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對拖鞋走天涯

2012-08-30  NM




吳兆倫(Sunny)和李圳邦(Eric)是相識廿年的死黨,都有一個「我要做老闆!」的人生目標。可是年近三十,積蓄又不多,能夠做的生意選擇少之又少。

去年九月,他們相約到廣州白馬批發市場找靈感。「去到見到唔係賣衫就係賣牛仔褲,無咩收穫。」Sunny說。當他們失望而回之際,在火車站呆坐,「點知見到一個男人著住對好樣衰嘅拖鞋,靈機一觸,就決定搞拖鞋生意!」Eric接着說。

於是兩人合資十一萬元,成立Ice Dream,設計標榜舒適耐用的拖鞋。現時鞋款只得一個,共有十二種顏色,在Ice Fire及香港設計廊等店寄賣,開始兩個月已出售逾五百對拖鞋,賺逾七萬元。

為增加這雙拖鞋的銷情,他們上週參加了在廣州舉辦的博覽會,雄心壯志的Sunny說:「希望遇到外國或者內地嘅百貨買手啦。」記者隨他們出發,在現場見到 不少拖着買餸車的師奶來購物,有感博覽會更似美食博覽。由於是展銷會,他們把拖鞋由原價港幣二百九十八元,減至人民幣一百五十元。展覽共五日,最終他們賣 出九十對拖鞋,賺得萬多元,「雖然無遇到買手,不過對鞋有人買,回到本都好好呀。」

Sunny和Eric本來都是一個平凡的上班族,前者在《經濟日報》工商版當記者,後者從事I.T.工作,但兩人一直恨做老闆。因工作之便,Sunny認 識不少廠商。○八年金融海嘯過後,他以為遇上了機會,便心急創業:「啲廠家積落好多貨賣唔出,我低價同佢哋入貨,一買一賣,應該好易賺。」Sunny於是 辭去記者一職和Eric向廠家購入膠錶及益智玩具等雜貨,向百貨公司推售。「我哋搵過city'super同吉之島,但人哋見你唔係自家品牌,咁佢哋不如 直接同廠拎。」結果一手貨乏人問津,幸好只是蝕了六千元,但他們學會了做生意要先打好基礎。去年九月,他們有了賣拖鞋的念頭,便一步一步的走。

第一步自家設計(為期四個月)

兩人對拖鞋製作毫無認識,為了解各種鞋款的設計及耐用性,他們買來Roxy、MBT及Havaianas等市面上受歡迎的拖鞋研究。「MBT雖然耐用又夠 舒適,但一對成二千蚊,其他鞋底就太薄,又唔防滑。」Eric表示,設計出一對防滑、舒適,定價二、三百元的拖鞋是他們的目標。曾就讀設計課程的 Sunny說:「我哋專登將鞋頭整薄啲兼向上微微彎曲,呈流線型,拖鞋就唔會容易插入門隙內搞到腳趾受傷。」但他對設計的概念只略懂皮毛,於是找來中學同 學,任職Graphic Designer的Fanni幫手,將他們心中所想繪畫出來。為了令拖鞋賣得起價錢,Fanni在設計上花心思,於鞋底刻印一個時鐘及飛機的圖樣,十二種 不同顏色的鞋,鞋底的時鐘各指向不同方向。「鐘嘅大小表示時間,飛機圖樣,前後更改了多次。」他們設計了一個布袋隨拖鞋贈送,及設計品牌商標,「品牌叫 Ice Dream,即係冰封咗十年嘅夢想。」Sunny和Eric拿着設計圖到深水埗搜羅心儀的物料。由於拖鞋每個部分都用上不同物料製成,故整個設計過程花了 四個月時間:「鞋帶位有十二隻色,表層用樹脂料造,貪佢易乾。入面就要用布造,可以著得舒服;拖鞋鞋身的面層選用EVA膠,鞋底就要用TPR耐用 膠,Clarks嘅鞋都用呢隻。」

第二步搜羅廠商(為期五個月)

