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快遞江湖生死錄:7000家企業拚殺七千億市場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7/07/229310.html

這是一個充滿故事的江湖,生,或者死,來得都如此突然。

彷彿就在一夜之間,曾坐擁2.5萬大軍的上海希伊艾斯快遞公司(以下簡稱「CCES」)便灰飛煙滅,而這家業內排名前十的快遞公司尚未徹底走出崩盤陰霾時,在浙江新生不過三個月的匯強快遞便吹響集結號,將原CCES快遞加盟商悉數招致麾下,並一舉將業務兵團鋪向大江南北。

如此這般的沉浮交接僅僅是中國快遞市場生死上演的一個縮影,在這塊高達7000億市場的巨額蛋糕週遭,還依附著國內超過7000家獲得快遞許可牌照的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這還並非全部。

在國內擴張兇猛的民營快遞企業廝殺正猛時,國資背景的中國郵政快遞(以下簡稱「EMS」)以及覬覦中國市場的其他外資企業也正捲起褲管大步挺進。其 中,EMS仍在為上市蓄謀發力,而外資巨鱷聯邦快遞(FedEx)和聯合包裹公司(UPS)兩大翹楚向國家郵政局提交國內快遞業務牌照的申請也已進入倒計 時。

新一輪的對決序幕已然半開,腥風血雨也或將為時不遠。

民資沉浮

在中國的物流領域中,民營資本無疑是最為活躍的一個群體。那些習慣躲藏在聚光燈背後的掌舵者們也正或如俠客,或為隱士般地書寫著這個電光火石的江湖。

50歲的陳平自詡為「堂吉訶德」式的人物,這位曾經的宅急送創始人也似乎在用數十年的從業經歷映射著民營資本在國內快遞業的起落更迭。

「我家族裡,有一種神奇的基因,這種基因能帶領我從失敗走向成功。」陳平接受本報記者採訪如是說道。這位倔強的男人強調,雖然星晨急便營運失敗,但他還會重整旗鼓捲土重來,準備人生的第三次創業。

2008年,陳平離開了14年前一手創辦的企業宅急送,次年3月,陳平依靠離開時手中的2000萬再度組建星晨急便,並高調宣稱二次創業擁有團隊、 有資本、有經驗,並率先提出針對崛起的網購業務提出「云快遞」商業夢想,即針對互聯網包裹業務,做信息、倉儲綜合運營商,為電商和快遞公司搭建運營平台的 綜合性公司,並預言在3年內獲得成功。直到2010年,星晨急便如一匹「黑馬」在全國攻城略地。

也正是這一年,在國內縱橫14年之久的大型民營快遞公司DDS卻因資金鏈斷裂一夜之間休門倒閉,這是國內第一家大型快遞公司倒閉,而在DDS轟然倒塌的背後則是民營快遞公司生存空間遭遇挑戰的真實寫照。

但危局並未就此擴散,來自各大公司的投資相繼蜂擁而至。除阿里巴巴馬云對星晨急便開出了7000萬投資支票外,CCES也獲得私募黎曼公司拋出的橄欖枝,彼時,快遞業還被譽為「黃金投資行業」。

陳平對本報記者說,獲得阿里巴巴的投資後,網點建設也更為龐大,而憑藉其個人在快遞業的號召力,他也可以獲得更多的投資機會。

但是,在此後的3年裡,國內快遞業的行業走勢卻超出了陳平預設的路線。在斥資3.2億資金建立價格倉儲基地後,卻沒有電商和快遞公司選擇將物件進入倉庫,而陳平一直試圖進軍的C2C,以及B2C電子商務領域也早已今非昔比。

「摸索了一圈,我才發現我的方向完全錯了。」陳平說。

最後,陳平和他帶領的星晨急便開始轉向如順豐所主營的百姓普通包裹快遞業務。

而在迷惘之際,陳平則欲用2000萬收購另外一家瀕臨倒閉的企業——負債4000多萬的鑫飛鴻快遞公司,與試圖依靠百姓包裹業務重新起步,但未曾預料的是,2011年3月,陷入危機的兩家企業由於資金斷裂不得不面對倒閉境地。

