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摩托羅拉中國大瘦身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8-24/100428107_all.html

 位於北京望京的摩托羅拉辦公大廈,員工們都小心翼翼,說話輕聲細語,似乎總怕驚擾了什麼。埋頭工作的員工,也顯得有些心不在焉。

  辦公大廈不遠處的一家小酒館裡,氣氛同樣沉悶,20多位摩托羅拉高級技術人員表情凝重。他們從此都將無法再回到那座高樓。

  「我已經吃了六七次這樣的散夥飯了,心裡挺難受的。」一位在摩托羅拉工作了六年的老員工感嘆。之前的一個星期,幾乎每天都有人離開。儘管,人力資源部門的強硬態度及裁員程序令人不滿,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已成定局。

  這一天是8月21日。8月13日,從谷歌派任摩托羅拉CEO不到三個月的丹尼斯·伍德賽(Dennis Woodside)發出一封郵件,拉開摩托羅拉全球大裁員序幕。

  丹尼斯稱,摩托羅拉希望重塑自己的形象,計劃放棄部分無利可圖的市場,停止生產低端的設備,將主要精力集中在幾款中高端設備的製造中。為此,摩托羅拉將在全球裁減約4000個崗位,約佔全體員工的20%,其中被裁減崗位的三分之二來自美國以外的市場。

  中國成為此次裁員重災區。8月21日中午12點,是摩托羅拉給予北京地區員工最終協商裁員期限,逾期則被視為單方面解約。至少90%的被裁員工已在解約協議上籤字,裁員重心轉往南京。

  除了北京和南京,上海、天津、成都、香港、台灣等地的摩托羅拉員工都會受到影響。截至8月22日,摩托羅拉南京研發中心500多名員工無一與公司簽下離職協議,談判處於僵持狀態。

裁員突如其來

  2011年8月,谷歌宣佈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業務後,就有摩托羅拉員工預感到裁員可能即將到來。但是,裁員規模之大還是令他們震驚。一名摩托羅拉 高級技術工程師告訴財新記者,當時想著只要裁員比例不超過50%就不會輪到他,結果部門裁員比例超過了60%,「真是出乎意料」。

  收到丹尼斯郵件的當天,摩托羅拉人力資源部門即開始在北京地區啟動裁員程序,軟件部門部分員工先陸續被約談,緊接著云服務研發部門、運維部門、公關部門、市場部門等也都開始裁員。

  摩托羅拉一位中國區高管告訴財新記者,中國區裁員幾乎波及所有部門,裁員幅度空前,肯定超過1000人。就他瞭解,裁員比例都在50%以上,多的接近90%,甚至有的部門全部被裁掉。

  財新記者從摩托羅拉員工處獲得的一份裁員方案顯示:1600人的摩托羅拉北京研發中心將裁員700人,500人的南京研發中心將完全關閉,上海辦事處也將關閉。

   「公司內部曾傳出摩托羅拉將關閉中國的大多數分支機構,最後僅保留北京、天津兩地公司,也就是說摩托羅拉在中國的5000多名員工最終可能縮減到幾百人。」摩托羅拉內部員工說。

  不少摩托羅拉員工還預計,摩托羅拉或將在2012年底進行第二輪裁員,甚至可能在2013年3月進行第三輪裁員。

強制解約爭議

  中國《勞動合同法》規定,由於企業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需要裁減人員20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20人 但佔企業職工總數10%以上的,用人單位應提前30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意見後,裁減人員方案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 員。

  但是,摩托羅拉員工並沒有提前獲得消息。「沒有任何緩衝期,也沒有提前通知或協商,基本是週一收到CEO丹尼斯宣佈裁員郵件,接著就被人力資源部門拉去溝通、簽字。」一名被裁員工說。

  員工們事後才得知,摩托羅拉已在當地勞動局申請了裁員備案,備案中有工會簽字同意的裁員計劃和補償協議,但是多位摩托羅拉被裁員工質疑稱,「一個憑空出現的工會主席代表我們在協議條款上籤了字。」

