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創興資源涉礦「空手道」之謎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8/2016817.html

產權益連環轉讓和購買理財產品連遭虧損,創興資源這家上市公司近來備受市場關注。

今年8月以來,創興資源股價如同坐上了「過山車」:8月8日,公司公佈中報業績,淨利潤同比暴增1323.63%,承接前幾個交易日的漲勢,該股當 日漲停,次日繼續漲逾6%。8月11日,公司又公佈一項礦購關聯收購公告,其股價13日以漲停報收。8月1日至13日該股八連陽累計暴漲47.29%。不 過,隨著8月14日公司公佈旗下參股子公司理財遭遇虧損的消息,該股股價出現連續下挫走勢,截至8月22日累計最大跌幅近20%。昨日,該股收報 14.12元,上漲3.82%。

涉礦令創興資源成為今年A股市場的「大牛股」之一,不僅股價創下歷史新高,年初至今的累計漲幅也接近翻番。

然而,股價大漲背後,該公司與實際控制人之間關於礦產權益的一系列眼花?亂的「倒騰」也引發各方的爭議。

槓桿理財引發連續虧損

事情先從最近創興資源子公司理財虧損的公告說起。

8月15日,創興資源公告稱,公司參股34.7%的子公司上海振龍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振龍」)購買的兩款產品——華龍結構化證券投資資金信託計劃2期、3期已經清算,對上海振龍2012年度損益影響數分別為-1604萬元和-186萬元。

2010年7月,上海振龍斥資1.65億元,成為華寶信託發行的上述兩款產品的一般受益人。

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解釋稱,這種結構化信託產品,類似於為炒股票的企業或個人配資,其槓桿一般在1:1至1:3之間,一般受益人即為證 券操盤人,操盤人出資1倍,信託公司則通過售賣信託產品為一般受益人配資1倍至3倍。信託產品的購買者則成為優先級受益人。優先級受益人保證受償為本金加 5%~7%左右利息。到期結算時,一般受益人對優先級受益人的本金和利息負責,如若出現虧損,則先由一般受益人以本金為限承擔虧損;超額收益由一般受益人 享有。

華寶信託網站上對這款千足金結構化信託產品的介紹稱,一般受益人負責下達投資指令,受託人提供遠程交易平台;一般受益人在承擔一定的投資風險的同時享受遠超市場的收益。華寶信託一位信託經理告訴本報記者,由於A股市場不景氣,虧損較多,目前已經不再發行這類信託產品。

上海振龍對風險的高度偏好,勢必通過股權關係傳導至上市公司。這兩款產品,在2011年,已經令創興資源減少利潤2700餘萬元。事實上,上海振龍 還購買過千金足1期計劃信託產品,只是1期產品已延期尚未結算,1期產品因賬面公允價值減少,令創興資源利潤減損1300餘萬元。

實際上,結果證明,購買這三項理財產品以來的虧損,已經佔到上市公司母公司利潤額的近一半。

300萬兩個月賺75倍的秘密

除上述購買理財產品將減損上市公司的利潤額之外,上海振龍賤賣資產,可能也將減損上市公司今年的利潤額。不過,上海振龍的最終控制人,暨上市公司創興資源的最終控制人,顯然是不會做賠本買賣的,所涉關聯交易或另有深意。

事情回到公司收購相關礦產權益上來。

創興資源收購標的礦產權益的公告略顯曖昧:該公告末尾提到,本次收購事項的一項後續安排,即出售方桑日創華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桑日創華」)承諾, 還會擇機將其持有的崇左稀土(全稱:廣西有色金屬集團崇左稀土開發有限公司)股權全數注入創興資源,直至創興資源擁有崇左稀土40%股權(另60%股權現 由中鋁廣西有色稀土開發有限公司持有)。

今年1月5日,上海振龍從桑日創華處收購後者3個月前火線成立的桑日縣金冠礦業有限公司(下稱「桑日金冠」)70%的股權,收購價格為19600萬元。而資料顯示,桑日創華比桑日金冠成立的時間還要晚1個月。

這70%的股權,上海振龍僅持有了5個月,就轉手給了上市公司。2012年5月12日,創興資源公告稱,公司將從上海振龍手中收購桑日金冠這70%的股權,收購價格為10400萬元。

上海振龍的上家——桑日創華持有桑日金冠更是不到1個月。而上家的上家,持有也不到2個月。

記者梳理其「左手倒右手」的過程發現:2011年10月21日,作為桑日金冠發起人的上海吉睿投資控制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吉睿」)和自然人周國 強,各出資210萬元和90萬元,各佔70%和30%股權比例成立桑日金冠;不到2個月後,2011年12月,兩名創始股東將其100%股權賣給桑日創 華,作價23034萬元,溢價高達75.78倍;1個月後,上海振龍以19600萬元向桑日創華收購桑日金冠70%股權;再5個月後,創興資源再以 10400萬元的價格收購這70%的股權。

創興資源公告承認,上海吉睿、周國強是公司實際控制人的一致行動人。桑日創華又是公司最終控制人陳冠全100%間接控制的子公司。由此,桑日創華也是實際控制人的一致行動人。

也就是說,一致行動人上海吉睿、周國強300萬元設立的公司,經過半年運作,通過同樣是一致行動人的桑日創華、上海振龍的連環轉手,最終,上市公司以10400萬元的對價收購,還僅是其中70%的股權。

「一箭雙鵰」的資本運作

5個月的時間,從19600萬元到10400萬元,桑日金冠70%的股權貶值近一半。

由於創興資源參股上海振龍,賤賣資產或將影響到上市公司今年全年的利潤。不過由此造此的減損額,可能會被這項收購帶來的「利潤額」削減。

對於創興資源來說,進行這項同一控制下的企業收購,還有另外「一箭雙鵰」的好處,即通過同一控制下的企業收購,使桑日金冠以賬面價值進入公司的合併報表。較桑日金冠淨資產的巨額收購溢價,將成為上市公司未來的「利潤池」。而在房產業務虧損、礦產資產也不賺錢的情況下,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和利潤將來不至於太難看。

根據披露的桑日金冠的賬務數據,截至今年3月31日,其淨資產3018萬元。70%股權的賬面價值折合約2100萬元。今年一季度,桑日金冠營業收入為0,淨利潤32萬元。資料顯示,桑日金冠主要資產為崇左稀土,沒有主營業務,主要靠對外投資取得收益。

根據會計準則,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以被合併方賬面價值入賬,收購溢價計入資本公積。一位財務專業人士對記者表示,這類似於為企業未來年度提供了 一個利潤「蓄水池」,未來一旦該項資產變現,只要出售價格高於賬面價值,即使低於買入價格,也能形成利潤,而這些利潤其實早就藏進了資本公積項目。目前, 房地產企業和礦產注入型公司此類操作手法較為普遍。

對於這類資本運作手法,有業內人士指出,其實相關利益輸送早已完成,同時還不耽誤未來上市公司報表的亮麗表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51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