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當趨勢改變 策略與時勢哪個重要?

2012-8-20 TCW




商業周刊》自本期開始連續六期, 以「蘋果(Apple)帶來的管理新思維與衝擊」為題,從策略、企業文化、創新、通路、產品開發切入探討企業的因應與反思。第一篇登場的是,擁有國內「企 業策略大師」地位的政大講座教授司徒達賢,與宏?硍偎帠郈鴗H施振榮對談「策略與時勢孰重?」

緣起在於,這次蘋果對全球產業帶來的衝擊之巨,連以策略見長的龍頭企業都難以因應。是否,最好的策略也敵不過時勢的改變?甚至於,長期策略碰到時勢改變時,還會成為企業轉型的阻礙,成為絆腳石。

這種思維,與過去管理學主張,企業應擬定長期策略,以凝聚共識,達到成長目標的邏輯,完全相悖。

施振榮,《世界經理人文摘》評選「全球最會創造時勢的十五位企業家」,一九七六年踏入電腦產業,創立第一個原生自台灣的筆電品牌,率先切割品牌與代工業 務,提出「微笑曲線」,兩度引領宏?皉A造。他透過此次對談,道出其抉擇,還有,當時勢不再時的因應良方。以下是兩位策略高手對談摘錄。

政大講座教授司徒達賢(以下簡稱司徒):蘋果推出iPhone和iPad,顛覆過去產業的龍頭,管理學很強調訂策略以趨吉避凶,但是當時勢轉變太快,擬定策略看似無效,你認為時勢和策略哪個重要?

先順勢,再造自己的勢!無法造大勢,可以掌握中勢

宏?硍偎帠郈鴗H施振榮(以下簡稱施):我認為要順勢造勢,策略就是要造自己的勢,一旦順勢如果沒策略,你隨波逐流,更沒有意義。

實質上我推出小教授系列一號(編按:施振榮於一九八一年推出的第一台產品),也是順勢造出一個勢,有構想到推出是五年,就因為(當時)我覺得勢不存在。 (直到)後來成熟了,產品價格便宜一半,服務更好,小教授提供實驗手冊,這是全世界沒有,還有教學要用的東西,我都整套組提供給他們,就是那個勢。

勢也是慢慢演進,讓你不知不覺的大勢,其實已經累積很久,蘋果這次也是。雖然蘋果是創造一個勢,但是還是順勢,這個勢是什麼?微軟(Microsoft)太複雜,不會用也不可靠,消費者已經累積很久的抱怨。

我一九八四年提出要做出豬八戒都會用的電腦,但Wintel(英特爾加微軟陣營)的利益不是這樣,它的利益就是不斷汰舊換新才有利可圖,它的力量很大,那力量就是它的勢,我沒有辦法造反。台灣的定位或宏?痋]Acer)的力量,根本沒有影響力,美國人也聽不進去。

司徒:我也同意順勢重要,以我們的規模、技術基礎,對世界消費者的行為和習慣無法掌握,我們只能順著人家的勢。

不過宏?皉b蘋果雙i產品出現以前,曾經用經銷商制度(編按:new channel business,與通路分享利益策略)也當上全球筆電前三名,當時原本戴爾(Dell)直銷才是趨勢吧!這不算是自己創造的時勢嗎?

施:趨勢中還分大勢、中勢、小勢。你(宏?痋^不是美國公司,怎麼造大勢,但是可以掌握中勢,就是配合你在產業的定位,當時,直銷這個勢裡面,我發現它不是全部的勢。為什麼?

連IBM、惠普(HP)都想走這個勢,結果他們走這條路就得罪了通路,通路生態裡的利益相關者人心很浮動,想抓一個靠山,那我們剛好順這個勢,來敞開心胸讓你靠,跟他們(經銷商)一起打仗,他們也要造就我們。

我的策略很簡單,(第一個)都是從我的弱點出發去想,我一定要把我的弱勢保護住,我沒有能力管那麼多直銷的人員,(轉進)直銷一定死,尤其在海外,我的能力不足、不夠大。所以,要創造環境讓大家去做事情,有利大家分。

成就了從二○○○年一路到二○一○年的發展過程,我也講過,一個勝利的方程式在一個產業裡的壽命約十年。

二○一○年後期,蘋果新的氣勢出來,我才說我們過去勝利的方程式已經不work(管用)了, 以前PC每年(銷量)成長至少一○%,現在沒有成長,甚至萎縮,蘭奇(宏?眱e執行長)還是用一○%的經營策略,你要(銷量)成長不低於產業,就要 push到通路,就產生了與通路的利益衝突。他走了之後,王振堂(宏?硌釣う齱^就做幾個重要的事情,把機種簡化,本來它為了市占率,要(採用)機海戰 術,它現在要簡化。

第二個就是,對很多通路不合理的要求,沒利潤的生意就放棄了,利潤把握得住,基礎弄好才能慢慢上來。

司徒:直銷是一股趨勢,但是這群通路需要有品牌商挺它們,所以你利用別人的勢去走相反的路,反而路更寬。但是像現在,有各種不同陣營,微軟、Android,甚至自創平台,勢會不會成都不知道,如果你發現你跟錯趨勢,會怎麼做?

