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What we are reading: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1 : GS(14)@2018-02-13 03:37:31

儒家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宗教寓言和傳統智慧均被視為不合時宜的過氣產物,不少人在成長過程中只有自己一套想法,缺乏了傳統智慧、美德指引,變得迷失。加拿大心理學家Jordan Peterson撰寫新書《12 Rules for Life:An Antidote to Chaos》,希望為年輕一代特別是男性減輕人生痛苦。 Peterson是近年極具爭議性人物,曾拒絕以ze、zie稱呼跨性別人士、反對極左陣營企圖箝制思想,更認為人文學院推崇備至的後現代主義會毒害社會等。言論使極左陣營嗤之以鼻,另類右翼則希望拉攏他成為精神象徵。不過,Peterson未有支持極右勢力,並堅持自己是古典自由派人士。「人生就是受苦。」他認為人生和世界是由規律與混沌互相制衡,減輕人生和世間疾苦的解藥就是守好規律,遠離混沌。他指出,人類與龍蝦階級相似:地位越高、競爭力越強的龍蝦可坐擁更多資源、交配對象和釋出更多血清素,人類階級亦然。階級並非只由社會建構(Social Construct)組成;相反,他認為這是幾億年演化而來的金科玉律,是社會發展的一大因素。階級雖存在,但不代表人人會「一世沉底」。Peterson勸勉:Fake it till you make it。地位較高的龍蝦看來較威猛,弱者則毫無威脅,要向上流動,首先就要挺起胸膛、保持作息定時,做好本份。人生雖苦,但與其不斷自怨自艾,倒不如對自己負責、認清目標和意義。審慎擇友更是成長必經階段:毋須嘗試改變一塌糊塗的兒時好友,甚至跟其胡混一生,反而要找對自己有要求、可放心說真話的好友,或者還有機會令舊朋友振作改變。
Peterson和父親不約而同叮囑:要與昨天的自己比較。身邊總會有人活得或做得比自己好,但人生應花更多時間找出問題,並做得比昨天的自己好。書中建議對追求社會公義者也有幫助,勿事事先怨天尤人,先做好自己,因為改變社會不公,又怎能依靠連房間都未能打理好的人帶領?
Peterson也談及子女經。他認為適當懲罰能讓子女成長,而讓兒子「撞過板」、吃過苦,才能使他們進步。兒子撞板所得的傷痕,遠比不上將來可勝任為可依靠和信任的伴侶的好處。凡事保護,只會令男孩成為弱者,使自身和身邊人受害。你未必同意Jordan Peterson提出的12條規矩,甚至可質疑他提出的證據。就如心理學家Leonor Goncalves撰文質疑「龍蝦理論」,指人與龍蝦雖同樣有社會階級,但人類演化環境完全不同,毋須跟這種古老生物一樣,完全受制於生物階級之下。這書並非每字每句均有嚴謹科學依據,而是一本概括了前人智慧的指引。人生苦短,12條規矩或多或少能為「做人」提供了一點貼士,走少一點冤枉路。何敏輝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11/203017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3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