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林少陽:港股回穩看兩指標

1 : GS(14)@2018-03-19 05:04:29

【明報專訊】美國總統特朗普最終簽署的貿易保護措施,較原先主張減辣,同時於周末期間決定歷史性首次與朝鮮領袖金正恩會面,市場認為不明朗因素(貿易保護及朝鮮核危機)暫時解除,環球股市或有初步回穩的迹象。

稍為美中不足者,是港股連日以來都是升市成交少跌市成交多,作為衡量市場風險胃納的VHSI指數,自2月6日升穿20以後,就一直未能重返20以下水平。假如港股是「真‧回穩」,則周一港股應該高收,而VHSI亦應該自此跌返20以下水平。

中資醫護教育股較標青

另一個值得投資者留意的指標,是港股過去一個月的指數表現雖然乏善可陳,個別行業仍然錄得極其可觀的資金流入,當中表現較為標青的是中資醫護行業及教育行業。

較早前遭投資者捨棄的手機設備股,則因為受惠於富智康(2038)剛成功獲批於A股上市,令部分投資者相信,內地扶持的行業或有機會受到種種的政策扶持,帶動多隻手機零件商大幅回升,甚至創出歷史新高。

留意兩會後去槓桿安排

每當升市之時,市場利好的信息總是接踵而至。周末,富瑞資金流報告亦顯示截至3月7日的一周,港股基金錄得2.55億美元淨流入,反而近期表現強勢的美股,最近有輕微資金流出該市場。從過去1年多的市場資金流向觀測,新興市場持續錄得資金流入。反之,債券及成熟市場股市,則分別錄得不同程度的資金淨流出。

雖然國際資金流向並沒有像中對投資港股那麼忠誠(幾乎長期只買不賣),國際資金流向過去兩年的中長線趨勢,還是頗為一致(consistent),預期在可見將來,資金仍然是繼續流入估值相對廉宜的新興(尤其是估值最廉宜的中港兩地股市)。

在大趨勢不變的前提下,中港股市最大的暗湧,仍然是北京政府會否繼續雷厲風行去金融槓桿政策。上述相關政策,未必會急於在兩會未完結之前公布,但並不表示中央政府不再重視相關問題,可能只是留待大會閉幕後,才接連公布新的去槓桿安排。

事實上,在兩會期間人行行長周小川及中銀監主席郭樹清,在兩個不同場合均不約而同地宣揚其削地方政府、民企及個人消費者的負債比率,以及進一步加強對銀行體系的表外融資監管力度。

美貿易戰 最大打擊是歐盟

與中國的去槓桿問題相比,特朗普提出的「貿易口水戰」以及其與朝鮮領袖的連串肥皂劇,未必是中港股市的真正市場風險。

老實說,特朗普「沒有鋼鐵,就沒有國家」,「美國每年給外國人賺錢太多了」等言論,對於稍有讀過經濟學101的公眾,應該只會一笑置之。美國人之所以會選他做總統,反映不少國民連半點經濟學常識也沒有,才會被他似是而非的言詞所感動。更令人發笑的是,特朗普今次打擊的對象,通通都是美國長久以來的政治盟友(目前美國最大的鋼鋁入口國,不是中俄,而是加拿大、歐盟及澳洲等盟國)。

幸好美國的政治及經濟根基雄厚,假如是其他的小國,其經濟恐怕很快就被這名好大喜功的破格總統所拖垮了。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

[email protected]

[林少陽 細味投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113&issue=201803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0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