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誰能活著走出中國?

2012-7-23  TCW




聽到一家台商做耶誕燈的公司被深圳政府「掃地出門」的消息,前後三次到了深圳,電話打了十多通,簡訊也傳了,就是不讓我們到他工廠。

這家台商(為考量人身安全,不用真實名字)今年二月無預警收到公文,要求它與同一工業區內的十餘家公司,四月底前搬遷,騰出廠房好引進軟體產業。沒有動遷費,未來只有微薄的廠房租金收入。

四月下旬,我們終於聯絡上總經理,「你想問什麼?我這電話有監聽,我來這裡這麼久了,你知道,台商都有被監聽。」他劈頭就緊張的說,「這邊政府如果沒有配 合,他……,」電話中掩不住氣憤,來二十三年了,「哪有說搬就搬的?」「你看,政府這樣做,就是要消滅這個產業啊!」

耶誕燈到深圳是在二十年前,當時台商到中國投資,一下飛機,兩排穿著紅色旗袍的迎賓小姐上來,幫你掛一串夏威夷式的花圈在脖子上;往飯店的路上有前導車開路,早期馬路上塵土飛揚,牛、馬、羊加滿街的自行車,公安拿著大聲公喊著:「讓開!讓開!靠邊走、靠邊走!」

享受過這樣皇帝等級接待大禮的台商,如今很難想像,一張命令,就要他結束二十多年浪跡他鄉累積的心血。

台商走入尾聲!勞力密集、高污染廠都不受歡迎了

此刻仍在中國奮鬥的八萬六千家台商,正面臨著最後一役,生死存亡之戰。誰,能夠活著走出中國?

工廠,是中國過去二十五年的印記。但二○○六年後,出口退稅減少、兩稅合一、勞動合同法、十二五規畫工資翻一倍等連串政策,這一路上,中國其實早已敲鑼打鼓,大聲警告台商,你們的黃金年代,正一步步走進尾聲。

兩個計畫也在中國「試點」。一個是「騰籠換鳥」,把籠子騰空,舊的鳥趕出去,讓新鳥進來。老鳥怎麼辦?自生自滅。很多靠勞力密集、生產效率不高、高污染的行業,都屬於這種不受歡迎的鳥。

另一個是「築巢引鳳」,例如深圳改革開放三十年後,變成全中國綠化程度最高的城市,現在她只歡迎金融、物流、高新技術。如果你是「鳳」,你來,我給好條件。

台商中有多少是鳳凰?大家心知肚明。二十年前因為台灣工資上漲,新台幣升值,活不下去,才會逼著出走到中國;如今同樣的惡夢又來一次,還加上環保、中國都市化政策,要把工廠變成賣場;你不走,中國政府會趕你走;而台商卻是年老力衰,這場仗再也打不下去了。

賣廠案件暴增!以前一年的量,現在一個月就超過

「今年農曆年之後,瘋了!快倒了!快完蛋了!這很清楚啊!環境變了,不行了。」富蘭德林事業群總經理劉芳榮在大上海地區,承攬三千家台商客戶的法律、會計業務,一年審計八百家公司,是足以觀察華中地區台商的小樣本。

「最近動遷(政府徵收)業務非常好,以前我一年做十五、二十個(案子),現在應該一季、四個月就有了,」劉芳榮越說越激動,「再來是賣廠,老闆把廠賣掉, 做不下去的,更多!以前一年做五個、八個(購併案)就不錯了,我現在一個月可以做十到十五個,賣得我心驚膽跳的。」

「他們越亂,我業務越好,但是我也擔心啊!做完這一波,我做什麼?」只做台商生意的他,連珠炮似的丟給我們一串震撼的數據,「(倒閉潮)剛剛開始倒而已,明年會加速倒,最高峰應該會在一四、一五年。」

中國十毒齊發!缺工、缺電,加上缺訂單、缺前景

照此推估,未來五年裡,現存近半的台商會消失,自願退場或慘遭淘汰。劉芳榮認為,「營業額不到新台幣一億元,毛利率在八%以內的台商,是極度危險的,因為他還有很多隱性成本沒算進去。」

去年中,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董事長陳明璋走過中國二十三個城市,與八百多位台商會談後,認為去年,「大陸台商是十毒(十缺)齊發。」包括缺工、水、電、土地及資金,再加上原料、訂單、油料、通路、前景,湊成十缺,變成台商的「凶年」。

環境越來越壞,而台商年齡卻越來越老、健康越來越差。陳明璋曾一連參加三位台協會長喪禮,有一天還連趕兩場。二○○九年,陳明璋預言台商如果不轉型,將有六成遭到淘汰。如今正在發生中。