有了設計及選定物料後,Sunny和Eric在貿易發展局和阿里巴巴等網站尋找廠商造貨。「好少廠商肯接三千件以下嘅細訂單,間間廠都話自己同大公司造 貨,真係難分真與假。」Sunny無奈道。於是他們只和有ISO09001認證又願意接細訂單的廠商傾談,符合資格的有十多間廠,亦親自到廠房視察環境。 「我叫佢哋拎啲幫歐美大公司造貨的樣辦出嚟睇,了解清楚佢哋造貨嘅質素去到邊。」最後找來一間為Roxy及Clarks造鞋的廠商合作。「信心當堂大咗好 多!間廠又有大概二百人做嘢,規模算唔錯。」但原來大廠也非一定是信心的保證。他們本想造光滑質地的拖鞋,但廠商造出的鞋模卻是磨砂質地;拖鞋側面所印的 「ICE DREAM」,沒有按他們要求的字形去造,「I」字印出來又不夠明顯。「廠商話師傅造多次模要好多工夫,但我哋堅持叫佢哋唔准唔認數喎!」廠商最後願意更 改模,但前後卻浪費了大半個月時間。拿着鞋辦,他們向city'super叩門要求寄賣,誰知買手把他們的鞋款批評得一文不值,並表示只有男裝款式的拖鞋 難做。原來當初他們為了慳錢只做了男裝鞋模,「鞋模每隻要成幾千至上萬蚊,所以我哋只造了三個男裝尺碼的鞋模。」聽到買家的意見後,他們臨急臨忙加多一個 女裝尺碼,豈料廠商又擺烏龍,原本卅六至卅七碼的拖鞋長度應是廿四厘米,但是廠商卻錯誤造出廿三厘米的圖樣。Fanni試穿後,發現爭一厘米已經夾腳,唯 有重造鞋模,由雙方共同分攤鞋模費用。

第三步跑街找寄賣

(為期一個月)

花了五個月時間做辦,下一步便要找鋪頭寄賣,「我哋搵過馬拉松、Catalog同Gigas Sports,但佢哋唔同新品牌玩。」他們表示集資的錢已使得七七八八,心理壓力非常大,「喺銅鑼灣租一個冇人流嘅銅鑼坊都要五千蚊,我哋得一個鞋款又唔 夠擺滿成間鋪,寄賣係唯一選擇。」他們唯有硬着頭皮,拿着拖鞋通街跑,嘗試到各區的特色小店尋找機會。「Fanni叫我哋去上環試吓,嗰度有好多設計師開 鋪。好好彩,有一間叫Chum5嘅特色鞋店願意同我哋合作。」接連有位於赤柱及利時商場的小店願意合作。「有一間鋪頭肯寄賣,其他鋪頭對你嘅信心就會大咗 好多,我哋咪試吓再搵連鎖鋪頭碰碰運氣。」小店拆賬率約四至五成,定價二百九十八元一對的拖鞋,每對出售可分得約一百五十元盈利。

為提高檔次,Sunny和Eric聯絡Ice Fire,並主動提供靈活度高的合作條件予對方。「因為Ice Fire冇咁多位擺我哋嘅貨,好易斷貨。我哋就提出可以即日補到貨嘅服務。佢哋唔想我哋有太多銷售點同佢哋嘅分店重複,我就放棄同部分小店嘅合作機會。」 雙方最終同意先合作三個月,讓Sunny及Eric在旗下兩間分店小試牛刀,上架兩個月共賣出六十對。即使Ice Fire的拆賬比小店高,但他們仍表現得十分雀躍,「Ice Fire係連鎖店,做嘢有系統,每個月都提供營業報告俾我哋,可以了解客人需求。」他們最近爭取在香港設計廊寄賣貨品,為打入國際市場鋪路。「佢哋要求比 較嚴謹,例如放喺鋪頭嘅宣傳板要有中英文對照,等環球買家都睇得明。」

下一步推售風褸

夏天是拖鞋的旺季,但夏天即將完結,他們深明一對拖鞋難以長期保持競爭力,「我哋想做埋風褸,再出新一款拖鞋,搞多啲花樣,例如喺拖鞋鞋帶可以校長度咁。有多啲產品就可以開旗艦店!」Sunny和Eric眉飛色舞地說。

開業資料

(9/11)造貨$70,000公司註冊費$4,500商標註冊費$1,500鞋模$30,000宣傳$3,000買拖鞋樣品$3,000總投資$112,000

營業資料

(7/12)

營業額$59,600

物流$2,000

拆賬$29,800*

盈利$27,800

*與各個店鋪的拆賬率為40-60%。

一點意見

本刊邀得曾於Mirabell任職高層的資深零售業人士吳民傑先生,為Ice Dream的拖鞋給予意見。1 品牌定向模糊分銷點沒有放宣傳單張說明品牌的理念,且品牌旗下的產品太少,難以在市場上突圍而出。2 拖鞋欠特色若要標榜鞋的設計舒適,應加強鞋的功能性,例如:對足部健康的設計等功能。應有說明書推廣拖鞋的特性,否則難以吸引人購買一對近$300的拖 鞋。3 銷售策略錯誤將拖鞋寄賣於Ice Fire雖可提高品牌檔次,但無人買拖鞋會想起到Ice Fire。加強拖鞋特色後,可集中在運動型店鋪寄賣拖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8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