各種觀察者加上的各種標籤:運氣,機會,利益等等的把握與權衡。在這一期的封面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商人古永鏘是如 何做好自己生活的導演的,準確地把握「利益」所在,所以他可以始終保持與競爭對手亦敵亦友的關係;對時機的把握,在各種關鍵節點上,古永鏘的沉著與審時度 勢的能力。而正是這些素質,讓他在處理自己的公司與競爭對手、處理所有的利害關係時,有很好的節奏感。一個好的健康的公司一定是有很強的把握能力去控制發 展的節奏感。而這些綜合能力,構成了古永鏘在事業發展關鍵時候的想像力,最終獲得了一次勝利。


    而另一方面,這個故事也讓我們看到了市場競爭的樂趣和魅力。在一個成熟的商業環境裡,我們總是強調競爭的價值,但是我們可能經常會忽略掉競爭的結果—如果 有一個公司做得不錯,贏得了競爭的勝利,那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可能是壟斷,但再接下來的一定是新的競爭者進入。已經佔據超過一半搜索市場份額的百度,現 在面臨的就是周鴻禕和王小川的競爭。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導演,古永鏘導演了他最拿手的冷靜商人的戲,而周鴻禕依舊在用他最拿手的手段從最重要的互聯網工具中 找成就他的成功事業的辦法。


    當然,在這裡說的所有成功都是最傳統意義上的那個成功。換個思路想的話,看苦苦掙扎於視頻大戰的王微,不如看一個神采飛揚再度創業的王微—哪個會更有創造 力?哪個會更能激發想像力?甚至,對於王微來說,哪個是他能導演出來的更體面的生存狀態?我覺得一定是後面那個。成功可能跟更多的錢有關係,可能跟上市有 關係,可能跟太陽谷的Somebody有關係,但可能也不是全部。激發出創造力,過有想像力的生活—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導演—這才是這句話的真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8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