  摩托羅拉北京工會去年才剛剛成立。摩托羅拉員工鄭某介紹,他們找到了摩托羅拉北京地區的工會主席。這位主席獲選的整個過程並沒有選舉人數、得票多少等記錄,「我們就是被這樣的工會代表了」。

  對此,摩托羅拉移動技術中國區公關經理司軒軍稱,「工會有權代表摩托羅拉員工的意見,整個裁員都是按照法律規定的流程在走。」

  8月15日,摩托羅拉北京總部50多名被裁員工就解約條款與摩托羅拉公司協商,希望摩托羅拉公司平等溝通,提供工會聯繫方式。雙方僵持良久後, 摩托羅拉公司天津工會代表出面參與溝通。「我們搞不懂,明明是北京的公司,為何會是天津的工會代表?這位工會代表都不清楚此次裁員的性質是否為經濟型裁 員,他憑什麼認定解約條款合理?」一名參與抗議的摩托羅拉員工說。

  摩托羅拉被裁員工曾試圖尋找途徑與摩托羅拉公司溝通,均未獲得滿意答覆。摩托羅拉內部人士告訴財新記者,一方面人力資源的態度很霸道,解約條款 沒有更改餘地,規定期限內必須簽約,甚至多名孕婦、哺乳期員工也被電話通知裁員事宜;另一方面,工會並未發揮真正的作用,工會甚至以「公司高層不同意」為 由拒絕被裁員工召開員工代表大會的要求。

  8月17日上午11點,因溝通無果,幾日累積的委屈與憤怒集中爆發,摩托羅拉北京總部大廈樓下,摩托羅拉200多名員工拉出橫幅,以「反對暴力裁員,要求對等協商」「用我專利,殺我兄弟」等標語抗議。不過,20多分鐘之後,警察開進園區沒收了橫幅。

未來向何處去

  裁員爭議背後是摩托羅拉公司與被裁員工之間的利益博弈。摩托羅拉內部人士介紹,針對此次裁員,谷歌拿出了2.7億美元的裁員預算,但是在中國區 員工是「N+2」補償標準,與美國「N+6」的補償標準相差甚遠。此外,在關於補充公積金、法定休假補償等問題上,雙方亦相持不下。

  8月20日,摩托羅拉在新的補充協議裡承諾,補充公積金將按累計月發放,員工未休完的法定年假將按照員工小時工資數的300%支付現金補償。摩 托羅拉在給員工郵件中表示,希望未簽協議員工於8月21日中午12點之前簽約,「對於逾期仍決定不採取協商一致方式解除勞動關係的員工,公司將按照法律流 程,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這種態度讓人難以接受,不是尊重你,要和你友好地協商,而是說『我不需要你了,你滾吧』。」在一些摩托羅拉內部員工,尤其是在摩托羅拉工作了十幾年的老員工眼裡,這是一種威脅。

  司軒軍告訴財新記者,8月21日下午,摩托羅拉北京地區超過90%的受影響員工已簽約,剩下未簽約的幾十人也正在考慮簽約。

  「我們簽約是迫於壓力,是很無奈的一種選擇,我們的訴求並沒有得到滿足。」一位在21日上午簽約的員工表示,「我們最希望得到的是尊重,然後是 通過公開透明方式對等協商、走合理合法的裁員程序,最後才是補償問題。可是,如此大規模裁員,摩托羅拉態度傲慢,並未安撫員工或表示歉意。」

  離職員工想要重覓合適的工作機會並不那麼容易。平安證券研究所TMT觀察員覃韋傑分析,當前整個傳統手機行業並不樂觀,諾基亞、黑莓、HTC等 傳統手機廠商都在大幅裁員,只有蘋果和三星看起來形勢尚可,轉投互聯網企業很可能偏離原先的職業規劃且達不到工資預期,在全球經濟疲軟的情況下,「現在並 不是特別好的時機」。

  相比迷茫退出的員工,摩托羅拉同樣前途不明。全球手機市場正在大洗牌,業內人士大多將摩托羅拉此次大規模裁員看成「理性的商業行為」,精簡機構,輕裝上陣,有利於摩托羅拉更好地迎接智能手機時代的競爭與挑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7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