出了機場,從香港九龍走水路到福永碼頭,再往東北開車半小時,到深圳沙井鎮。這是二十三年前,電子零配件廠陳老闆從台灣到中國投資時的路徑。

他的工廠,營收曾經超過五十億元,是隱身在台灣上市主機板廠背後,數一數二的供應商。但二○○八年,他毅然把整片工廠結束出售,接手的中國人,將這個曾經風華的廠,變成了倉庫,就近服務數百公尺外的商圈。

「那是一場寧靜革命,自然而然的改變,」陳老闆無奈的說,六年前,整個區域開始急速轉型,「星級酒店已經蓋到工廠門口了,當年只是地方小港的沙頭角,已經 變成國際級港口。」「電子業毛利越來越薄,政府來廠裡檢討『稅收貢獻度』的頻率,卻越來越高,」他頓了頓,一口大氣沒嘆出來,但逐漸黯淡的目光,透露了疲 倦,「壓力與日俱增,台商在中國競爭力的流失速度,會比想像得更快。」他的結語。

從沙井往北開車一小時,東莞家具廠裡,顏老闆專營美國外銷的園藝工具,從二○○九年來一路虧損,去年營收只有○八年的一半不到,今年也難逃虧損。訂單不足,「以前工廠裡有上千個員工,現在只要兩百多個。」「看看吧!我們也在等,看明年美國景氣會不會好一點。」

他越說越小聲。過去三、四年的虧損,雖然沒吃光他之前的獲利,但看不到希望的未來,令人徬徨是否該堅持下去;從來沒在腦海中出現過的「退場」選項,開始浮現……。

大廠同樣失色!華碩十年內,員工數從八萬人減半

「有些台商現在還在撐,你知道嗎?拿過去賺的錢,還能撐啊!那如果不懂得收尾的話,他就一直賠,賠到撐不下去為止啊!他懂的時候就趕快切斷,趕快回台灣!」劉芳榮手上好幾家客戶,帳上現金三個月內就要用罄,老闆卻逃避不願面對,直罵他是烏鴉嘴。

畢竟,放棄,談何容易?

一九九九年,華碩選在蘇州設廠(現已分割為和碩),這天,警車鳴笛開道,後方車內坐的,是首次到訪的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現任商務部部長、當時還只是蘇州市 長的陳德銘親自接待。每年歲末,蘇州市長一定到華碩做「調研」(訪查),因為,「我們的成績,就是他們的業績,」華碩前財務長、前蘇州廠總經理李祖堯回 憶。

短短不到十年裡,華碩蘇州員工數就從三百人激增到八萬人,成為江蘇省出口總額第一名,六、七年前最風光時,接連好幾年登上中國進出口總額第二名,僅次於鴻海富士康集團。現在華碩集團蘇州廠樣貌依舊,但員工數已銳減一半、剩下四萬人,今年營收估計也只有五年前的水準。

上海往西到蘇州的這一百公里裡,曾經是印刷電路板產業的大聚落。但過去十年裡,化學需氧量(COD)、銅離子的廢水排放標準不斷提升,甚至超越了日本;排 放總額卻又逐年減少,印刷電路板廠為了「達標」,常得花數千萬元添購污水處理設備。財力不足、規模不夠的中國業者率先倒閉,活下來的台商也越來越辛苦。

抗爭燒到內陸!滬士電高污染,遭黃石居民抵制

甩開高污染行業、低附加價值的產業升級策略,是珠江、長江、渤海三大沿海聚落,總數近兩百個中大型工業園區,一致的目標。

如今,這股風潮,甚至蔓延到了內陸的湖北。楠梓電轉投資的滬士電子今年五月決定在湖北武漢附近的黃石設廠,轉移效益較差的中低階產品。原本年中就要動工,卻被迫延遲,「今年第四季能動,就不錯了!」滬士電發言人李明貴說。

黃石政府特別為印刷電路板廠設立了專區,但急著搶業績,沒先做科學環評、與居民溝通,等到一張張的投資合約簽下後,要動工了,民眾卻開始「上訪」了。

上訪,指的是民眾群聚到上層機關抗議,規模從數十人到數百人都有,「最近黃石抗爭得很厲害!」一位知情人士說,他上週才收到在廣東中山投資的友人簡訊,當地爆發上萬人的抗爭事件,消息被壓了下來,原因眾說紛紜,「這裡的政府,一方面很強勢,一方面卻又很畏懼民眾。」