星晨急便並非個例,與陳平相比,CCES董事長方裡元雖異常低調,但這兩家快遞公司的命運極為相似,一夜之間運營體系則頃刻坍塌,旗下加盟商也紛紛如「鳥獸散」。

CCES內部加盟商對本報記者說,2010年獲得黎曼公司投資後,CCES開始籌劃赴香港上市,並瘋狂擴張,並在全國各地招聘加盟商,力圖在各地建設分撥中心。

短短5年時間,CCES的網絡覆蓋至全國,網點400多個,人數從100多人擴張至2.5萬人,每天運營的快遞的物件達到20多萬件,並喊出了2012年30萬件/日的目標奮鬥。但擴張背後的危機也就此埋下伏筆,「實際上,CCES的急劇擴張也導致加盟商良莠不齊」。

2011年裡,方裡元開始將公司的完全加盟商模式轉變,但事與願違的是,方裡元用力過猛的轉型計劃不僅遭到了全國加盟商的強烈反對,在公司內部,由此花費的巨額資金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也日益出現。

直營模式改革失敗後,CCES的大批高管相繼流失,緊繃已久的資金鏈也轟然斷裂。隨後,方裡元尋求到了新的接盤者——原匯通速遞廣東區總經理江小根。但江小根在發現CCES1.7億巨額債務後也中途退局。

江小根退出後,CCES至今無法恢復運營。7月5日,CCES滬浙蘇皖加盟商加入今年4月成立的浙江匯強快遞有限公司(下稱「匯強快遞」),並率先恢復營運。

而與星晨急便、CCES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穩坐中國民營快遞公司頭把交椅的順豐速運則一路高歌,春風得意。

41歲的順豐速運董事長王衛幾乎不接受媒體採訪,但這仍難掩這家根系龐大的快遞公司的鋒芒。

值得注意的是,順豐速運在日漸蠶食業內市場時已開始將觸角伸至產業鏈上游,進軍電子商務,此外,在拿到央行發放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後,其支付工具順豐寶也正在系統開發之中。

「以快遞為中心,順豐的產業鏈還將不斷延伸,這已經引起了很多競爭對手的恐慌。」一名同業高管說。

等待的搶食者

7月6日,雨後的北京不再悶熱,但對於剛剛走下機艙的德國郵政敦豪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安澎而言,這一切都不重要。

安澎馬不停蹄地率領著集團的一眾高管與中國的政府部門取得聯繫,拜見國家郵政局的官員則是其這趟旅行中最為重要的日程。

饒有意味的是,安澎此次來訪的時機尤為巧妙,除了為即將在上海投入運營的北亞區運轉中心揭牌外,中國快遞業最後一個壁壘——國內市場的開放也已然步入倒計時。

尤為注意的是,德國郵政敦豪集團旗下快遞公司DHL最大的兩個競爭對手——聯邦快遞和美國聯合包裹公司(以下簡稱「UPS」)的中國國內快遞申請已經公示,並即將獲批,而在競爭對手緊握中國市場脈搏時,如何佈局中國戰略則是安澎及其高管團隊目前需要面對的關鍵問題。

「牌照一批,好日子就會到頭。」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快遞企業高管說,儘管順豐、四通一達等中國公司對外國公司表面上都表示歡迎競爭,但「實際上,大家都知道,外資快遞企業一進來,全部死絕,這絕對不是開玩笑!」

正因於此,整個中國快遞行業也正緊盯著國家郵政局的一紙批文。

2012年5月25日,國家郵政局網站上掛出《關於對聯邦快遞(中國)有限公司和優比速包裹運送(廣東)有限公司申請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審核情況的公示》,正式宣告聯邦快遞和美國聯合包裹公司的國內快遞業務申請已經行至最後一步。

