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天下遠見】倫敦奧運:政府搞基建,私企來承辦

http://www.infzm.com/content/79217

當看到倫敦奧運彷彿一個熱鬧的屬於平民的大派對時,人們也許會問:倫敦奧運的賬怎麼算?花的是誰的錢?怎麼花的錢?如果賺錢,怎麼分?如果賠錢,怎麼辦?

根據英國政府披露,整個倫敦奧運的預算分為三個部分:申辦、準備和承辦。

申辦預算是2910萬英鎊,埋單者是英國文化、媒體和體育部及倫敦發展署這兩個中央和地方政府機構(各1000萬英鎊),餘下部分則從各種商業機構和非營利組織中籌措而得。

準備部分,根據2010年7月的一份政府報告,預算為93億英鎊。這個總額包括了(一)由奧運交付管理局(Olympic Delivery Authority,縮寫ODA)負責的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預算80.72億,及(二)由其他機構負責的殘奧會、安保工作等,預算12.26億。

承辦部分,由倫敦奧組委(The London Organising Committee for the Olympic Games,縮寫LOCOG)負責,預算是20億英鎊。

好了,倫敦奧運這台戲的兩個主角已經出現。說是主角,準確地說它們是兩個管幹活(當然也就等於管花錢)的機構。

主角A——奧運交付管理局。這是一個政府機構,隸屬於英國文化、媒體及體育部,是在《2006年倫敦奧運會及殘運會法》的基礎上成立,負責奧運會的基礎設施建設。

主角B——倫敦奧組委。人們想像中的「奧組委」應該長著一張政府衙門的臉吧?然而,倫敦奧組委卻是個不折不扣的私企。它負責的是整個奧運會這個大派對的運作:籌錢、拉贊助、賣門票、賣電視轉播權,等等。這個活兒聽起來像是個大公司干的。

這裡的「領導」也都是牛人:雙料奧運冠軍,曾12次打破世界中長跑紀錄的前「飛人」塞巴斯蒂安·科擔任主席,副主席則是足球營銷高手基斯·米爾斯,至於CEO保羅·戴頓,他是歐洲高盛的首席運營官,在國際奧委會以及跨國企業圈子擁有廣泛人脈,全是能獨當一面的專業人士。

這兩個分工明確的機構一個是臨時的政府機構,另一個是私人公司,都在位於倫敦第二大金融區「金絲雀碼頭」32層高的巴萊克銀行總部辦公。當然,它們僅僅是租賃了銀行大廈的部分樓層作為辦公地點。

除了這倆「豬腳」之外,還有「導演」。擁有77名僱員的政府奧運會執行委員會(The Government Olympic Executive,縮寫為GOE)是英國政府主辦奧運會的負責機構,它要管理整個奧運的承辦和財務,要對《2006年倫敦奧運會及殘運會法》負責,隸屬 英國文化、媒體和體育部。與此同時,英國政府也是對國際奧委會負責的整個倫敦奧運在財務上的擔保人。

單是從機構的分工和構成上,就可以看到,倫敦奧運在申辦和準備階段是政府出力,在承辦階段則是商業運作。

準備部分的93億英鎊由奧運交付管理局負責花,基本上可以視作是從整個英國人民的腰包裡面掏出來的,感覺有點像賈府辦生日宴,大家看著自己錢包湊份 子。看看預算的構成就知道了:其中22億英鎊來自國家彩票;6億來自大倫敦政府(GLA)徵收的奧運稅;倫敦政府給3億;當然了,大頭還是英國政府 出:62億。從這筆賬可以看出,辦奧運,最主要的花費並不是其他,而是場館和基礎設施,這些錢都來自不同來源的公共支出。

所以,倫敦奧運村的基建花的都是公家的錢,辦事的也是政府部門。當然,基建並不限於本次奧運會使用,更主要考慮了對倫敦東郊的開發。即便如此,英國人對奧運會龐大的開支並非毫無怨言,在經濟不景時期,更是可以理解納稅人不想掏腰包的心態。

奧組委承辦奧運會(開閉幕式、所有賽事等)不是需要20億英鎊麼?這個錢可不能由納稅人出了吧?差不多如此,奧組委的主要收入包括來自國際奧委會的贊助、TOP贊助商(也稱奧運夥伴)的投入、英國當地贊助商的贊助,門票收入、電視轉播收入,還有英國政府的津貼。早在兩年前,20億中的3/4就已經籌到了,所以這一塊英國納稅人出的錢不多。

不過,雖說奧組委是私人企業,但倫敦奧組委並不能在股東中間瓜分利潤。要是整個營運有盈餘,那麼根據協議,其中六成要用來建設英國的體育事業,兩成 交給英國奧委會(British Olympic Association),兩成交給國際奧委會。要是虧了,埋單的是英國納稅人。

上述就是英國奧運的大致賬單,其最大的特點是透明,在和奧運相關的政府部門(奧運會執行委員會、奧運交付管理局),私人企業(奧組委)及審計部的網 站上,預算、財報和進程報告一份接一份,目不暇接,包括任何一個管理者和工作人員的公務接待、請人喝茶的每一筆細目都定期更新、一清二楚。這麼透明的支 出,應該有權得到公眾的讚美吧?甭想,公眾的板磚那是一塊塊拍過來。挑剔歸挑剔,不妨礙奧運會開鑼,英國人還是挺享受和自豪的。

【點評者說】奧運會,挺花錢的,主辦者虧的居多,賺的居少。最精的是美國人,洛杉磯奧運會和亞特蘭大奧運會,都是盈利的。倫敦奧運會,要回本恐怕不容易吧。

上一頁1下一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72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