但,最具殺傷力的,是中國經營製造業的能力,已超越台商。

昆山南邊,來自台灣的聯德精密,上半年營收年增率九成,打敗惡劣大環境的背後推手,竟是來自杭州的總經理葉航。

陸企取代台商!中國員工變強,回頭「殺」台灣老闆

葉航十多歲就離家到上海當學徒,當時薪水「只夠買一雙鞋」,一路到被新加坡外商延攬至海外當主管,論技術、論工廠管理,葉航的能力讓聯德董事長徐啟峰願意掏出大筆錢,共同創業。今年,葉航靠著產品升級,拿下宏達電、奧迪(Audi)、日本古河等客戶,讓營收翻倍。

更有中國員工青出於藍,回頭「殺」台灣老闆的例子。

王來春,大陸人,二十一歲進入富士康當作業員,十一年後,她自立門戶、創設連接器廠,成為立訊董事長,還在深圳證交所掛牌,身價數十億元。

她的同業,來自台灣的宣德卻連虧五年。今年三月,宣德以廣東長安廠作價,與立訊合資人民幣八千萬元、設立新公司,宣德持股比率僅二五%,營運全由對方主導。宣德董事長江長霖直言,現在標的客戶是聯想、中興、華為,要打進這些中國公司,「陸資才有機會。」

在昆山,一位做藤木家具的六十五歲台商,正面臨著創業以來最大的危機。三年多前,他廠裡五、六個中國員工離職,年紀最大的不超過三十五歲,聯手創業。

他們知道如何聯絡客戶、到哪裡買便宜的原料;他們還啟用企業資源規畫(ERP)系統,找到國外最好的設計,在工廠裡擺上各種最高效率的現代工具,不只報價比前東家便宜,而且客戶服務做得更徹底,很快就搶走老台商六成訂單。

「以前錢太好賺了,台商越來越安逸,忘了要與時俱進,」劉芳榮註解說,「有時候,幹掉你的,不是中國員工,而是你自己。」二十多年前到中國打拚的台商,現在都面臨花甲之年,當年踏上這塊黃色土地的昂然鬥志,早已隨時間消磨。

工資飆漲最痛!十八年增加逾八倍,讓人受不了

比起管理難度,工資、保險暴增,更教台商受不了。「我算過,包含吃住所有費用,每人平均用人成本,去年已經超過人民幣五萬八(約合新台幣三十萬元),」李 明貴說,這個數字在一九九三年只有人民幣六千元,十八年來增加八.七倍。在本次超過三十家台商的訪談過程中,工資飆漲,高居「令人頭痛」排行榜第一名。

退休、賣廠、轉行、被購併……,太多的因素交雜,正在加速台商從中國退出,曾經屬於他們的大時代,似乎也隨著黃浦江一波波的浪,向無盡的大海流去。

隔著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第一百樓、金氏世界紀錄「最高觀光廳」的玻璃,往浦西方向望去,外灘的燈火已經點上。腳下正興建的,是預計二○一四年完工、樓高一百一十八層的新地標——上海中心。

你可以別過頭去,不看中國這二十年驚人的變化;但有一群人卻必須正視它、接受它、甚至改變自己以迎合它。如果,你要向中國市場下戰帖,好戲才剛開鑼。

【延伸閱讀】故事,從一顆「毒蘋果」說起……

2011/10/27蘇州可成披麻帶孝要你搬家「毒蘋果」環保事件,可勝與可利兩條產線被勒令停工;披麻帶孝的老人聚集抗議,而停工的兩條產線,至今尚未復工。

2012/2/16深圳工廠耶誕燈被迫撤出深圳,一生心血歸零 一封公文,無預警,限定三個月搬遷完畢,連動遷費都沒拿到,「你看,政府這樣做,就是要消滅這個產業啊!」

2012/3/16長安宣德富士康作業員,成了台幹的老闆 連續虧損五年,做連接器的宣德為了爭取中國企業訂單,靠台幹已經不靠譜,一位在富士康做過作業員的大陸人,最後購併了他的一座工廠,成為台幹的新老闆。

2012/4/5東莞紙業開工廠不如去賣珍珠奶茶 設廠二十一年,一年多前,停掉六成產線,把廠房分割出租,員工數也只剩下高峰時的一五%,現在考慮是不是把連虧四年的工廠收一收,來賣珍珠奶茶?

2012/7/12福州台福習近平參觀過的工廠都難逃拆除命運台商在福州投資的第一家公司,準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過去接任福州書記時,第一個參觀的台商工廠,因為都市化要蓋大樓,被逼著工廠要拆除。

整理:王毓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32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