按照國家郵政局所披露的信息顯示,聯邦快遞和UPS的中國公司將分別以北京順義區和廣州白雲區為基地,經營除信件外的國內快遞業務。聯邦快遞申請在 上海、深圳、廣州、杭州、天津、大連、鄭州、成都開展國內快遞業務,而UPS則只是在上海、深圳、廣州、天津和西安五地經營國內快遞業務。

而這也是兩家公司歷時數年申請中國國內快遞業務即將塵埃落定的訊號。

事實上,在安澎拜訪國家郵政局之前,短短一個月內,聯邦快遞與UPS的高管也已經密集拜訪過國家郵政局及其他政府官員。

6月6日,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在京分別約見了UPS中國區總裁陳嘉良和聯合包裹公司亞太區高級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黎松江,就聯邦快遞和UPS在華經營業務問題進行了溝通。

半個月後,UPS國際總裁丹尼爾·布魯托再度來華,並拜訪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就在華業務發展問題交換了意見。

兩大國際巨頭高頻率的來訪無疑已將國內快遞業的市場搶奪大戰推至引爆點,而一旦短兵相對之勢形成,這盤動輒關乎存亡的棋局也將注定慘烈。「一旦國際巨頭形成反撲,國內快遞企業,尤其是民營快遞企業如此單薄的利潤率不一定頂得住。」

雖然國家郵政局進行公示後,兩大巨頭始終保持沉默,但來自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的反對也隨之而來。

自6月以來,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已兩度發聲予以抗議,7月3日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研究員朱慶宇再度發文抗議,稱作為有外國航空公司背景的聯邦快遞和UPS,如獲得國內快遞經營許可,將變相在中國合法獲得「第八航權」,而這一航權目前中美之間並未開放。

但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的「攪局」未必能阻止兩家外資企業獲得國內牌照。

中國快遞協會會長達瓦對記者透露,事實上國家郵政局已經準備給其發放國內牌照,但這兩家公司自行要求增加國內經營網點,造成重新審議,才導致申請公示結束一個月後仍未發放牌照。

靜待之時,風雨降至。

EMS再度出擊

民營企業與國際巨頭紛紛厲兵秣馬時,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勢力則來自於國資背景的EMS。

在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快運分會秘書長劉建新看來,若聯邦快遞和UPS獲得國內快遞牌照,兩家公司投放在中國的產品和價格,也將與EMS和順豐相近,EMS和順豐兩家公司業務量遭受的衝擊也或將最為明顯。

針對即將拉開的市場拚殺,EMS方面則始終未能予以正面回應,而在沉默背後,則是其申請A股IPO試圖再度出擊的關鍵信號。

作為中國郵政集團旗下主營快遞物流板塊的公司,5月4日,EMS申請A股IPO獲得通過,成為國內快遞業第一股,目前正在排隊上市中。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家辦理工商登記不過兩年的公司,EMS申請IPO通過後曾廣受質疑,甚至連續三年盈利期的上市基本要求也尚不符合,但在決策層的特批之下,其上市步伐則仍然快速推進,而這也無疑為其日後的爆發空間提供了諸多可能。

「之所以特事特辦,是因為內外交困下,EMS騎虎難下。」中國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高端聯盟理事黃剛向記者表示,對於EMS來說,如今快遞行業的內外形勢要求其必須盡快上市,否則難奪市場。

業內人士則表示,事實上,從EMS申請上市的時間節點來看,國家郵政局試圖向外資快遞公司發放國內快遞牌照則或將是其倉促上市的關鍵因素之一,「否則,一旦外資快遞公司在國內形成競爭優勢,則中郵速遞的業績更難保證,上市之路或更為艱難」。

但對於EMS來說,未來的走向仍然不可預知。

來自EMS預披露的招股說明書顯示,EMS截至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營收分別為196.4億元、225.11億元、258.85億元。而其國際競爭對手UPS和聯邦快遞2011年的營業收入總額則分別為531.05億美元、413.23億美元。