跟錯勢,不轉只能虧本!保住核心資源,少輸就是贏

施:所以,有策略思維非常重要,策略要很務實,就像你說的,知道你有幾兩重、你的能力怎麼樣。當你務實的話,就可try and error(多次嘗試),打仗就是那些資源,要保護你的資源,連敗軍都要講策略。留得青山在!再攻。

我投資DRAM(編按:德?眲O台灣第一家專業DRAM製造商,最後轉型為晶圓代工被台積電買下)也是,當時還在五十億(指年虧損五十億元)俱樂部時,我就讓給台積電,雖然虧,也比現在百億俱樂部(指現在虧損的DRAM業者)好。

那是我有史以來做的最辛苦的董事長,每個禮拜都要跑新竹。原本想台灣電腦(對DRAM)需求量大,DRAM又是半導體龍頭,技術最精進可切入。但是,其實 時勢已經在改變,DRAM的技術要跟製造結合在一起,否則你良率再好,做出東西是落後的東西,你就只能虧本。我想轉型了又能力不足,因此,就把台積電套進 來,委託它投資和經營,好處都給它,只要公司穩住,結果它進來以後,剛好那時聯電要跟它競爭,它剛好產能不足,就直接賣給它。

司徒:這叫作秩序的撤退,留著資源下次再來。少輸為贏。所以即使環境再壞,你還是要有策略,否則難道坐以待斃嗎?環境越是無法預測的時候,策略角色更重要。

施:基本危機意識隨時要有,通常是勢已經很清楚,勢已經在轉了,只是你願不願意轉。

像是宏?眥筍~牌代工分家,拖到二○○○年才做,其實有點後知後覺,因為不見黃河心不死啊,沒有看到大勢已去,還是想要跟它鬥一鬥,到最後,因為我們內部管理的效率、文化的衝突,才決定分家。

但要做這個(認清時勢),台灣文化很難,因為面子問題。在美國局勢改變,董事會會逼著你非轉不可;在台灣我是董事長,高高在上,我沒有這樣意念,誰敢講話。

遇衝擊,掂掂自己斤兩!穩住自己的勢,練好功再戰

司徒:其實我覺得不完全是面子問題,學術的術語叫作主導邏輯。經營一個企業久了後,習慣成功的商業模式了,不會習慣去推翻自己。過去的成就,會妨礙一個人接受、檢討自己的勇氣。

科技業的特質就是變化快,就像是打撞球,局勢會隨著對手的每一球變化,一球打完後,所有的局勢都要重新思考,當你可以察覺局勢變化了,你會選擇跟上嗎?

施:我的原則是,不要還沒武功就要跟人家挑戰。台灣企業跟蘋果直接競爭的能力與客觀因素都不足,應該回頭先穩住自己的勢,先去花三年、五年把武功練好,再 來打這場仗。因為PC市場還在,企業用戶總不能放棄Window,那些人要先穩住,然後再給這些客戶感覺上不比蘋果差的新價值。

司徒:但是會不會三到五年,你要去轉型,但其他的趨勢又出來了?

施:確實可能會選錯邊。所以,我在選邊同時,對大趨勢還是要了解。我只是選這邊來培養我的新能力,做錯了我打消三成的effort(努力),七成還留著用,轉進(其他地方)。

所以要不斷問自己,你要掌握的(趨勢)是對的嗎?人才培養(的方向)會不會錯?

司徒:韜光養晦、持盈保泰,這也是一種策略。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充實自己,等到情況明朗化以後,當你大部分同等級的同業死得差不多的時候,我們第二波還有機會。

【延伸閱讀】無法逆勢,硬碰硬不如保全實力面對時勢改變企業該如何應對,從對談中我們可學到3個重點:第一個,在承平時,策略就像是在「打麻將」,可以慢 慢想,但是在變動環境中,如同「打撞球」,對手每動作一次,你都要重新思考原來的策略、定位是否正確,要了解「為什麼而做?」採取某一項策略的理由,知道 哪一些條件改變必須改變做法,而非僅想「該做什麼?」

第二個,等待時機,內外條件成熟時才出手。

第三個最重要,當你的資源和產業地位根本無法改變、對抗現在趨勢時,與其貿然與對手硬碰硬,不如先強化自有的資源與知能,就像現在蘋果的勢這麼強,你不可能逆勢,直接競爭是暴露短處,保全實力也是一種策略。

記住,策略是降低機運對企業的影響,能以策略跟上趨勢已屬難得,當無法跟上趨勢時,保全也許是更好的選擇,想以策略超越時勢,太難。口述:政大講座教授司徒達賢

【延伸閱讀】蘋果iPad上市2年 全球市占率高達68.2%iPad上市2年,在2012年第2季仍以市占率68.2%領先非蘋果陣營的平板電腦,其中三星以9.6%居次,第3名則是市占率6%的亞馬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3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