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星投資福爾莫斯 投資雜感(二十九) 張東偉
http://xueqiu.com/9587077332/22113264投資者的價值——從武鋼「養豬」談起
有報導說國內鋼鐵巨頭武鋼要投390億元去養豬。其理由是近年來鋼鐵業利潤太薄,進軍養豬業,不但能保障本公司職工的副食福利,還能供應社會,創造利潤,實現多元化,降低單一鋼鐵業務的經營風險。
應
該說,作為企業家,武鋼老總在投資養豬業上的考慮自有其道理。這不禁讓我想起2007年年末我參加一個投資交流會,一位作改型塑料的上市公司老總要去投資
房地產,面對投資人的質疑他這樣闡述其理由:房地產業是剛性需求,利潤高,而改性塑料業做起來太辛苦。我能把一個從零起來的小企業做到業內最大的廠家,為
什麼在一個利潤空間更大的行業就必然不行呢?這位老總最後還回了這麼一句:你們做過實業嗎?沒做過實業,跟我談什麼實業投資?……
這位做
改性塑料的老總無疑是一位業內非常成功的企業家。按通常的道理,作為外行的投資人,似乎沒資格去跟一位很成功的企業家談投資方向。但是,投資人也許由於職
業性的原因,投資思維上更加「原則」,因而很多時候,面對企業家(哪怕是很成功的企業家),在看待企業上往往更有價值。
例如,出於要投資
有價值的企業,我個人首先考慮的不是這個行業現在是否很賺錢,而是這家企業的競爭資源、競爭優勢及行業特徵問題。對於一個只要有錢就可以投進去的行業,我
個人是退避三舍的,即使它現在非常賺錢。其中的原因很簡單,如果看不到它8年、10年後讓人放心和滿意的格局,那麼作為一個具有「折現」功能的市場,這類
行業的企業終究不會享有任何溢價。現在的高盈利狀態往往是以後折價的潛在推動力。所謂「風險」 正來自於此。
但那些自信心很強的企業家則不同,他們由於之前在某個行業或某個企業很成功的經歷,往往更喜歡那些只要敢投資就可能有盈利的業務,因為他們自認為經營企業的能力很強,只要看到行業裡別的企業有利潤空間,他們就不怕競爭。
應
該說,優秀的投資人與優秀的企業家都是這個社會裡稀缺的「經濟資源」。優秀投資人的價值在於以高效率來配置社會經濟資源,起的是「 好股東」 的角色;而
優秀企業家的價值在於運用、經營好這些資源,但他們的經營行為也應受股東的約束。兩者角色定位不同,思維方式也往往不同。因此,投資人在企業家面前不必有
自卑感,對企業價值的判斷上應保持獨立性和信心。常常聽到這樣的說法:某某企業的老總說人家企業如何如何,你還能比人家老總更瞭解這家企業嗎?是的。可能
在具體的經營信息上投資人處劣勢,但在企業價值判斷上未必。在這方面,巴菲特早就為我們樹立了成功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