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旅遊籽】點解香港有藍罐曲奇? 原來關佢事……

1 : GS(14)@2018-02-13 03:32:03

60年代引入香港,在羅保爵士建議下,改用鐵罐裝餅。

【旅遊籽:追源尋味】丹麥的「藍罐」(Kjeldsens)曲奇,近乎每個香港人由細食到大,卻有傳聞丹麥人聽都未聽過。究竟點解香港有藍罐曲奇?現在一街都見到丹麥曲奇,究竟有何分別?現在一一話你知。

丹麥無藍罐?

藍罐曲奇的確始於丹麥,至今所有出品,仍然在丹麥兩間廠房製造。不過品牌60年代起主力外銷到香港,80年代進入中國後,無再於國內銷售,據聞亦只有哥本哈根機場免稅店,及國內極少數超市找到。我們於丹麥頭進行街訪,幾乎所有當地人都不認識此品牌。


怎樣來港?

大約於60年代初,一名丹麥貿易專員認識了香港的羅保爵士,希望他幫忙將一些丹麥產品在港銷售。當時他帶了一本丹麥產品雜誌給爵士,內裏有科技、農業等產品等,都不太適合香港市場。「爵士一直看到最尾一頁,寫着『就像祖母做的曲奇』的廣告。他很有興趣,問我們可否拿一些樣本試試。」藍罐曲奇的行政總裁Brian R鱓nsholdt說。羅保收到後拿給親友試食,大家都很喜歡其牛油香味,就決定引入香港,開設「香港藍罐公司」。其實丹麥藍罐本身無想過開發香港市場,所以可說是一場巧合。

為何用鐵罐?

當初羅保爵士收到的第一份樣本,曲奇是用紙袋包裝的,運送過程中被壓爛。加上香港天氣潮濕,曲奇很快變得軟腍腍,於是他就提議廠方使用鐵罐。數個月後,他收到80盒鐵罐曲奇,物料相當防潮、重用性高。後來亦許多人用來放銀紙,針線等。


藍罐於1933年由Marinus(左)及Anna(中) Kjeldsen夫婦創立。

以前丹麥人家家戶戶都會自己做曲奇,不過現時年輕一代越來越少人做了。


為何藍罐用藍色?

60年代的藍罐,罐身是藍與紅色,並非現在所見的模樣。藍色在西方代表皇室、貴氣,但對中國人來說就並不吉利,爵士身邊的朋友都覺得產品不會成功。但他認為黃金色的曲奇就像金幣,於是就要求加上金色,1989年更請著名設計師陳幼堅重新設計,變成現在所見,中間有一大塊金幣的包裝。加上電視宣傳,成為香港人熱門新年賀禮。

真假藍罐?

現在一街都見到丹麥曲奇,其實真正在丹麥做的不多,大部份於亞洲製造,卻放上丹麥的圖片、文字 甚至國旗魚目混珠。「它們根本做不到聲稱的標準,牛油成份、口味、有些更用防腐劑及人造色素。」當中「Danisa」比藍罐更早進入中國市場,是大陸最受歡迎的曲奇品牌。它們於餅罐標上原產地為丹麥,更貼上暗示「皇室御用」的皇冠標誌,被大陸媒體踢爆在哥本哈根找不到所謂的註冊辦公室,在丹麥只有一間小工房,追查之下發現母公司及主要工廠均在印尼,藍罐近年多次對Danisa提告均獲勝訴。


五款曲奇點樣分?

五款曲奇都是丹麥的傳統小食。「曲奇形狀都是自古以來約定俗成的,特別是雲呢拿圈及椒鹽卷餅,都是丹麥人聖誕傳統愛做的形狀,我們會用紅繩穿着餅上的洞,掛在聖誕樹上。」以前丹麥家家戶戶都會做曲奇,不過現時年輕一代越來越少人做了。


記者:甄俊宇攝影:鄭明川編輯:彭錦明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212/2030056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3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