而與國際巨頭盈利差距較大之外,其受體制影響較深的業務結構也成為遭人詬病的目標之一。

「EMS優勢在於涉公業務和票據業務,但是在眼下業務增長最快最大的網絡購物快遞上卻喪失了優勢。」劉建新說。

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EMS在快遞市場的份額為29.46%,而在其巔峰時,其控制市場的比例一度達到90%以上。

而為再度搶奪市場,根據EMS的計劃,上市後將融資獲取的99.7億元用於快遞物流郵件處理中心、購置飛機、購置運輸車輛、購置航材等項目。

「EMS肯定會發起一波價格戰,除此以外,它似乎並沒有更好的競爭手段。」業內人士說。

新入局者

對於行業內的各大快遞公司而言,在應對原有對手頻頻使出的招數時,還不得不面臨新的挑戰。

而在目前的快遞競爭格局中,另一個亂象則是電商紛紛自建物流系統,快遞公司卻開始觸網。

2010年,電子商務網站開始相繼建設物流基地,並涉足快遞。業內最具滲透力的淘寶、京東商城、噹噹網和凡客誠品等公司均宣佈了大批物流計劃。

本報記者瞭解到,在淘寶網號稱欲投資1000億元在全國打造一個立體式的阿里倉儲網絡體系時,其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成都的四大配送中心已然建成,而在此基礎上,淘寶還對外宣佈將在20多個省市建立物流配送中心。

事實上,阿里巴巴試圖紮根快遞行業的野心還不僅於此。據本報記者瞭解,阿里巴巴投資成立了一家杭州百世物流公司,並這家公司轉道百世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收購四通一達中的「匯通快遞」,已將其更名為百世匯通。

除阿里巴巴外,京東商城的物流建設規模也已達到20-30億的規模,京東商城CEO劉東強甚至發出豪言,未來5年,還將花費100億-200億投入全國物流系統。劉強東四月底也曾透露,在年底之前,將以平均2.5天的速度開通一個新的城市快遞分公司,這也意味著年底前京東配送覆蓋城市數超過360個。

京東商城圖謀搶食的野心並非沒有緣由,作為目前第一個獲得國內快遞牌照的電商,京東商城副總裁吳聲向記者透露,京東快遞8月底也將正式向外部第三方開放。屆時,京東快遞也將正式殺入快遞行業。

而另一家更早涉足快遞的電子商務公司凡客誠品,其如風達快遞雖然暫未獲得快遞牌照,但實際上也早已計劃將業務量拓展到京滬以外的杭州、無錫、山東、廣州等10個地區。

物流智聯網創始人、《物流智聯網》著者羅輝林分析稱,目前從包量裡來看,「四通一達」依靠阿里巴巴起步發家,並佔據其80%的包裹量,而淘寶系佔據了中國快遞業80%的包裹量。

事實上,快遞領域近身肉搏時,各路企業短兵相接的戰場也已然盤根錯節。其中,為搶奪地盤,順豐與電商的交戰已然打響。

5月30日,順豐速運旗下的子商務網站順豐優選正式上線,其目標是食品電商垂直領域。資料顯示,作為順豐速運旗下獨資公司,順豐優選註冊1000萬,目前擁有員工500人。

順豐優選CEO劉淼透露,順豐優選定位於中高端食品網購,目前擁有九個品類五千餘款商品。而銷售的食品中,主要以進口食品為主,目前佔到所有商品75-80%。

劉淼說,在生鮮等產品的冷凍鏈條方面,「順豐投入非常大」。而在物流方面,順豐優選擁有獨立的配送體系,順豐速運專門為其量身打造,不會採用第三方物流。

值得注意的是,在順豐高達130億元的業務量中,電子商務所佔據的比例僅僅為8%,這也意味著,在未來的空間裡,手握高端快遞資源、國內唯一直營的順豐董事長王衛的低調潛行則仍將繼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