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6月8日: 第一太平實業業務重組(更新)
1984年6月8日,第一太平實業前身之一第一太平(142,前上海業廣地產,現第一太平)宣佈系內重組。重組分為兩個動作:
1. 以21股換50 股購入旗下的第一太平財務,把之轉為全資持有。
2. 第一太平財務分拆旗下的Sambor上市,比例之1股第一太平財務派一股Sambor。
相信收購的目的為兩者業務重疊,故為了整合業務,把之二合為一,但為保留一隻融資工具,以免影響其他實業運作,故另分拆一間上市公司作後備之用。但最後前者因故失敗,後者卻實現了。
前者最終在1988年合併成第一太平,其後故事如前
博文。根據
Webb的資料,後者上市後編號為76,控股權則不斷轉移,但業務主力仍保持在資源上,雖亦有從事過製造業務,但只時一段短時間。名字則不停更改,在1989年曾易名為盛極一時的寶礦祕油,在1993年又更名為
森馬寶秘能源、其後易名為海僑控股、辛康海聯、後更名為現時的南海石油。
最難忘的是2003年至2004年間和老千為伍,例如匯彩控股(1180,前葉氏保達、生命科技)以部分資產得換股成為他們的股東,以製造帳面盈利,實際上據聞他們當年頗有關係。而股價走勢則先短期劃間尺上升,然後一斬倉,股價短期就暴跌90%以上,之後略有反彈,就愈跌愈低。
這段時期更呈期的快速上升走勢,其實據脫苦海形容,原因是他們資金不足,把部分股票進行抵押,把股票價格推升,以方便他們取得更多的信貸,進行他們的重大計畫,但最後終於因為小事,股價跌至斬倉以下,導致股價斬倉。雖然近年這些斬倉故事因收緊了三四線股票的信貸減少,但是仍有少量的例子,最近的例子如喜尚控股(8179)。經過多年的跌價合股和經營失敗後,不計供股,原本2,000股變成1股,成為一隻頗為老千的股票。
千萬不要以為種金遊戲好玩就進入遊戲,否則泥足深陷。
延伸閱讀:
1. 市值蒸發逾13億 傳有人斬倉
南海石油爆煲股價瀉九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first/20040901/4278172
2. 脫苦海: 人跳你又去跳?──爆煲股生人勿近(2004-09-07)
http://blog.yahoo.com/_B4PDDA4NJB3NVUAHKNQL43B5Q4/articles/66744/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